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乐福之后,阿里和腾讯还会争夺谁?

阿里或腾讯,已经纷纷加速了在零售阵地的招兵买马,除了结盟其中之一,传统零售商是否还有第三条路呢?

家乐福公告宣布,腾讯与永辉将对家乐福中国进行潜在投资,本项战略合作将结合家乐福的零售专业基础与腾讯的数字化技术与创新能力。

不过,三方均未透露具体的投资金额和股份结构,家乐福方面表示“以上战略合作与投资尚需进一步尽职调查以及各方就最终文件条款达成一致。”

而收到上交所问询函的永辉同样表示,公司投资家乐福中国拟取得的股权比例及预计投资金额暂不确定,与家乐福的合作内容和模式暂不确定。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家乐福仍将是家乐福中国的最大股东。

相较于其他竞争对手,家乐福的行动已经落后了。

目前国内市场上份额排名前五的零售商中(参考凯度消费者指数数据),家乐福可以说是唯一一家单打独斗的了,其他四家都与阿里、腾讯,或者京东有了深度合作。

一直以来,家乐福希望通过自救的方式来切分新零售的蛋糕,但却节节失守,谈判的筹码也随之减弱,将自己置于一个愈加被动的境地。

据《财经》杂志的报道,在与腾讯谈判前,家乐福的谈判对象是阿里巴巴,而且方案不是投资入股,而是将家乐福中国整体出售给阿里,但双方没能达成协议。

不过阿里否认曾与家乐福进行过谈判。

阿里或腾讯,已经纷纷加速了在零售阵地的招兵买马,除了结盟其中之一,传统零售商是否还有第三条路呢?

家乐福之后,阿里和腾讯还会争夺谁?

家乐福中国想卖,可能是中国零售业多年来的公开秘密。

1995年是家乐福成立的第36年,这一年,中国大陆的第一家家乐福正式开业。

23年的时间里,家乐福不是没有辉煌过:

短短几年时间,就在上海、北京、江苏、广东,以及四川、云南等地建立了自己的根据地,2006年,家乐福在中国门店数就突破100家,而且每到一处,都相当火爆。

这一时期的家乐福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学习家乐福模式,挖角家乐福人才是中国本土零售行业的企业家们乐此不疲的事情。

当时的中国本土零售行业还在新生发展期,像家乐福这样已经成熟的零上卖场在中国基本是躺赢的状态。

广阔的热土,长期领先的状态,让家乐福感到非常舒适,渐渐地也不在热衷于与改变和优化了。

一直顺风顺水家乐福在2008年北京奥运的时候,第一次遭到了重大的打击。

当时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圣火传递在法国巴黎遭遇了不公平待遇,中法关系一度坠入冰点。尽管官方一再声明,家乐福是一家友好中国企业,但家乐福中国还是因为这场风波而陷入漩涡。

然而这仅仅是个开端,此后的家乐福就和多米诺骨牌一样,一直在倒退。

2009年,家乐福中国在华大卖场领导者地位,被来自曾经以其为师的大润发超过。很快,家乐福在华门店数,也被长达半世纪的最大竞争对手沃尔玛超过。

此后的每一年,家乐福中国的业绩和利润都在倒退,每年以超过10%左右的幅度下跌。直到去年,这个状况依然没有丝毫好转的迹象。

泥潭深陷的家乐福中国要卖掉,这只是早晚的事情。

家乐福之后,阿里和腾讯还会争夺谁?

为了自救,家乐福不是没有挣扎求生过,但都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

首先,是在和电商的反击战中失利。

2013年,家乐福中国建立了电商“家乐福网上商城”,聚焦送货上门,因为他们认为,业绩下滑不过是因为现在的消费者太懒了,只要能送货上门,凭借家乐福多年的口碑势能,胜利可期。

