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和雅集茶栖会馆:慢时光里的一“盏”风华

心和,雅才集。心远,地自偏。

心和雅集坐落于龙华新区东环二路的世纪华庭7号楼一楼,毗邻深圳龙华区星河ICO时尚购物中心。在喧闹的地段,独辟蹊径的茶栖,真是个特别的去处。轻推门扉,古色古香的茶几、茶具映入眼帘,茶的芬芳也扑鼻而来,沁人心脾。原来,茶也会醉人。

心和雅集茶栖会馆:慢时光里的一“盏”风华

心和雅集茶栖会馆:慢时光里的一“盏”风华

从古至今,茶艺都是一项高雅而且安静的仪式,茶韵悠悠,都市里浮躁的心也慢慢平静下来了。近日,这里还举行了一次茶与美的邂逅。

心和雅集茶栖会馆:慢时光里的一“盏”风华

心和雅集茶栖会馆:慢时光里的一“盏”风华

3.8女神节古代点茶文化分享之旅

现场茶艺大师与会员们分享了别开生面的古代点茶艺术及建盏文化,并积极互动,女神们亲自动手感受古代点茶的魅力。

心和雅集茶栖会馆:慢时光里的一“盏”风华

心和雅集茶栖会馆:慢时光里的一“盏”风华

茶艺大师与会员们一起点茶

心和雅集茶栖会馆:慢时光里的一“盏”风华

心和雅集茶栖会馆:慢时光里的一“盏”风华

一起品茶

随后享用午餐,席间欢声笑语一片、分享着各自的趣事,温馨而愉快。在杯盏的碰撞之间,大家不仅陶冶了情操,又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情谊和归属感。

心和雅集茶栖会馆:慢时光里的一“盏”风华

心和雅集茶栖会馆:慢时光里的一“盏”风华

一起品茶

心和雅集茶栖会馆:慢时光里的一“盏”风华

心和雅集茶栖会馆:慢时光里的一“盏”风华

相聚

不同的时空,相同的雅致;不同的人,相同的茶香。

道人晓出南屏山,

来试点茶三昧手。

忽惊午盏兔毫斑,

打作春瓮鹅儿酒。

在苏轼的笔下,茶香已被誉为春瓮酿制的最为高档的酒香。当然,还有斗茶的容器名品——兔毫斑黑釉建盏。

心和雅集茶栖会馆:慢时光里的一“盏”风华

跨越千年的那“盏”风华

建盏,意指建窑烧制的黑釉茶碗,即建窑黑釉盏,因宋代建窑所产的黑釉瓷器,绝大多数是茶碗,统称“建盏”。

而苏轼笔下的兔毫斑黑釉建盏是当时最为名贵的茶盏,它是黑釉瓷器的代表,在宋代曾是皇室御用茶具,被誉为宋代第一茶器。

建盏釉料很特殊,是由纯天然的草木灰+含铁量较高的红色粘土+优质矿土混合形成,在时间的煅烧和温度的变化间产生不同的筋脉和色彩,釉面呈现兔毫、油滴或曜变等斑纹,温润晶莹,瑰丽悦目,极具中国民族风情和东方艺术色彩。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说的就是建盏。在那个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朝代,斗茶风行一时,建盏也因其窑变釉面五彩斑斓、瑰丽悦目,成为皇族、士大夫、社会名流不惜重金追寻的宝物。

心和雅集茶栖会馆:慢时光里的一“盏”风华

而在2017年厦门的金砖五国会议上,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盏更是作为国礼,赠予各国来宾。

多次登上央视,从发掘到起源,从流传到传承,它走过的人文历史,辗转流传日本的经历,都多层次地剖析着建盏的艺术价值、人文价值和收藏价值。

一碗一盏 散发的时光茶香

关于建盏的用法,北宋皇帝徽宗在《大观茶论》、书法家蔡襄在《茶录》里面均明确指出,建盏是最适合点茶和斗茶的茶器。

心和雅集茶栖会馆:慢时光里的一“盏”风华

心和雅集茶栖会馆:慢时光里的一“盏”风华

那么,除了釉色吸引人外,建盏还有什么独特之处,赢得宋代斗茶家的独爱呢?

盏心的圆是茶粉的量器,填满盏心,正好是宋人点茶常用约一钱七的茶粉(约5-6公克);而点茶前后需要六次注水,第一次注水到第一道折沿(止釉线),盏心的宽窄要正方便调膏,而调膏的水量正好在这止釉线的位置。

接近45度角敞开的盏壁,让渐渐升高的水面形成开阔的空间,点茶时易于击拂,所以建盏在近口缘处盏壁内折,盏内有一条“指沟”,沟上还有一条凸出的折沿。这条折沿刚好吸收掉击拂时波涛汹涌的茶汤能量,使茶汤不致溢出。盏口缘微撇,品饮时非常适口,以时下的说法,便是“符合人体工程学”。

由于建窑黑瓷中的建盏胎体厚重,胎内蕴含细小气孔,利于茶汤的保温,适合斗茶的需求,所以,在宋代成为最上乘的茶具之一。

心和雅集茶栖会馆:慢时光里的一“盏”风华

兔毫连盏烹云液,能解红颜入醉乡。

当午后的阳光,透过树木,一缕缕透过柜门,照耀在建盏间,釉色斑纹便呈现出露珠般的光芒。泡上一杯茶,盏中的斑纹透过茶汤的折射,仿佛水中的游鱼,欢快游曳,让你午后的茶事更加完美。

体验慢时光,领略这一“盏”风华,心和雅集,茶栖,建盏在这等待,期待邂逅您的光阴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