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开发区改革创新工作推进会在独山召开

 中商网贵州讯(陈倩)为进一步全面梳理研讨全省开发区工作,进一步明确目标及重大要求,增强使命担当、奋力攻坚克难,推动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取得突破,有力带动全省经济加快转型发展,9月28日,贵州省开发区改革创新工作推进会在黔南州独山县召开,会议就促进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进行研讨,总结2018年之前全省开发区工作的创新经验及不足之处,并对全省开发区工作作下一步安排部署。


贵州省开发区改革创新工作推进会在独山召开

大会现场。

贵州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卢雍政出席会议并讲话。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张吉兵,省商务厅副厅长王玉祥,黔南州人民政府副州长杨从明,中共独山县委书记潘志立,各市(州)、贵安新区商务主管部门负责人和全省省级以上开发区管委会负责人参加会议。

卢雍政指出,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小康、实施“十三五”规划至关重要的一年。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开发区发挥自身优势,锐意改革,大胆创新,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开发区建设和发展均取得了成效。

就如何推进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卢雍政强调,要精准施策开发区的功能定位,奋力将其打造成为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引领区、体制机制创新的先行区、良好营商环境的示范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集聚区。努力把开发区打造成引领转型发展的载体、创新体制机制的先锋、扩大招商引资的主体、培育现代实体产业的引擎、创优营商环境的窗口、激发干事创业的平台。

开发区数量迅速增加。全省省级以上开发区从“十一五”时期15个发展到现在的73个,为聚集产业发展,推进全省工业化、城镇化赢得了较为充裕的发展空间。在最新公布的2018年版《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中,贵州省64个开发区纳入公告目录,比2006版公告目录增加49个,在西部地区12个省市区中排名第六,总个数高于西部平均水平。

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全省开发区实际管辖面积2689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1.53%,对经济发展贡献率在不断提高。官方数据显示,2017年,全省开发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816.24亿元,占全省65.42%,其中百亿元以上的达31个;完成税收收入672.95亿元,占全省41.7%。

产业聚集效应逐步增强。近年来,贵州省构建了主导产业体系,规划建设一批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制药、商贸物流等产业园。2017年,全省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356个,占全省59.54%。苹果、高通、华为、阿里巴巴、富士康、惠普、微软、IBM、现代、戴尔等一批优强企业相继落户。

外向型经济水平不断提高。贵州省坚持“走出去、请进来”,采取内引外联、广泛推介、重点宣传等多种方式招商引资,吸引国内外企业入驻开发区投资置业,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据官方数据显示,2017年,全省开发区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4088.32亿元,占全省46.43%;实际利用外资18.84亿美元,占全省的48.42%;进出口总额29.65亿美元,占全省的36.48%。

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开发区在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以城市路网建设为抓手拓展城市空间,通过产业集聚、移民搬迁安置房和保障性住房建设有效聚集人气,构建产城一体、以产兴城的发展之路,强力推动城镇化进程,成为城市新区。全省开发区建成四车道及以上市政干道1683.67公里。保障性住房11万套,解决从业人员112万人,为脱贫攻坚承接易地扶贫搬迁奠定坚实基础。

 投资环境不断优化。贵州省目前已建成一批城市骨干路网,水电气讯等基础设施同步推进,园区框架迅速拉开,综合承载力不断提升。2017年,全省开发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436.04亿元,建成标准厂房4138万平方米,建成污水处理能力设施101.3万吨/日,建成配套污水管网2499公里。同时,开发区在积极探索与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实行园区管理精简高效、封闭运行,大幅度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大力推行“一站式服务、保姆式服务”,使小区域范围内投资软硬环境得到迅速改善。

培养了一批干事创业干部。在发扬“艰苦奋斗、艰苦创业”的苦干精神下,全省各开发区干部用理念、信念、智慧和汗水谱写了开发区日新月异的精彩篇章,培养了一批“越干越想干、越干越会干”干部队伍。

2

贵州省开发区改革创新工作推进会在独山召开

与会人员在认真浏览资料。

此外,会议对贵州省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提了要求,要精准掌握开发区的功能定位;要优化空间布局,推动开发区科学协调发展,加快构建布局合理、产业集聚、结构优化、功能互补、区域平衡的开发区发展新格局,推动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全域发展;要抓项目聚产业,积极培育开发区发展动力,以开展产业大招商突破年为契机,真正引进一些技术含量高、投资强度大、经济效益好的项目,带动产业加快发展;要抓服务强管理,努力优化开发区发展环境,牢固树立抓投资就是抓环境,抓环境就是抓发展的理念,要把优化提升环境作为扩大开放的主线,敢于担当,主动作为,为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会上,遵义经开区、贵阳高新区、独山经开区、西秀经开区、新蒲经开区、大龙经开区、金沙经开区分别就当地优势特色产业项目进行现场作了交流发言。

会前,与会领导还观摩经开区贵州(独山)香港产业园标准电机一期二期、中科晶元、晶科光电、创建玻璃、ITO靶材、扫地机器人项目,以及高新区轴承产业园等地进行实地直观了解。观摩团成员一边走一边看,听取了企业项目建设、产品应用、生产经营等方面情况介绍,详细了解了独山工业园区产业发展、招商引资和营商环境建设等情况。


贵州省开发区改革创新工作推进会在独山召开

与会人员在独山经济开发区香港产业园创建玻璃项目参观。

独山县经开区(麻万镇)自2012年建立以来,经开区创新实行“区镇合一、以区为主、两块牌子、一套班子”运行机制,有效整合资源,形成了以新型材料、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为主导,以现代商贸物流、纺织服装、生产性服务业等特色优势产业为补充的六大产业格局,有效推动了园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目前,独山县已有外资企业20家,外贸企业101家;2017年进出口总额1.76亿美元,占黔南州进出口总额的58.3%。

近年来,独山县紧紧围绕“工业强县”战略部署,紧扣建设贵州南部经济重心战略目标,统筹调结构、稳增长、促改革发展大局,实现了以独山经济开发区、麻尾工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三大工业主平台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据官方数据显示,截止6月,独山县工业企业累计完成总产值184.84亿元,同比增长47.02%。其中,规模工业完成产值67.42亿元,同比增长14.98%;累计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16.06亿元,同比增长13%,增速11.4%,排全州第5位,取得了2018年上半年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可喜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