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助區塊鏈的利劍而一舉擊破借貸漏洞

藉助區塊鏈的利劍而一舉擊破借貸漏洞

初心:“區塊鏈”的信仰者和佈道者,致力於推動區塊鏈基礎設施建設和服務於實體經濟。於泡沫中禪定,於人性中穿梭,於邪惡中爭鬥,還區塊鏈之正道光明。

目前區塊鏈落地的邏輯應該基於解決現實世界中,我們長期所面臨的一些痛點,而不應是為了落地應用而去創造一些新的應用場景,這也是很多區塊鏈行業創業者容易走進的誤區。

那麼,借貸行業目前又面臨著哪些難以解決的痛點問題,這些難是否可以藉助區塊鏈的利劍而一舉擊破?

藉助區塊鏈的利劍而一舉擊破借貸漏洞

據OK區塊鏈瞭解,目前借貸的整個流程可以大致分為三個部分:貸前、貸中和貸後,每一個部分都涉及了多個參與主體,整個流程極其繁瑣,其中涉及到信用數據的環節,甚至超過了80個之多。

如此龐雜的流程體系和參與主體,在傳統的模式下難以避免會出現大量的信息不對稱。

借貸平臺原本應該是在完全公開透明的環境下,完成交易的撮合。但是由於信息不對稱,無論是借款方還是貸款方,都面臨著極大地難題。

藉助區塊鏈的利劍而一舉擊破借貸漏洞

《經濟學人》雜誌曾給了區塊鏈一個明晰的定義——“區塊鏈是信任的機器”。區塊鏈可以在一個完全不信任的環境中,在不同的節點之間構建一個信任機制,這也給了我們基於區塊鏈技術,去解決借貸行業存在的諸多難題的想象空間。

首先,其業務數據、信息採用分佈式存儲的方式保存,有著不可篡改和數據公開的特徵,由此特性保證其業務真實、可信,打破信息不對稱。

其次,與傳統解決方案相比,區塊鏈技術可以以低成本的方式建立行業內部接口標準和數據標準,協助監管方的行業標準制定及其推廣。

所以,我們可以將現實中我們所擁有的資產進行上鍊操作,在區塊鏈的世界中形成對資產的印射。當資產上鍊後,發生過的任何交易,都可以完整的記錄在區塊鏈上,而且無法被篡改。

這樣一來,就可以保證借、貸雙方所擁有的資產流動信息公開透明,防止隱瞞、欺騙的發生。且按照監管方制定的行業標準,統一各借貸平臺間和銀行間的業務數據,解決上述提出的數據孤島問題,減低其金融風險。

另一方面,除了資產信息的上鍊,借、貸雙方的數據信息都可以進行上鍊操作,通過區塊鏈,借貸平臺可以對借款人進行明確的徵信調查,借款人也可以清楚地看到借貸平臺的利息成本、審計成、以及風控成本等信息。

此類業務信息雖然也存在數據造假問題,但是由於其不可篡改特性,可以減少監管方進行事後監管的取證難度。同時其減低信息獲取門檻的特性,也可以方便公眾實時獲取其信用信息。

此外,利用如零知識證明等技術,在借貸行業的區塊鏈系統中,可以有效為反欺詐、反洗錢提供有效地技術保證。

利用區塊鏈非對稱加密原理,借貸平臺可以將客戶的信息存儲在區塊鏈中,利用密鑰證明所有者身份,使得識別過程更安全便捷。同時分佈式賬本透明共享的特性便於我們實時監控,提高反欺詐和反洗錢能力。

藉助區塊鏈的利劍而一舉擊破借貸漏洞

區塊鏈在金融行業的最大貢獻是讓人類第一次擁有了去中心化的遠程價值傳遞工具,傳統互聯網是實現了遠程去中心化信息傳遞,而區塊鏈開創了遠程去中心化價值傳遞。

智能合約相當於取代了傳統互聯網時代的“中心化機構”,整個合約的執行由代碼來完成,更可信,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認為因素的造假等情況的發生。

所以,無論是貸前的徵信、貸款時的審查還是貸後的管理,整個流程可以通過智能合約來完成自動操作,不僅高效、透明,也從根本上杜絕了糾紛的發生。

此外,區塊鏈可以讓監管直達問題的核心,實現穿透式的管理。而在傳統的借貸行業,存在著一些灰色地帶,監管方很難完全掌握並實施有效的監管措施,往往會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區塊鏈技術的應用,也是對政府及監管方監管能力的一次升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