必須防範金融風險!金融+法律圈大咖聯手爲金融監管開「良方」

P2P,再一次成為輿論的風暴眼。

“頭條都上累了的互金行業又一次上了頭條。”這是近日有媒體在報道互聯網金融平臺錢多多出問題時的一句話。

最近,P2P暴雷、清盤等消息確實容易讓人視覺疲勞。60多家網貸暴雷潮的陰霾還未散盡,網貸行業再掀暴雷高潮。從上海到杭州,再到深圳,雷聲不斷。

國內某知名經濟學家甚至聲稱,此次P2P爆雷已經觸及了金融子系統風險的底線。如此看來防控金融風險迫在眉睫!

大咖雲集現場 碰撞思維火花

7月31日上午,來自上海司法界、金融界的多位大咖們齊聚上海浦東新區建行大廈召開了一場主題為“防控金融風險與金融司法”研討會。律新社發現,該次研討會可謂是大咖雲集,規格相當之高。

必須防範金融風險!金融+法律圈大咖聯手為金融監管開“良方”

研討會現場(攝:李裔傑)

本次研討會由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上海司法智庫學會主辦,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上海市金融辦、上海銀監局、上海證監局、上海保監局協辦,上海司法智庫學會金融研究分會、上海銀行業糾紛調解中心承辦。

會議由上海高院黨組成員、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院長、上海司法智庫學會理事長郭偉清主持。來自上海市委政法委、市政府法制辦、金融監管機關、金融機構、法院系統、市檢察院、市公安局、新聞媒體及浙江省、江蘇省、安徽省高級人民法院等單位的代表百餘人參加了此次研討會。

上午9時,研討會開始,上海高院黨組書記、院長劉曉雲,上海市委政法委副書記章華先後致開幕辭,隨後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上海銀監局、上海證監局、上海市法制辦、上海期貨交易所、中證中小投資者服務中心、上海證券交易所的相關負責人和代表分別作了主題發言。

下午,參會人員就融資領域金融風險防範、資本市場領域金融風險防範等議題進行了分論壇專題研討。研討會最後,上海高院民五庭庭長、上海司法智庫學會金融研究分會會長張新作總結髮言。

研究市場背景 理性對待風險

在防控金融風險已成為金融行業甚至是全社會的共識時,互聯網金融市場上P2P平臺又屢屢暴雷牽動著每一個人的神經。如何看待這段時間P2P平臺暴雷現象以致於如何協調各方力量,防控系統性金融風險是亟待探討和結局的問題。

中國金融有風險: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經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但同時也面臨著一些列的問題。特別是進入本世紀以來,我國經歷了長週期的經濟繁榮和多輪金融創新曆程,以土地房地產的過度貨幣化、債務率的過度上升、金融市場融資信用過度依賴不動產、金融市場制度套利性創新過度以及互聯網與金融結合為主要類型的一系列潛在風險,都沒有得到有效釋放。目前,伴隨著我國經濟的主動轉型,十幾年來蘊藏在實體經濟和金融市場上的潛在風險需要逐步釋放出來。

黨和國家很重視:

自2016年開始,中共中央、國務院及各金融監管部門逐步將防範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作為中國金融市場發展及監管工作最核心的主題,啟動了新一輪以“防風險、強監管、治亂象”為特徵的監管“風暴”。

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健全金融監管體系,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了“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扶貧、汙染防治”三大攻堅戰,並指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重點是防控金融風險”,要“做好重點領域風險防範和處置,堅決打擊違法違規金融活動,加強薄弱環節監管制度建設”。

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確定了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三項重大任務,並印發了落實三項重大任務的《若干意見》,對金融風險防控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

上海地位很特殊:

正如上海市委政法委副書記章華在開幕致辭中所講的,上海金融市場是我國金融體系的關鍵一域,也是我國金融改革開放的重要窗口。當下上海正在加快建設“五個中心”和卓越的全球城市、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全力推進“四大品牌”建設,提升上海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

2017年12月,上海市委、市政府印發《關於做好新時代上海金融工作加快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

要堅持底線思維,以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為根本,建立健全風險預警、防範和化解體系,及時處置風險隱患,切實維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和社會公平正義,促進金融健康平穩運行。

在這樣的背景下,有效防控金融風險、維護金融體系安全,對上海實現“到2020年基本建成與我國經濟實力以及人民幣國際地位相適應的國際金融中心”的戰略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近期P2P屢暴雷:

上海司法智庫學會主辦的《司法決策與參考》(總第35期)中提及,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蓬勃發展,P2P藉助互聯網快捷便利的優勢,滿足了小微企業小額、快速融資需求。但對P2P借貸平臺我國一直缺乏明確的法律規制和有效監管。近幾年來P2P借貸平臺金融詐騙和跑路現象頻發,增加了互聯網金融風險,風險事件正在司法環節逐漸顯現。特別是近期在監管整治與宏觀經濟去槓桿的雙層作用下,P2P平臺迎來了又一次暴雷潮。

網貸之家的數據顯示,在6月,停業及問題P2P平臺的數量達到80家,而截至7月25日,當月的問題平臺已經突破了100家,其中涉及到多家上海地區的P2P平臺。P2P平臺暴雷潮引發的市場恐慌可能會傳導到傳統銀行、股市等其他金融領域,對整個金融市場的穩定性產生不良的影響。

司法系統挑重擔:

