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尾声:黛玉已命悬一线,贾宝玉却随兵出征了?

前读80回读下来,宝钗固然是淑女,贤德,然而“事不关己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说的也是她;抄检大观园时,不管湘云,第一个撇清关系撤走,也是她;对家里唯一的男丁薛蟠的救命恩人柳湘莲的遭遇无动于衷,也是她……“任是无情也动人”,才是对她的客观评价。

《红楼梦》尾声:黛玉已命悬一线,贾宝玉却随兵出征了?


前读80回读下来,确实没能找到宝钗有害黛玉的迹象。除了扑蝶这一回,算是宝钗对黛玉隐晦流露的心机。但给黛玉送燕窝,说她在燕窝里投毒来害她这无论如何也太牵强了。

宝钗也有自身的缺点。红楼梦在塑造宝钗时,更注重她在人情上的练达,偶尔一露性情,比如宝玉挨打后的表现,比如机带双敲的大怒,而黛玉则更多的才情上的执着,但也有理家治下的能力,比如迎春奶母之事说明贾府一干仆人,如果没有处伐决断能力,他们得机就得欺主,但黛玉将潇湘馆治理的很好,什么事也没有,替贾母增光啊。如宝玉说探春管理家务之事,黛玉说:“要这样才好,咱们家里也太花费了,我虽不管事,心里每常闲了,替你们一算计,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这说明黛玉在治家方面和宝钗探春一样有算计的,赞成她们这样治理方法。

《红楼梦》尾声:黛玉已命悬一线,贾宝玉却随兵出征了?


前面80回细读下来,林黛玉的结局肯定是死了,但在什么情况下死的?因为什么而死?林黛玉的生活客观上还是不错的,经济上有老太太照应,感情上有贾宝玉安慰,生活上有紫鹃的照顾。主观上心理有诸多感慨,但基本属于忧虑的精神层面,还没有具体到现实生活中来,不足以致死。我们之所以知道林黛玉肯定是难逃一死,是因为那些隐约的线索一再的暗示,那么后面到底发生了什么残酷严重的事情导致一株仙葩刹那凋零?

曹雪芹留下的和林黛玉相关的线索有林黛玉自己的诗、北静王、贾雨村、风筝、东风、战乱等等词汇。

林黛玉除了和众人一起作的诗词外,单独作的诗有“葬花词”,诠释的是她的最后结局:一杯净土掩风流。另外还有“秋窗秋雨夕”和“桃花行”、“题帕诗”、“五美吟”。“题帕诗”和“五美吟”分别表达的是对宝玉的情感和对古代女子的感叹。

《红楼梦》尾声:黛玉已命悬一线,贾宝玉却随兵出征了?


“秋窗秋雨夕”说的是“牵愁照恨动离情”,在一个秋雨萧肃的夜晚,独坐窗下听雨滴青竹那种愁苦意境,也说明她和宝玉会有离别之苦。这年秋天,刮了一阵“助秋风雨”,“惊破”潇湘馆的“秋窗”。能够让林黛玉受惊的事,只有宝玉了。贾政说“次年便有流贼余党抢掠山左一带”,就是说次年秋天会有流贼余党叛乱,朝庭自然会出兵平乱,贾府是武荫之属自然要随兵出征,贾宝玉即使不随兵出征也要有所回避,在此期间不能大摇大摆的在贾府招摇。“赶你回来,我死了也罢”。这一分离竟成“花落人亡两不知”。“灯前似伴离人泣”,在这样秋雨淅沥的夜晚林黛玉怎么会不泪如豆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