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pu城市视角:东中西部数据大探秘

Kopu导读:想必长久以来各位看客对东、中、西部,各自在中国经济版图上的分量都只有一个大致的轮廓,呈现东部地区领跑,各区均衡发展的态势。关于西部和东部的历史遗留差距之外,中部又扮演着怎样一个角色,且关于各区具体数据如何,又是怎样一番光景,且让Kopu君来一一分解。

我们传统意义上所界定的西部地区指的是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广西等12个省;中部指的是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六省;其他则为东部地区。与区域划分相呼应的是各区在全国经济版图上的走势,经济发展迅速的东部地区带动其他各区的经济发展,呈现先东部再中部接着西部的过渡走势。

Kopu解读:东部人均GDP比肩高收入国家

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迅速,成为带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核心区和增长极。继东部地区05年首次达10亿量级,10年突破20亿关口,16年又突破40亿大关,2017年的GDP成绩也不容小觑,东部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达52%,人均生产总值达11530美元,相当于世界银行定义的高收入国家门槛。

这得益于东部地区独特的沿海优势,不仅在对外开放中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在人才以及投资方面也发挥了独特优势。东部地区进出口总额为33872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了434.2倍,占全国比重由37.7%提高到82.5%,高居各区域之首。

Kopu城市视角:东中西部数据大探秘

Kopu解读:西部厚积薄发,增速前进

得益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自2016年开始发力,经济实力也是进大幅提升,成绩喜人。

首先总数据方面,西部地区生产总值从17276亿元增加到17955亿元,占全国比重由17.5%提高到20.0%。2012年以来,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到8.9%,高出全国增速1.8个百分点,使得西部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此外,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建成了一大批重点工程,生态环境保护得到显著加强,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支撑能力不断增强。

另外一点,西部城市发力还体现在抢人大战和科技企业的崛起。网红城市成都、重庆和西安方面纷纷抛出橄榄枝,布局新兴产业,力争缩小与东部的差距。

Kopu城市视角:东中西部数据大探秘

Kopu解读:中部工业增速明显,成稳健粮仓

与经济发达的东部、后起发展的西部不同的是,中部地区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工业拉动作用明显。自中部崛起战略实施以来,中部地区经济迅速发展,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相对于2006年增长了2.1倍,年均增速为10.8%。其中,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5%,比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1.7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的拉动作用。

除却工业增速亮点之外,中部地区还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全国能源原材料供应重点地区,这一优势地位得到更加巩固。举个例子,中部地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持续多年稳定在30%左右。山西等大型煤炭基地基本建成,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快速发展,持续稳定保障全国能源供应。现代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建设了郑州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等一大批重大工程。

Kopu城市视角:东中西部数据大探秘

由东中西部的各项数据也不难看出,各地区之间的差距在逐渐缩小,已经改变改革开放之初东部一马当先的遥遥领先地位,但随着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的发展战略实施,区域差距得到不断缩小,改变长期以来区域经济发展中东部地区"唱主角"的传统格局。尽管西部是全国经济的暂时短板,但短板也意味着机遇和潜力,Kopu君也期待着西部一鸣惊人挑大梁的那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