司法在鼓勵普惠金融、金融科技良性發展,打擊金融違法犯罪方面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法院、檢察院處理的“泛亞事件”等案件,激濁揚清,通過司法手段打擊了違法犯罪,為金融創新健康發展指明道路,促進金融服務實體經濟。

2017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出臺《關於進一步加強金融審判工作的若干意見》,對法院依法行使審判權,促進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有效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切實維護金融安全提出了30條具體意見。人民法院在圍繞“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三項任務,特別是防控金融風險的工作任務,積極穩妥開展金融審判工作,切實維護國家金融安全,促進經濟和金融良性循環,健康發展等方面責無旁貸。

此時,上海高級人民法院和上海司法智庫學會聯合上海司法與金融各界共同召開這樣一場以“防控金融風險與金融司法”為主題的研討會是十分及時和必要的。

揭示行業問題 分享不同觀點

必須防範金融風險!金融+法律圈大咖聯手為金融監管開“良方”

研討會現場

此次研討會上,針對防控金融風險與金融司法來自各界的大咖們都發表了各自的真知灼見。

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副巡視員、金融穩定部主任杜要忠指出:“要以強化金融監管為重點,以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為底線,加快相關法律法規建設,完善金融機構法人治理,加強宏觀審慎管理制度建設。”他還提及理清金融活動的法律關係,明確金融產品的法律屬性是金融領域貫徹法律底線認識的一個重要的著力點。

上海銀監局副局長馬立新在發言中強調:“打好金融風險防控攻堅戰必須注重戰略戰術,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建議進一步強化系統性思維、換位思維、動態思維、創新思維、法治思維等五大思維。” 他還表示,上海銀監局在防控風險方面也做了一些探索,設立了一些創新互動的機制,希望協助司法系統建立一個好的金融法治體系。

上海證監局副局長韓少平就健全金融立法、加強金融監管、完善監管與司法的銜接等問題提出了相應意見建議,並承諾上海證監局將繼續切實履行轄區監管責任,提升監管質量,並與外部機構進行有序對接,不斷拓寬中小投資者維權渠道,推進上海地區資本市場健康發展。

上海市政府法制辦副主任羅培新的發言更是令人眼前一新。他以預付卡管理等為例,就在金融監管中如何瞭解監管對象,實現精準監管,發揮地方金融監管職能做了深入闡述,並建議立法機關出臺相應法律法規,解決當下某些領域無法可依的問題。最後他代表上海法制辦表示願積極配合各個司法機關合力防控金融風險。

此外,上海期貨交易所監事長陸文山重點論述瞭如何充分利用期貨工具,加強金融風險管理,保障實體經濟持續高質量發展等問題,並就加快推出期貨法和擴大期貨市場開放等提出相關建議。中證中小投資者服務中心總經理徐明強調了法治環境是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礎,並就加強金融法治環境建設、防控資本市場風險提出具體建議。最後,上海證券交易所首席律師盧文道結合資本市場新變化,從宏觀、中觀、微觀等不同層面論述了金融監管的路徑問題。

多元化解體系 防控金融風險

近年來,上海逐步建立起一套相對獨立的金融審判體系。上海高院、上海一中院、上海二中院和金融案件相對集中的基層法院分別設立了金融審判庭,其它基層法院也都設立了金融審判合議庭。

今年3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審議通過《關於設立上海金融法院的方案》。4月,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作出《關於設立上海金融法院的決定》。根據上述《方案》和《決定》,上海金融法院將於今年8月底之前掛牌成立,此舉標誌著上海的金融審判體制機制建設即將邁上一個新臺階。

為了從源頭上化解金融矛盾糾紛,近年來上海法院不斷推進與“一行三會”等金融監管部門、行業協會、專業調解組織的合作機制建設。目前,一個能夠發揮政府監管、行業自律、社會調解和司法救濟等各方優勢,基本覆蓋金融全行業的系統性糾紛多元化解體系已初步形成。

作為此次研討會承辦方之一的上海銀行業糾紛調解中心是全國首家民辦非企業性質的專門處理銀行業糾紛的機構。2016年5月,調解中心在上海銀監局指導下於正式成立,其致力於為客戶與銀行間因金融產品、服務等產生的糾紛提供專業、高效、公平的調解服務,20多個月便達到1000餘件調解量,調解成功率達81.1%。

調解中心還通過“訴調對接”、“仲調對接”的方式加強與法院、仲裁委等部門的合作,不斷提升自身司法服務能力,為當事雙方權益提供司法保障,成為金融全行業的系統性糾紛多元化解體系中重要的一環。

同時,上海法院高度重視發揮金融審判規範引導作用,不斷加強與金融監管部門、金融機構間的溝通交流。

2009年起,上海法院每年召開金融審判情況通報會,通過對金融案件翔實的數據統計和案例分析,揭示金融機構在市場經營行為中存在的問題,並提出富有針對性的風險提示和司法建議。

2012年起,上海法院每年發佈金融商事審判十大案例,通過案例形式闡述法院裁判觀點,引導金融市場交易模式,增加當事人對訴訟結果的合理預期,有效防範潛在風險。

此外,上海法院還不定期與金融監管部門、金融機構共同研究探討疑難問題的解決思路,並通過發送司法建議等形式,指出金融機構經營行為中的不足,提示金融風險。

目前,上海法院正積極推動金融審判實踐和理論研究的深度融合,通過中國金融審判理論專業委員會和上海司法智庫學會金融研究分會等平臺,開展審判前沿問題研究和探索,對上海法院的金融審判理論成果做出系統性歸納和總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