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馬俑中間的夯土爲何不能挖?用處萬萬想不到,不愧是千古一帝!

秦始皇陵兵馬俑被稱作為世界第八大奇蹟,在國際上面頗負盛名。自1974年3月兵馬俑被發現以來,如今已經陸續出土文物10萬餘件,每年的觀光遊客數以萬計。

如今我們看到的兵馬俑大多數都是土色的陶俑,實際上在剛剛出土的時候,兵馬俑全部都是有顏色,但因為保護技術不到位,導致兵馬俑遇見空氣以後就開始極速氧化。因此,考古專家至今不挖掘秦皇陵,現存的技術無法保護。

兵馬俑中間的夯土為何不能挖?用處萬萬想不到,不愧是千古一帝!

在已經面世的兵馬俑土坑中,大大小小的坑各具特色,有序而不失美感的將各大坑墓隔離開來。多年以來,在各大土坑之間的土牆一直是考古專家研究的一個難點,很多人都在質疑,為什麼這些土牆不能夠挖?

埋在地底兩千多年,地面上面的地質構造早就發生了千變萬化,姑且拋開在這兩千多年裡面發生的大小地震不說。這些兵馬俑千年來沒有泥化,更沒有被掉下來的土石塊砸壞,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這些大大小小的土牆。

兵馬俑中間的夯土為何不能挖?用處萬萬想不到,不愧是千古一帝!

據《漢書》中記載,秦始皇陵兵馬俑起初還有一層木板加蓋,後被項羽一把火燒了。在如今的兵馬俑中也有大火燒過的痕跡,可以證實這個說法。

在秦漢時期的帝王陵建造中,大多是用石板等蓋在上面,然後加一層土,在用青石板加蓋一層,這層也是有獨立的承重措施的。這種智慧應該也運用到了秦始皇陵地宮之中,最後使得整個墓如同一個倒扣的鍋一般,非常的堅固

兵馬俑中間的夯土為何不能挖?用處萬萬想不到,不愧是千古一帝!

按照“秦三漢四”的說法,秦朝的陪葬物品都埋葬在9米以下的地裡面,承重物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這些豎起來的土牆,恰好就充當了稱重的作用,被稱作為夯土牆。

其次,秦軍中軍紀嚴明,等級分明,加上軍需物資也需要隔離處理,在某一種意義上面這些夯土牆還扮演著分離的角色,不可忽視。

兵馬俑中間的夯土為何不能挖?用處萬萬想不到,不愧是千古一帝!

如今,土牆早已經被兵馬俑合為一體全部都是秦朝時期留下來的文物,自然更不能夠挖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