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来砀山 吃“孔融不让”的梨 看“征战沙场”的羊!

9月来砀山 吃“孔融不让”的梨 看“征战沙场”的羊!

历史悠久、资源富集的砀山,隶属于安徽宿州,古称下邑,自秦置下邑县,至今已走过2200余年的光影岁月。

如今的砀山,仍然保存着老祖宗置下的三样家当,抚育着砀山的山水人杰。

砀山黄河故道

长河遗韵今犹在,面貌欣嘉饱满天。

自古以来,历史上的黄河多次泛滥改造,与中华文明的变迁相伴而行。曾几何时,黄河从李固渡决口流经砀山,后又因堤段溃决,改道北徙,从此不再流经砀山县。原砀山境内的黄河成为废河,这段黄河故道却久久不愿离去似的,一直为砀山人民奉献着自己。

9月来砀山 吃“孔融不让”的梨 看“征战沙场”的羊!

如今的砀山古黄河省级地质公园旅游资源丰富,地质地貌景观、水体景观,生态人文景观应有尽有。既有黄河故道湿地、黑龙潭等水域风光,又有黄河故道林场、万亩果园等生物景观,还能看到古黄河大堤等治黄遗迹和突山文化遗址。若是赶上好季节,还可以在砀山酥梨等水果采摘节上体验采摘的乐趣。

9月来砀山 吃“孔融不让”的梨 看“征战沙场”的羊!

砀山酥梨

果中甘露子,药中圣醍醐。


砀山县被誉为“世界梨都”,盛产酥梨年产量15亿斤左右,栽培砀山酥梨已有千年历史。砀山酥梨是中国传统三大名梨之首,古时候作为贡梨上奉给朝廷,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9月来砀山 吃“孔融不让”的梨 看“征战沙场”的羊!

在砀山近百万亩果园中,还有逾百年老树六万余株,肌肤苍黑,铁干嶙峋。梨园中间,被誉为“梨树王”的一株老梨树,华诞已一百八十余岁,占地0.3亩,年产酥梨4000余斤。因其树形大、树龄老、果实硕大、果美味优闻名于世。


9月来砀山 吃“孔融不让”的梨 看“征战沙场”的羊!

砀山酥梨以果大核小、黄亮型美、皮薄多汁、酥脆甘甜而驰名中外。果肉洁白如玉,酥脆爽口,浓甜如蜜,更兼皮薄多汁,弹指即破,入口即酥,落地无渣。自古盛传:“砀山梨,皮儿薄,落到地上找不着”


9月来砀山 吃“孔融不让”的梨 看“征战沙场”的羊!

砀山酥梨不仅汁多味甜,营养价值与养生价值也极高。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

“梨品甚多,俱为上品,可以治病。”并明确指出梨可“润肺凉心,消痰降火,解疮毒醉酒。”现代中医临床经验认为“梨生食清六腑之热,熟食滋五脏之阴。”被历代中医称之为“果中甘露子,药中圣醍醐”

丰收斗羊

羊相百出,扣人心弦。

黄河故道两岸百姓喜爱习武,这里的鸡、羊也爱争斗。从周代开始,古砀郡就盛行斗牛、斗鸡、斗蛐蛐、斗马、斗鸭、斗鹅、斗鹌鹑、斗狗、斗画眉。到了西汉,斗羊赛脱颖而出,并风靡三国时代,现在每逢酥梨丰收,仍然是砀山人喜爱的娱乐活动。 在《唐书·艺文志》一书中,唐代丝织工艺家、画家窦师纶就在内库画本《斗羊》中画出黄河故道斗羊时的场景。


9月来砀山 吃“孔融不让”的梨 看“征战沙场”的羊!

砀山梨农所养的 “小尾寒羊”生性好斗,永不言败,体重可达350斤左右。民间有专门的“斗羊”协会。斗羊比赛一般在酥梨丰收、中秋节、春节等时间进行。比赛根据羊的齿龄(牙口)分等级配对进行角逐,主人牵着羊进场后,两羊先互相挑衅,然后由主人引领冲向对手。其场面壮观,扣人心弦。


9月来砀山 吃“孔融不让”的梨 看“征战沙场”的羊!

正值九月,砀山近百万亩酥梨进入收获季节,9月12日梨农们便在老梨园里举行斗羊大赛,祈求风调雨顺、庆祝丰收。“羊斗士”进场、挑逗,双方主人引领斗羊冲向对方,四蹄扬起一片尘土,只听“嘭”的一声巨响,胜负立判:得胜者咄咄逼人、趾高气扬;落败者垂头丧气。可谓:“羊相百出,扣人心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