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评估的意义

风险管理的理念提出已很多年,国家最近几年基于遏制重特大事故的目的也提出了要求,企业应建立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但对于企业来说,总觉得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像是个外来物种,不知道风险评估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抑或是抄袭相似企业走走形式,难得有几个安全管理人员有一腔热血去真正搞搞,却发现风险评估不是靠一己之力能搞定,也存在诸多不解。

风险评估的意义

要想做好风险评估,就必须真正理解风险评估的意义。目前,中国仍有部分企业将工作重点放在事故事件管理上,甚至只是事故管理,发生事故后搞整顿、检查,这种方法在预防类似事故方面确有一定效果。但我们不能只从事故事件来吸取经验教训,因为这些经验教训都要付出沉痛代价!因此,在事故发生前我们就要进行预想,判断所有后果和可能性,即开展风险评估。企业要生产经营,就会存在大量风险,风险控制不好就会出现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结合海因里希法则我们知道,大量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出现,必然会发生事故事件;大量事故事件发生,必然会发生重伤或死亡事故。因此,风险管控是关口前移,是源头管控。

风险评估的意义

结合案例我们进一步分析。

1、只要有生产经营活动,就有各种危险源:

某厂要生产某种产品,就需要压力容器储存化学介质,化学介质和压力容器就是危险源。

2、有危险源就会有大量风险,风险控制失效就会产生隐患:

压力容器在运行中可能会发生压力和温度异常波动(物的不安全状态,也就是隐患),也可能会发生人员误操作(人的不安全行为,也就是隐患)从而造成泄露、爆炸、起火等,因此有危险源就有大量风险。加强人员安全教育,作业前进行安全分析,作业中按作业指导书操作,安装安全阀和温度计、压力表等安全设施,压力容器定期检测,温度和压力实时监控报警,现场监护等风险控制措施做好运行时各环节的风险控制,就不会出现这些异常状态(隐患)。反之,则会出现事故隐患。

3、 隐患没有及时治理,达到一定条件就会发生事故:

在现场检查过程中,我们未发现或发现而未及时、有效消除隐患(压力和温度等异常波动或人员误操作行为),当隐患发展到一定程度(例如压力容器出现裂缝)或多个隐患同时出现(如超温超压时,操作人员未查看显示仪表就进行操作,导致温度和压力继续升高发生爆炸)就会发生事故。

风险评估的意义

4、事故事件:

运行过程中没有做好风险控制,出现隐患未及时有效治理,事故发生前未采取或已采取的应急响应失效,最终会产生事故。事故事件具有偶然性,可能会造成较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结合以上的案例分析,我们得出结论,按照事故发展的时间顺序来说,现有风险控制,再有隐患排查,再有事故事件。因此,风险评估是根源控制,是关口前移,而这个观点是结合事故事件发生机理的科学客观规律得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