并且,家乐福送货实在太慢了,北京地区最快能次日送达,上海极少数区域能够享受3小时急速送达服务。

而且,用户需购买129元才享受包邮,这与88元包邮的天猫超市和99元包邮的京东超市相比,时间价格都已经输了。

其次,链接外卖平台的杯水车薪。

在大众点评、美团、百度外卖炮火连天的时候,其中也可以见到家乐福的身影。

但比起其他大佬,家乐福的身影显得格外瘦小,这些平台虽然可以每天为门店带来几百的订单,但这对于年营业额上亿的大卖场只是杯水车薪、聊胜于无。

再者,家乐福也曾试图抢过便利店的饭碗。

2015年的时候,家乐福首先在上海推出 “Easy家乐福”便利店,用自己大卖场的地价成本优势,抢占社区便利店生意。然而,从开出首家店到现在,“家乐福 Easy” 只有30家店。

甚至,家乐福还试图调整自己的业态比。

从2017年开始,凡是所有新开的门店,全部缩小自营卖场,同时扩大体验性业态占比,想要留住客户。这个方案去年实行了一年,依然没能阻止家乐福中国的颓势。

自身的突围没有成功,新晋的竞争对手却越来越强大。

曾经的小弟大润发起来了,电商的冲击更是强劲。去年,天猫“双十一”全球狂欢节全天交易额达1682亿元,这是家乐福全球市场几乎一个月的销售额。

此外,家乐福的品牌大打折扣。员工消极怠工、产品价格偏高、与供应商关系僵化、供货不足……这些不可能在全球知名供应商身上出现的负面,家乐福全有了。

最后,心力交瘁的法国总部,只好收缩海外业务,聚焦欧洲本土市场。

面临同样困境的是家乐福的老对手沃尔玛,他们在中国的命运几乎是一个模板复刻出来的。

家乐福之后,阿里和腾讯还会争夺谁?

双寡头之争

大润发与阿里结盟,或许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家乐福的决策速度。

2017年11月20日,阿里巴巴集团、Auchan Retail S.A.(欧尚零售)、润泰集团宣布达成新零售战略合作。

根据战略协议,阿里巴巴集团将投入约28.8亿美元,直接和间接持有高鑫零售36.16%的股份,后者拥有欧尚、大润发两大品牌,在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运营446家大卖场。

不仅家乐福,其他没有“站队”的零售商或许也都按捺不住了。

1月22日,步步高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因筹划重大事项,公司股票于2018年1月22日起临时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为10个交易日。

事实上,步步高也是一家进取心很强的区域零售商,旗下业务涵盖大卖场、购物中心、便利店、还积极搭建了电子商务平台;

不过12月28日,步步高旗下进口跨境电商平台“云猴全球购”发布公告称,公司因业务调整需求,将于2017年12月31日关停此平台。

2018年,步步高上线“零售+餐饮”的鲜食演义,据说,步步高董事长王填还曾向盒马鲜生创始人侯毅取经。

或许侯毅也与王填就传统零售商的转型有过交流,“新零售不可能通过传统零售和传统电商的自我升级来实现,而必须要彻底颠覆。”曾在传统零售和京东均有过数十年经历的侯毅曾在接受《中国企业家》记者采访的时候指出。

在自我固守、转型受困之后,与互联网企业结盟或许成为不得已的选择,但如何站队则需要谨慎判断。

步步高此前与阿里和腾讯均有合作,王填曾经在接受采访时,对阿里和腾讯有过一个比较,他认为阿里就像苹果系统,以强制性统治系统内玩家,要么听话,要么别进来;而腾讯则像安卓系统,提供一个开放式大平台,所有玩家和平共处,各取所需。

目前中国市场五大零售商中,阿里系的高鑫集团占据8.2%的市场份额,居于首位,其他的四家中,华润万家、沃尔玛与京东开展了深度合作;第四、第五位的家乐福和永辉则与腾讯走的更近。

鉴于腾讯已经成为京东的第一大股东,那么未来对新零售的争夺,也可以说集中在阿里和腾讯两大阵营。

这将是一个有别于过去的零售格局,在传统零售商的时代,市场非常分散,前十大零售商总的市场份额还不到40%,但在未来,这个市场将会越来越寡头化。

在未来零售行业会发生什么变化?真的不知道。从我过往十几二十年的经验来看,既然这个战争发生了,它就不可能很快结束,而当它结束时一定是面目全非了。

财经作家吴晓波在一次演讲中表示。

在面目全非之前,越快认清形势,就越早占据有利位势,或许,家乐福的决定还不算太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