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规划案例分享:面对信息过载引发的职场焦虑,你该做点儿什么呢?

要强天骄职场初期遭遇选择综合症

客户小杰24岁,形象漂亮,个性大方,学业优秀,背景出彩, 211高校研究生今年毕业。

虽然年轻,小杰身上标签不少,兴趣爱好也多:国际志愿者、大学期间牵头组建棒垒球队、游泳教练、潜水员样样拿得出手,大学期间实习单位多达5家。

小杰是特别上进的女孩儿,在追求进步的路上从未停止过。学业、实习、休闲娱乐都堪称专业,那她的困惑来自于哪里呢?小杰说自己是个闲不下来的人,大学期间有过5次深度实习经历。

所谓深度实习,不是那种服务行业的基础岗位和打工场所,都是一些体面的组织中核心的岗位。

尽管背景华丽,依然难掩焦虑:“不蛮您说崔老师,我这儿有好多跟我个人匹配度高的企业可以去投递简历的,其中不乏小米公司这样特别优质的。可是我总觉得平台不够理想,民企靠谱吗?没看到所有的机会,没权衡清楚,怎么敢随随便便就投入一份工作呢?爸妈是体制内,他们也希望我找个稳定的工作,比如:公务员、央企、国企这样儿的。”

“那你觉得什么是稳定?”我好奇她的想法。

我倒是觉得有了本事,到哪里什么时候都有饭吃,这样才是真的稳定!小杰说的很坚定。

小杰是个闲不住的人,闲下来就会紧张、就会不踏实。

在时间管理上分秒必争,绝对不允许自己浪费一点点。对外界探索上也是成熟于同龄人,各种能试的都去试,能学的都去学,有成绩也是必然的。

可是一个人的精力、专注力又是有限的,社会上的各种知识和信息实时更新,迅速迭代,纵然我们生有一对飞毛腿也难以追赶上。

在这种情况下,依然想去追,想去赶,生怕被落下,竭尽全力,却一直处于只差一点点就圆满的状态,最后心情到底是晴还是多云呢?

对小杰来说,很多很多工作她是都能胜任,都能做好的。但是不是所有的工作都要去试呢?什么又才是最好的?恐怕只有自己的价值观才能给出完美的答案了。

眼下对于践行自己短期价值观的没有帮助的兴趣和爱好,暂时放到业余就好了,专注于那个在职场适应期里最该拼尽全力的方向。

建议:为了缓解信息冲击的焦虑,小杰的职业道路是应该从不断扩张的加法运算转向减法,以求专注。

集中精力之后就会渐渐找到那个你真正想成为的小杰和愿意为之奋斗的终极目标,不然在操场中心,毫无方向的努力奔跑为的是什么呢?没有目标,你敢真正发力吗?

职业规划案例分享:面对信息过载引发的职场焦虑,你该做点儿什么呢?

突破职场瓶颈也许只差一个行动而已

客户菁菁35岁,个性保守,本科毕业10年。工作中同一行业、同一职业、同一岗位;生活中没有爱好、没有兴趣、没有成长……几乎把压抑到发酵,只顾埋头干活,从不抬头看天。

菁菁是典型的乖乖女,对于工作,她最初的价值观是有个工作先做着,至于自己喜欢什么?不知道,也从来没想过。

她说现在大家都说未来人工智能将取代很多的职业,像我这种会计就是很容易被取代的,工作太基础。

谈到未来,菁菁焦虑恐慌的不得了,寻求帮助也是希望咨询师帮助她尽快找到可以转型的出路,明确职业定位。

提到职业兴趣几乎没有,我问她,你做了这么多年财务现在想转型了,是真的一点也不喜欢、一点都不舒服吗?

菁菁想了一下,其实职能本身没问题、工作状态也还好,只是与上司沟通一直不顺畅。

那如果抛开与领导相处不开心这件事,你还想要离开吗?想要转型吗?

菁菁陷入沉思,想了半天,答:不一定!

菁菁视野受限,兴趣太少,甚至转型方向都探索不到,狭隘地认为自己的工作很快被人工智能取代了,看不到财务工作的精髓和价值所在。

菁菁中规中矩,虽然亮点不多,但是也懂事上进。

说实话,我个人经历与菁菁从小到大的成长经历非常像。我们都是父母、老师眼中的好孩子,什么课外书、什么业余爱好那都是没用的,认真学习成绩好是正事,原本认定一辈子的生活路径都是透明可见,哪敢有什么造次,雷池又是个什么东西?

