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总结的十九种朋友,你和你的小伙伴属于哪种?


古人总结的十九种朋友,你和你的小伙伴属于哪种?

提起朋友你首先会想到谁?

是自小一起长大的那个人?

是经常一起吃喝玩闹的那个人?

还是共同经历过风雨的那个人?

……

古诗有云: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从古至今友情一直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感情之一,我们一生中总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会结交各种各样的朋友,其中有些是无话不谈的知己,有些仅是点头之交。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古人的十九种朋友,看看你和你的小伙伴属于哪一种?

古人总结的十九种朋友,你和你的小伙伴属于哪种?

布衣之交

古人总结的十九种朋友,你和你的小伙伴属于哪种?

【释义】布衣,旧时平民百姓家的衣服。指平民百姓之间相交的朋友。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患难之交

古人总结的十九种朋友,你和你的小伙伴属于哪种?

【释义】在一起经历过艰难困苦的朋友。

【出处】明末清初白话小说《醉醒石》第十回:“浦肫夫患难之交,今日年兄为我们看他,异日我们也代年兄看他。”

贫贱之交

古人总结的十九种朋友,你和你的小伙伴属于哪种?

【释义】指在贫困时结交的知心朋友。

【出处】《后汉书·宋弘传》:(光武帝)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总角之交

古人总结的十九种朋友,你和你的小伙伴属于哪种?

【释义】童年时就相识或相交的好朋友。总角,古时少儿男未冠,女未笄时的发型。头发梳成两个发髻,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后来借指童年时期。

【出处】《三国志·吴志·周瑜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孙)策令曰:“周公瑾英俊异才,与孤有总角之好、骨肉之分。”

《晋书·何劭传》:“邵字敬祖,少与武帝同年,有总角之好。”

莫逆之交

古人总结的十九种朋友,你和你的小伙伴属于哪种?

【释义】指非常要好的朋友。莫逆,没有抵触,感情融洽。

【出处】

《庄子·宗师》:“三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竹马之交

古人总结的十九种朋友,你和你的小伙伴属于哪种?

【释义】儿时就相好结交的朋友。竹马,指小孩把竹竿骑在胯下作马,用以代指幼年。

【出处】

唐·李白《长干行诗二首·其一》:“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杵臼之交

古人总结的十九种朋友,你和你的小伙伴属于哪种?

【释义】不计较身份而结交的朋友。杵,舂米的木棒;臼,石臼。

【出处】

《后汉书·吴祐传》:“时公沙穆东游太学,无粮,乃变服客佣,为祐赁舂。祐与语,大惊,遂共定交于杆臼之间。”

【典故】东汉时期,有一个穷苦好学的读书人,名叫公沙穆。他因家中穷困,无法负担学费,便到了一位名叫吴佑的富户家做舂米工人。有一天,公沙穆正在舂米,吴佑恰巧走到他的身边,吴佑见公沙穆举止斯文有礼,根本不像做粗工的人,便和他攀谈起来。言谈中,吴佑发现公沙穆学识渊博,很有见解。便不顾彼此贫富悬殊,和他在杵臼前成为了朋友。

在封建社会,贫富县殊,等级森严。一个富豪能够屈尊降贵与一个穷苦读书人交朋友是件难得之事,因此被传为一段佳话。

君子之交

古人总结的十九种朋友,你和你的小伙伴属于哪种?

