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學三論》(3)性倒錯的本質

《性學三論》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第一章:性錯亂

第一節:性對象的異常(2)


性倒錯的本質 早期評論將性倒錯看作先天性神經退化的標誌,這符合醫學臨床上最先從神經症患者或者將要患上神經症的人身上發現性倒錯現象的這一事實。性倒錯的特徵包含兩種假設:先天的和退化的,這兩種假設必須分開來考慮。

退化( Degeneracy)在這裡使用退化一詞,很容易遭到反對不加區別地濫用這個詞語之人的抨擊。因為,人們已經日益習慣於將任何不是明顯由外傷和感染引起的症狀都當作退化。馬格南(Magnan )對於退化的分類就是如此:他沒有排除神經系統功能本十分優良卻被認為是退化的可能性。既然如此,不妨問一問, “退化”一詞的存在有何意思?或者說對我們的知識增加了哪些內容?似乎只有在以下兩種情況下使用退化一詞較為明智: (1)幾種嚴重偏離正常的行徑同時出現時; (2)機能有效運轉的能力和生存能力被嚴重損壞時。

幾點事實可以表明,性倒錯者有足夠的理由不被當作退化:

(1)可以在性倒錯者身上發現,他們除了性倒錯以外沒有其他的嚴重異常;

(2)性倒錯者同樣出現在效能沒有受損的人身上,而且其中有許多都是高智商者以及道德高尚者;

(3)如果我們忽略我們的醫學經驗去看待病人,將視野投向一個更為廣闊的地方,我們就可以立足於事實,通過兩個方面來得知,將性倒錯看成退化的標誌這一說法是不成立的:

(a)考慮到這樣一個事實,性倒錯者在以往時代文明到達高峰期時是十分常見的,人們可能會說它對制度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功能;

(b)它在許多落後的未開化的原始種族裡廣泛存在,而退化的概念通常限用於高度文明的國家;而且,即使在歐洲文明民族中,氣候和種族對於性倒錯的流行以及人們採取的態度也有著重大的影響。

先天性可以想象,先天性的情況只會出現在最極端的那一類性倒錯者身上,依據在於,他們的性本能在一生中的任何階段都沒有顯現過要採取其他方式的跡象。而其他兩類性倒錯者的存在,尤其是第三類,很難與先天性性倒錯的假設相符合。這就解釋了為何支持這一假說的學者傾向於將完全性倒錯者與其餘兩類分離開來,而放棄了嘗試對性倒錯做出普遍適用的解釋。按照這方面權威學者的看法,性倒錯在這一類情況下是先天性的,在其他情況下可能是由其他方式引起的。

還有一種相反的觀點,認為性倒錯是一種可以後天習得的性本能特徵。這一觀點基於以下考慮:

(1)在許多性倒錯者身上,甚至包括完全性倒錯者,都表現出生活早期留下的某種性印象,這可能是他們傾向於成為同性戀的罪魁禍首。

(2)許多其他的例子裡,也都可以在他們的生活中找到早晚會使他們定型為性倒錯的外部影響,無論這些影響是有益的還是抑制性的。(這些影響包括對同性別者關係的排斥、戰爭中的同志友誼、監獄裡的拘留、與異性性交的威脅、獨自生活以及性功能衰弱,等等。)

(3)性倒錯可以用催眠暗示來消除,從這點看來,如果它是先天性的,就太令人驚訝了。

有鑑於此,先天性性倒錯是否存在就更加值得懷疑了。可以這樣說 ,如果對假定是先天性性倒錯的例子進行更加細緻的檢驗,他們在早年孩提時期決定了他們力比多流動方向的經歷可能就會浮現出來。這些經歷可能只是從主體的意識記憶裡遺忘了,但是在適當的刺激下是可以被重新喚回的。持有這種觀點的學者認為,性倒錯只能被描述為性本能時有發生的一種變異狀態,它取決於主體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外部情境。

這個結論看上去很肯定,然而,許多人經歷了同樣的性影響(例如可能發生在青少年時代的被引誘或者相互手淫),卻沒有變成性倒錯者,或者沒有永久保持性倒錯,這—事實卻又完全駁斥了上述結論。因此,我們不得不懷疑,在“先天的”和“習得的”這兩者之間選擇是不是絕對的,或者這並沒有覆蓋完有關性倒錯的全部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