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天價房、強迫購物……國慶出遊遇到這些麻煩事咋整?

【熱點】天價房、強迫購物……國慶出遊遇到這些麻煩事咋整?


「熱點」天價房、強迫購物……國慶出遊遇到這些麻煩事咋整?



國慶假期已到,為祖國母親慶生的小夥伴們都已在路上了吧?吃喝玩樂都“安排”上了,維權也不能鬆懈啊!不知道小夥伴們有沒有遇到住宿費不合理、強制消費等問題呢?若出行中碰到有損自身權益的事情,怎麼破?


天價房、門票價格假降實升

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


住宿費是不是佔據小夥伴們出行費中的大頭?近日,“國慶稻城亞丁房價:最高近3700一晚,而2600的房間已售罄,恐怖!”一文引發大眾關注。四川稻城亞丁一酒店星空觀景大床房平時定價1011元/晚,國慶期間定價為3146元/晚,漲了3倍多。

一到交景點門票錢的時候,是不是就很懷念學生票半價的時光啊?此前,有媒體報道,湖南崀山風景區2018年9月門票由170元/人降到136元/人,但原來免費的觀光車現在要收40元/人。

默默捂緊錢包的同時,不禁要問:這些行為合理嗎?

「熱點」天價房、強迫購物……國慶出遊遇到這些麻煩事咋整?


“天價房、門票假降實升等行為是不合理的,實際上侵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天價房視具體情況可能存在不公平交易現象,如未明確告知消費者一些收費項,卻在使用過程中變相收費;像這種降低門票卻提高了車票的做法,是商家的一種不誠信經營。”北京君永律師事務所的李紅釗律師說,

“一旦消費者遇到諸如此類的做法,可到工商部門投訴,工商部門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旅遊法》等相關法律法規來處理。”


“旅行中自身權益受到侵害,首先可以和相關旅遊經營者協商解決。協商失敗後可向旅遊主管部門、消費者權益保護組織和市場監管部門等投訴,”北京市法學會電子商務法治研究會會長邱寶昌表示,“如果經過相關部門處理後雙方仍未達成一致意見,被侵權的消費者可以通過司法程序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旅遊經營者承擔賠償責任。”


旅行中遇強迫交易

可向公安機關報案


旅行中的花費都是自願的嗎?據媒體報道,不少遊客在旅行中曾有被強制購物的情況。

2018年9月,甘肅某一旅行團導遊梁某在帶團到貴州省安順市黃果樹風景區旅遊過程中,用語言脅迫、強制要求旅行團成員到購物店購物。隨後,旅行團成員向相關部門舉報。安順市旅發委與安順市公安機關同時介入調查,於9月26日將梁某抓獲。

2017年12月,一段名為《嫌遊客購物少,雲南導遊辱罵遊客騙吃騙喝》的視頻引發關注。導遊李雲在帶團期間因強迫購物與遊客發生衝突,稱其“騙吃騙喝”並用言語辱罵。2017年12月13日至15日,李雲採取辱罵、威脅等手段,強迫8名遊客購買商品等,強迫交易金額達15156元。

2016年4月,廖女士和朋友參加由重慶海外旅業集團有限公司推出的“西山之旅—昆明、大理、麗江雙飛6日遊”,團費為380元/人。廖女士稱,旅行社在報名時承諾,該旅行團並非是購物團,但是在旅途中被導遊強制消費超過了10000元。

「熱點」天價房、強迫購物……國慶出遊遇到這些麻煩事咋整?


有點脊背發涼,遇到這情況可咋整?

“旅行中強買強賣商品的,強迫他人提供服務或者強迫他人接受服務的屬於強迫交易情形之一。”李紅釗律師解釋道,

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一)》規定,以暴力、威脅手段強買強賣商品、強迫他人提供服務或者強迫他人接受服務,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一)造成被害人輕微傷或者其他嚴重後果的;(二)造成直接經濟損失二千元以上的;(三)強迫交易三次以上或者強迫三人以上交易的;(四)強迫交易數額一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二千元以上的;(五)強迫他人購買偽劣商品數額五千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一千元以上的。強迫交易涉及刑事犯罪,受害者可到公安機關報案,向法院提起訴訟。”


李紅釗律師說:“強迫交易也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旅遊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旅遊法》第三十五條規定,旅行社不得以不合理的低價組織旅遊活動,誘騙旅遊者,並通過安排購物或者另行付費旅遊項目獲取回扣等不正當利益。”

「熱點」天價房、強迫購物……國慶出遊遇到這些麻煩事咋整?


旅行本是一件美好的事情,當我們遇到不開心的事也不能忍氣吞聲,要像甘肅旅行團的小夥伴們一樣勇於舉報。那麼,在維權過程中我們應該準備好什麼材料?出行過程中需要注意什麼才能避免自身權益受到損害?


事先問好出行細則

遇事留好證據


對於維權,邱寶昌會長支招:

1.旅遊者在旅遊前要多瞭解旅遊經營者的一些情況,如旅遊的線路,住宿費,景點門票價格等等。如果有什麼對方描述不清或是自己存疑的地方,一定要事先詢問好。2.當自身權益受到侵害時,要收集好自己權益受到侵害的相關證據。如出團簽訂的合同;消費者可以準備相關書面材料,說明經營者違反了合同裡對旅遊的景點線路、時間、購物的次數、旅遊價格等方面規定的情況;消費者還可以通過錄視頻、錄音頻等方法收集證據。3.要及時向相關部門投訴,藉助法律的力量保護自己。

李紅釗律師說,旅遊時要先問清收費及不收費的項目,再決定自己的出行,防止出現糾紛。一旦在旅行中遇到違規收費,變相收費等問題,不要害怕,要儘快去向公安機關報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