【释义】贤者之间的交情,平淡如水,不尚虚华。

【出处】《庄子·山木》:“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典故】唐贞观年间,薛仁贵尚未得志之前,与妻子住在一个破窑洞中,衣食无着落,全靠王茂生夫妇经常接济。后来,薛仁贵参军,在跟随唐太宗李世民御驾东征时,因薛仁贵平辽功劳特别大,被封为“平辽王”。一登龙门,身价百倍,前来王府送礼祝贺的文武大臣络绎不绝,可都被薛仁贵婉言谢绝了。他唯一收下的是普通老百姓王茂生送来的“美酒两坛”。一打开酒坛,负责启封的执事官吓得面如土色,因为坛中装的不是美酒而是清水!“启禀王爷,此人如此大胆戏弄王爷,请王爷重重地惩罚他!”岂料薛仁贵听了,不但没有生气,而且命令执事官取来大碗,当众饮下三大碗王茂生送来的清水。在场的文武大臣不解其意,薛仁贵喝完三大碗清水之后说:“我过去落难时,全靠王兄弟夫妇资助,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今天的荣华富贵。如今我美酒不沾,厚礼不收,却偏偏要收下王兄弟送来的清水,因为我知道王兄弟贫寒,送清水也是王兄的一番美意,这就叫君子之交淡如水。”此后,薛仁贵与王茂生一家关系甚密,“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佳话也就流传了下来。

一面之交

古人总结的十九种朋友,你和你的小伙伴属于哪种?

【释义】指仅仅相识,了解不深的朋友。

【出处】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注引崔寔《本论》:“崔寔本论曰:‘且观世人之相论也,徒以一面之交,定臧否之决。’”

泛泛之交

古人总结的十九种朋友,你和你的小伙伴属于哪种?

【释义】指关系一般,交情不是很深的朋友。

【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朋友交游,固有深浅,若泛然之交,一一要周旋,也不可。”

金石之交

古人总结的十九种朋友,你和你的小伙伴属于哪种?

【释义】指交情坚如金石的朋友。金石,金属和美石。

【出处】《汉书·韩信传》:“今足下虽自以为与汉王为金石交,然终为汉王所擒矣。”

八拜之交

【释义】八拜,原指古代世交子弟谒见对方长辈时的礼节。后来改为称异姓结拜的兄弟姐妹。

【出处】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前录》:“公至北京,李稷谒见,坐客次,久之,公着道服出,语之曰:‘而父吾客也,只八拜。’稷不获已,如数拜之。”

第一拜

伯牙子期知音之交

古人总结的十九种朋友,你和你的小伙伴属于哪种?

【释义】知音也谓知己,指非常了解、能赏识自己的知心朋友。

【出处】《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典故】伯牙与钟子期是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伯牙善于演奏,钟子期善于欣赏,这就是“知音”一词的由来。后钟子期因病亡故,伯牙悲痛万分,认为世上再无知音,天下再不会有人像钟子期一样能体会他演奏的意境了。所以就“破琴绝弦”,把自己最心爱的琴摔碎,终生不再弹琴。

第二拜

廉颇相如刎颈之交

古人总结的十九种朋友,你和你的小伙伴属于哪种?

【释义】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刎颈:割脖子。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典故】蔺相如,战国时赵国大臣。赵惠文王时,秦向赵强要“和氏璧”,他奉命携璧入秦,当廷力争,最后终于完璧归赵。赵惠文王二十年,蔺相如随赵王到渑池会谈,并机智的保护了赵王免受屈辱。因此立下大功,被升为上卿,位在赵国大将廉颇之上。廉颇因此怀恨在心,蔺相如知道后,处处避着他。蔺相如向随从解释说:“我对廉将军处处避让,并不是怕他,而是为了国家的安全。”这番话传到廉颇的耳中,廉颇十分惭愧,就脱去了上衣,背上绑着一根荆杖,步行到蔺相如的家中跪着请罪,蔺相如亲自为他拿掉荆杖,请他穿上衣服。蔺相如对廉颇的容忍谦让,使廉颇惭愧醒悟,彼此成为刎颈之交。

第三拜

陈重雷义胶漆之交

古人总结的十九种朋友,你和你的小伙伴属于哪种?

【释义】形容朋友之间深厚不移的友情。

【出处】《后汉书·独行列传》:“乡里为之语曰:‘胶漆自谓坚,不如雷与陈。’”

【典故】陈重和雷义,是东汉年间两位品德高尚、舍己为人的君子。两人为至交密友且都是饱学之士。有一年,太守闻陈重之名,举荐他为孝廉。然而陈重要把功名让给雷义,先后向太守申请十余次均被否决,直到第二年雷义也被选为孝廉才罢休。多年后陈重与雷义两人同时官拜尚书郎,雷义因为代人受罪,被免职。陈重也以身体有病为理由,辞职一同还乡。

回乡后,雷义被举荐为秀才,他要把这功名让给陈重,刺史不批准。雷义就假装发狂,披头散发在街上替陈重奔走呼吁,而不去应命就职。因此乡里广为传颂他们两人的事迹,说道:“胶漆自谓坚,不如雷与陈”。后来的人也以“胶漆相投”,形容朋友之间深厚不移的友情。

第四拜

元伯巨卿鸡黍之交

古人总结的十九种朋友,你和你的小伙伴属于哪种?