好好学习 - 考个像样大学 - 找个稳定工作 - 结婚 - 生子 - 教育孩子好好学习 - 考个像样大学 - 找个稳定工作……

这条路径在很多人眼里当然没有错,只是别忘了当你认定的完美生活,被社会中的各种出其不意的魔杖搅乱时,也许只有“我该怎么办”的份儿了。这不还没等到魔杖,神仙般的人工智能来了,就已经让人心不安稳了。

建议:与小杰不同,菁菁该是大踏步的上加法。通过好奇心和行动力,深度触碰这个精彩的世界,为的也是找到那个值得自己拼尽全力的终极目标,找到自己是谁。到那个时候,再问问自己即便财务工作真的被人工智能取代了,又能奈我何?

职业规划案例分享:面对信息过载引发的职场焦虑,你该做点儿什么呢?

职场焦虑情绪简单化解之道

无论是加法还是减法,都是为了很好的应对那个当下最常见的职场负面情绪 ——焦虑,从而有力量地、大踏步地寻找唯我独享的精彩人生。

小杰的焦虑来自于完美的追求,为了找到她信仰中理想的第一份全职工作,她辞掉了之前的实习单位,以求全力以赴迎战。

在家休息的第一天,已然感到了不适应,放松不下来。难得小杰心中的梦想那么清晰,看似目标感十足的。

但,若是横跨了每一个实实在在的眼下,直接被远方的梦想吸走了能量,而无法让自己静下来,那当下真正需要发力事情,又该从哪里得到赋能呢,随之而来的必然是焦虑。

我们焦虑都是因为对过去已发生事情的后悔以及对未来未发生事情的担忧。可事实上我们唯一能拥有的就是当下。

菁菁问我,可是人不都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吗?我能不为未来考虑嘛?

远虑正解应该是规划、计划,未雨绸缪,而不应该是杞人忧天。

比方说我们为了CPA考试,必然要提前学习和准备的。如果说“通过CPA”是个目标,通过了一切都会很美好,是我们向往的,这种心境会让你发奋学习自然是好。

如果还没开始复习呢,就被“考不过可咋办”的未来可能结果影响到了,根本无法专注复习,不是事与愿违了吗?

若说职场焦虑情绪简单化解之道,就是专注当下。

我们一直都处在大脑或思维的控制之下,生活在对时间的永恒焦虑中。我们忘不掉过去,更担心未来。但实际上,我们只能活在当下,活在此时此刻,所有的一切都是在当下发生的,而过去和未来只是一个无意义的时间概念。通过向当下的臣服,你才能找到真正的力量,找到获得平和与宁静的入口。在那里,我们能找到真正的快乐,拥抱真正的自我。

——埃克哈特·托利《当下的力量》

职业规划案例分享:面对信息过载引发的职场焦虑,你该做点儿什么呢?

后续:

小杰发来信息,很开心通过了国内头号网媒公司媒体运营岗位的面试。

菁菁也立志:无论是情绪管理、业余时间安排,还是拿起放下好久的书本,总之她的加法行动步伐也要迈开了。

往期好文:

职业规划案例解析:女人,职场和备孕

你被“看见”吗?

职场妈妈们,职场何去何从?

自由的女人最美!

王虹老师职业规划咨询团

职业规划案例分享:面对信息过载引发的职场焦虑,你该做点儿什么呢?

崔 双

王虹老师职业规划团咨询师

国际注册职业规划师、中国职业规划师

人力资源管理师、南丁班首期班讲师

  • 职业咨询经验丰富,服务过的客户包括:大学生、职场新人、企业中层管理者、创业精英、体制内公务员等等,运用职业规划系统理论为职场人进行个体性格分析、职业兴趣梳理、职业定位指导,对职场适应期过渡、跨行业转型、职业倦态期应对有独特解决方法

  • 擅长领域:职业规划、职业决策、测评技术、团辅、大学生职业探索

  • 咨询风格:有温度、洞察力、打破限制性思维、灵活整合

(知乎,喜马拉雅,新浪微博,头条号)

职业规划师王虹

职业规划案例分享:面对信息过载引发的职场焦虑,你该做点儿什么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