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曾侯乙墓惊世人,究竟是曾国还是随国?

我们把目光转向40年前:1978年,震惊于世的曾侯乙墓出土,曾侯乙编钟的发现让人们了解到,早在2000多年以前,在湖北腹地随州擂鼓墩这个地方有一位曾国王侯名乙、热爱音乐的“曾侯”生活于此。

随州:曾侯乙墓惊世人,究竟是曾国还是随国?

曾侯乙编钟

随国:在曾侯乙墓与其地望的地方有一个随国,史上虽多有描述,却从未见刻有“随”的铭文青铜器出土。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曾国与随国的这种特殊现象,被史学界称之为“曾随之谜”。一直困扰着考古学家。

曾国:在当地出土的很多青铜器上考古发现则都是“曾”,从商代的甲骨卜辞到西周、春秋、战国的青铜器铭文中都有“曾国”。出土文物《曾侯返之尊盘》

随州:曾侯乙墓惊世人,究竟是曾国还是随国?

内铸铭文:“曾侯乙舴畴用终”——终,就是“永宝用享”的意思,既然传给子孙而铭“曾侯”,可见“曾”才是国名。

随州:曾侯乙墓惊世人,究竟是曾国还是随国?

曾随很近

两个相邻这么近的“曾”“随”竟然没有交集,是不是研究的方向错了,这也让很多学者考古专家疑惑,但是,《左传》中记载的“吴楚之战”,有“实与随人言”、“王(楚昭王)之奔随也”、“王之在随也”等。文献中的“随”与楚国的地理位置符合考古发现的楚、曾的地理位置。这又作何解释?难不成是双黄蛋?不同时代的叫法,穿越了?

把《封神演义》看完的朋友应该知道,西周初,武王立国,封南宫适于随国,地点在湖北随州。从历次考古发现来看:西周早期的有随州叶家山西周墓,战国时期的有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可以认定的确是一脉相承。 同一墓葬中”曾“与”随“并用,可以确定,曾国即随国。这种一国两种名称在春秋时期也不是孤例。

随州:曾侯乙墓惊世人,究竟是曾国还是随国?

随州博物馆


比如说:杞国都于淳于,而被称淳于国、韩国都于新郑,又被称郑国、魏国都于大梁,而被称梁国。所以我们可以的出结论:随国都于曾,而被称为曾国。

说白了就是西红柿和番茄,马铃薯和土豆。两个老外打电话,你去哪里了?我在北京!另一个就知道了--他在中国!一模一样的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