【释义】形容朋友间一诺千金、注重承诺的相处方式。鸡黍:①指饷客的饭菜;②借指深厚的情谊。

【出处】《后汉书·独行列传》中范式和张劭的事迹。“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也,一名范汜。少游太学,为诸生,与汝南人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邪?’对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母曰:‘若然,当为尔酝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

【典故】范式和张劭是朋友,两人同时在太学(朝廷最高学府)学习。后来范式要回到乡里,他对张劭说:“二年后我还回来,将经过你家拜见你父母,见见小孩。”于是两人约定好见面日期,挥手告别。光阴似箭,不觉间约定的日期就要到了,张劭把这件事情告诉了母亲,请母亲准备酒菜以迎接挚友的到来。母亲说:“分别了两年,虽然约定了日期,但是远隔千里,你怎么就确信无疑呢?”张劭说:“范式是个守信的人,肯定不会违约。”母亲说:“如果是这样,我为你酿酒。”到了约定的日期范式果然到了。拜见张劭的母亲,范、张二人对饮,尽欢之后才告别而去。

第五拜

角哀伯桃舍命之交

古人总结的十九种朋友,你和你的小伙伴属于哪种?

【释义】即羊左之交。后世将友谊深厚的知心朋友叫做“羊左”。

【出处】

《烈士传》:“羊角哀、左伯桃为死友,闻楚王贤,往寻之,道遇雨雪,计不俱全,乃并衣粮与角哀,入树中死。”

【典故】传说战国时期燕国人羊角哀、左伯桃同往楚国求职。行至鄄邑,忽遇风雪,盘费用尽,仅够一人生存,左伯桃为了成全朋友将银两、食物悉数给了羊角哀,让其前往楚国,自己则躲进空树中自杀。于是后世将此种具有深厚友谊的朋友叫做“羊左”。

第六拜

刘关张生死之交

古人总结的十九种朋友,你和你的小伙伴属于哪种?

【释义】可共生死的朋友;可共生死的情谊。

【出处】元·郑德辉《绉梅香》:“晋公在枪刀险难之中,我父亲挺身赴战,救他一命,身中六枪,因此上与俺父亲结为生死之交。”

【典故】不求同生,但求同死,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一起打天下,义字为先——这就是著名的“桃园结义”。刘备、张飞和关羽三人在桃园结为生死之交。

第七拜

管仲叔牙管鲍之交

古人总结的十九种朋友,你和你的小伙伴属于哪种?

【释义】形容自己与好朋友之间亲密无间、彼此信任的关系。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管晏列传》:“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典故】春秋时期的政治家管仲和鲍叔牙是好朋友。管仲比较穷,鲍叔牙比较富有,但是他们之间彼此了解、相互信任。

第八拜

孔融祢衡忘年之交

古人总结的十九种朋友,你和你的小伙伴属于哪种?

【释义】年辈不相当而结交为朋友。

【出处】《后汉书·文苑列传·祢衡》:“祢衡字正平,平原般人也。少有才辩,而尚气刚傲,好矫时慢物。唯善鲁国孔融及弘农杨修。融亦深爱其才。衡始弱冠,而融年四十,遂与为交友。”

【典故】祢衡和孔融结交为好友时,祢衡未满二十岁,孔融已四十岁了。孔融赏识祢衡渊博的学识,不计较年龄差距愿意与他结为好友。后来“忘年之交”成为一个成语,用来指不拘年岁行辈而结交的朋友。

(以上内容综合整理自人民网、中国知网、搜狐网等,图片来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