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泄露怎么办?公安部门放大招啦!

互联网时代

个人信息泄露实在是令人头痛

如何保障信息安全?

公安部放大招啦!

成功研发了

"公安部公民网络电子身份标识"(简称 eID)

电子身份证标识载入手机卡的时代即将来临!

个人信息泄露怎么办?公安部门放大招啦!

图为 SIMeID 贴膜卡

更令人欣喜的是

全国首张 SIMeID 贴膜卡在江西发放

一起来看下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全国首张 SIMeID 贴膜卡在江西发放

4 月 14 日,公安部在共青城市举办全国 SIMeID 贴膜卡首发仪式,贴上厚度仅为 0.19mm 的贴膜卡,用户可以在不更换原有 SIM 卡的情况下便捷使用网络个人身份标识。

这也标志着靠传统身份证进行身份验证的时代即将成为过去,取而代之的是把电子身份标识加载在手机 SIM 卡中的全新在线身份信息验证。

个人信息泄露怎么办?公安部门放大招啦!

关于电子身份标识(简称 eID)eID 是以密码技术为基础、以智能安全芯片为载体,由"公安部公民网络身份识别系统"签发给公民的网络电子身份标识。能够在不泄露身份信息的前提下在线远程识别身份,保护公民信息免受非法截取。
它不是像身份证那样的实物证件

也不是明文的身份信息。

它是一个小芯片,

可以搭载在任何一个银行卡、社保卡等卡片里,甚至可以定制成手环戴在手上都没问题。

电子身份标识有什么作用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 2016 年通过不同渠道泄露的个人信息达 65 亿条次,也就是说,平均每个人的个人信息被至少泄露了 5 次。

eID 技术最关键的是:未来,当你使用载有 eID 的银行卡或手机卡进行交易时,网站后台可以在线辨别 eID 的真伪和有效性,不用再保存用户的身份信息!

也就是说,不需要在网上提交自己的姓名、住址、电话、身份证号码等个人信息,就能方便地进行网上交易,这将极大降低信息被盗用的风险!

此次公安部将向共青城市发放 5 万张 SIMeID 贴膜卡。借助这张卡,市民可享受包括"港澳通行证线上二次签注"、"户政夫妻网上投靠落户"、"交通违法在线学习"等服务。到今年年底,该市 187 项行政许可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的近一半可纳入 eID 政务服务范畴,让"一次不跑"成为可能。

让网络诈骗分子失业

理论上,一旦身份证 eID 化后,个人信息将没有黑市买卖的意义存在!而网络诈骗分子诈骗的钱也将直接划入对应的身份证账户当中,而让网络诈骗分子失去诈骗工具!

靠传统身份证进行身份验证的时代即将成为过去,把数字身份加载在手机 SIM 卡中,全新的在线身份信息验证,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