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45家網貸0逾期 利用區塊鏈如何清除信貸危機的案例

北京45家網貸0逾期 利用區塊鏈如何清除信貸危機的案例

初心:“區塊鏈”的信仰者和佈道者,致力於推動區塊鏈基礎設施建設和服務於實體經濟。於泡沫中禪定,於人性中穿梭,於邪惡中爭鬥,還區塊鏈之正道光明。

合規檢查進入倒計時,多數平臺的信息披露還不夠完善。

北京45家網貸0逾期 利用區塊鏈如何清除信貸危機的案例

8月17日,全國網貸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向各省市網貸整治辦下發了108條網貸平臺合規檢查問題清單,這其中提到18條信息披露標準,要求加強信息披露管理。

現在只有118家網貸平臺在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公佈運營信息,在不到4個月的時間裡,剩餘90%的平臺會如期公佈嗎?公佈了運營信息的平臺能通過檢查嗎?

有的更新不及時有的選擇性披露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截止8月21日,全國共有118家網貸平臺公佈了運營信息,其中北京有45家,相較廣東、上海、浙江等省份,北京是平臺信披最多的城市。

北京45家網貸0逾期 利用區塊鏈如何清除信貸危機的案例

北京45家平臺 運營信息截止日期:2018年8月21日數據來源: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

不過,在這45家平臺的運營信息中,信息更新不及時、選擇性披露等問題不能忽視。

關於信息更新,在108條網貸平臺合規檢查問題清單中明確提出要在規定時間內、逐月向公眾披露截止上月末撮合交易的相關信息。

北京45家網貸0逾期 利用區塊鏈如何清除信貸危機的案例

但是,從北京這45家平臺來看,有6家平臺的信息截止日期不是規定的7月31日,鼎盛盈通旗下的網貸平臺貸你盈運營信息只公佈到4月30日,沙小僧7月31日披露的運營信息全部為0。

再看一下逾期率,有31家平臺的項目“零逾期”,本該需要投資者知曉的投資風險信息,卻被規避。其他14家平臺中,抱財網的逾期率最高,項目逾期率為11.21%,其次是財富星球,項目逾期率為5.34%,並且在7月25日被第三方平臺標記為提現困難。

“零逾期”現狀會改變嗎?

8月21日,北京互金協會稱,成立共建社會信用體系聯盟,建設逾期名單共享。要求聯盟內的網貸機構將逾期3個月以上的借款人信息以密文脫敏方式報送聯盟系統。

逾期率一定程度上反映貸款使用效益情況和資產風險,代表了平臺的風控能力和資產情況,是投資人最為關注的指標之一。

不過,從目前北京45家平臺在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公佈的逾期情況來看,“零逾期”是多數平臺心照不宣的秘密。 這次全國統一標準的18條信披檢查清單和去年下發的《網貸信息披露指引》(下稱《指引》)的核心條款沒有大的差別,在《指引》中,監管層首次明確要求網貸平臺要披露逾期90天以上的金額及筆數,但1年之後,僅有少數平臺在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披露逾期信息。

《指引》規定,每個月的前5個工作日,網貸平臺都要向投資者披露逾期90天以上的網貸金額及筆數;前十大借款人待還金額的佔比、最大單一借款人待還金額的佔比等11類信息。 金評媒(ID:JPMMedia)記者從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看到,北京45家平臺中,有69%的平臺為“零逾期”,逾期金額、逾期筆數、逾期90天(不含)以上金額、逾期90天(不含)以上筆數都為0。

北京45家網貸0逾期 利用區塊鏈如何清除信貸危機的案例

京金所逾期信息公佈情況截止時間:2018年8月21日數據來源: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

在14家顯示有逾期的平臺中,7家平臺金額逾期率介於0.01%-1%之間,7家金額逾期率在1%以上。截止8月21日,金額逾期率最高的平臺為抱財網,達9.09%;其次是財富星球,金額逾期率為3.42%。

北京45家網貸0逾期 利用區塊鏈如何清除信貸危機的案例

金額逾期率高低排名

截止日期:2018年8月21日數據來源: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

其實,在去年的《指引》中已經去掉了“逾期率”, 新增了要公佈逾期90天(不含)以上金額和筆數的條款。但從實踐來看,平臺還是選擇公佈逾期率,而回避逾期90天以上的項目。從抱財網公佈的信息來看,即使7月31日公佈有352筆逾期,逾期90天以上的項目依然為0。

北京45家網貸0逾期 利用區塊鏈如何清除信貸危機的案例

藉助區塊鏈的利劍而一舉擊破借貸漏洞

區塊鏈是信任的機器。區塊鏈可以在一個完全不信任的環境中,在不同的節點之間構建一個信任機制,這也給了我們基於區塊鏈技術,去解決借貸行業存在的諸多難題的想象空間。

首先,其業務數據、信息採用分佈式存儲的方式保存,有著不可篡改和數據公開的特徵,由此特性保證其業務真實、可信,打破信息不對稱。

其次,與傳統解決方案相比,區塊鏈技術可以以低成本的方式建立行業內部接口標準和數據標準,協助監管方的行業標準制定及其推廣。

所以,我們可以將現實中我們所擁有的資產進行上鍊操作,在區塊鏈的世界中形成對資產的印射。當資產上鍊後,發生過的任何交易,都可以完整的記錄在區塊鏈上,而且無法被篡改。

這樣一來,就可以保證借、貸雙方所擁有的資產流動信息公開透明,防止隱瞞、欺騙的發生。且按照監管方制定的行業標準,統一各借貸平臺間和銀行間的業務數據,解決上述提出的數據孤島問題,減低其金融風險。

另一方面,除了資產信息的上鍊,借、貸雙方的數據信息都可以進行上鍊操作,通過區塊鏈,借貸平臺可以對借款人進行明確的徵信調查,借款人也可以清楚地看到借貸平臺的利息成本、審計成、以及風控成本等信息。

此類業務信息雖然也存在數據造假問題,但是由於其不可篡改特性,可以減少監管方進行事後監管的取證難度。同時其減低信息獲取門檻的特性,也可以方便公眾實時獲取其信用信息。

此外,利用如零知識證明等技術,在借貸行業的區塊鏈系統中,可以有效為反欺詐、反洗錢提供有效地技術保證。

利用區塊鏈非對稱加密原理,借貸平臺可以將客戶的信息存儲在區塊鏈中,利用密鑰證明所有者身份,使得識別過程更安全便捷。同時分佈式賬本透明共享的特性便於我們實時監控,提高反欺詐和反洗錢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