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影」:從齊襄公到蔣介石,都有替身

國慶檔的電影市場一向很熱鬧。巧的是,今年有好幾部電影提到“替身”,懸疑片《無雙》、喜劇片《李茶的姑媽》皆有涉及。而張藝謀的《影》,則是一部關於替身與主人的恩怨故事,影片的水墨色調讓人眼前一亮,賣相頗佳。

一些朋友卻和最愛君說,張導上一部電影《長城》的大型團體操表演,帶來滿滿的精神汙染,至今還沒走出來,不禁感慨,那位曾經直面社會現實,關注底層民眾,拍出《秋菊打官司》、《活著》等片的老謀子一去不復返了。

當資本的力量蓋過了電影人的初心,確實很難拍出佳作。

《影》這部片還是值得回味。其故事脫胎於三國,片中的雙方爭奪的主要根據地境州,應是影射荊州。暗藏於斗室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的男主角子虞,原型估計是周瑜,而性格反覆的沛王,原型應該是吳主孫權。

雖然此片開了一個別開生面的腦洞,但史書並無周、魯、呂、陸等孫吳大都督用替身的記載。不過,歷史上有關替身的故事倒比比皆是。

歷史上的“影”:從齊襄公到蔣介石,都有替身

▲歷史上有“影”的存在嗎?

1

早在春秋時期,齊國國君就發掘出替身的妙用。

齊桓公的哥哥齊襄公昏庸無能,荒淫無度,此人平生一大“壯舉”,就是與同父異母的妹妹文姜亂倫,併為此派人殺了妹夫魯桓公

這麼不靠譜的主,肯定要出岔子的。有一次,齊襄公外出打獵,一頭野豬竄出來,把他嚇得不輕,當場從車上摔下來,受了重傷,被抬到行宮裡躺了N天。

齊襄公的堂弟公孫無知圖謀不軌,便夥同奸臣發動政變,闖入行宮,來到齊襄公床前,將床上人幹掉。

但是,被殺的這個人並非齊襄公,是他常年培養的替身孟陽

公孫無知仔細一看這屍體,有些納悶:“這人不是國君,長得不像啊。”

齊襄公就是點背,沒來得及跑遠,躲在門後面,腳都露出來了。替身犧牲自己也沒法救不了他,閻王要你三更死,誰敢留你到五更。公孫無知雖然名叫“無知”,人卻很機智。才過一會兒就發現門後的齊襄公,派人將他拖出來,亂刀砍死。

齊襄公死後,公孫無知自立為國君,此次政變後,國內局勢動盪,他很快又被齊國大臣拉下馬。

歷史上的“影”:從齊襄公到蔣介石,都有替身

▲齊襄公:與妹亂倫而殺妹夫,千古奇談。【劇照】

歷史,有時會把機會留給最適合的人。公元前685年,齊襄公的弟弟小白歷經艱難險阻,緊急趕回齊國即位,不止平息了內亂,還開創一方霸業,是為齊桓公。

遺憾的是,齊桓公和齊襄公一樣缺心眼,他開創的霸業並不長久,一百年後,齊國早已不是當年葵丘會盟的霸主。

公元前589年,齊晉兩國的鞌(ān)之戰,又有一個替身忠心護主。

據《左傳》記載,這場戰役的起源很無厘頭。齊頃公六年(公元前593年)春,晉國派遣大臣郤克出使齊國,齊頃公也不知哪根筋搭錯了,讓母親藏在帷後觀看晉國來使。

郤克是晉國的名臣良將,偏偏生得跛足駝背。齊頃公母親見他登臺階的樣子很滑稽,估計笑點低忍不住,竟然放聲大笑,槓鈴般的笑聲傳到郤克耳中。

郤克大怒,發誓:

“如果我不報此仇,今生不再過黃河!”回國後,郤克請求晉景公出兵伐齊。晉景公不同意,只讓老郤消消氣。郤克就是咽不下這口氣,後來齊國使者進入晉國,他在河內將四名使者拘捕,並下令處死。

四年後,又是一個春天,齊攻魯、衛。

魯、衛兩國向晉國求援,晉景公當機立斷,派大軍前往,領兵的正是郤克。兩軍在鞌地交戰,郤克先是中了對方一箭,鮮血直流到腳。郤克疼痛難忍,幾欲退軍。車伕看出主將的心思,直言:“小人從開戰到現在,已經受了兩次傷,不敢言痛,擔心士氣受挫,將軍您也應該忍著點兒。”

於是,郤克振臂一呼,繼續與齊軍鏖戰,將士們見主帥身先士卒,也都奮力殺敵。

歷史上的“影”:從齊襄公到蔣介石,都有替身

▲齊晉兩軍對壘,戰況激烈。

齊頃公則在陣前豪言:“衝啊!攻破晉軍後回來開Party!” 此君開玩笑在行,打仗不太行,面對晉軍猛攻,齊軍形勢不容樂觀。

眼見齊軍將敗,齊頃公侍臣逄(páng)醜父急中生智,與齊頃公交換了衣服和位置。齊頃公假裝為車右(駕車人右邊的武士),逄醜父改穿齊頃公的甲冑。

隨後,晉將韓厥殺到齊頃公車前,將車上人俘虜,他以為自己將要立下大功,喜不自勝,特意戲弄齊頃公,拜伏在車前,說:“敝國國君派遣在下援救魯、衛兩國。”

齊頃公怒不可遏,但又不能暴露自己。韓厥將齊頃公和逄醜父押解回營,路上,假裝齊頃公的逄醜父稱自己口渴,取出一瓢對身邊的齊頃公說:“我渴了,去取水來。”

韓厥不疑,於是齊頃公以打水為由,偷偷逃走,又在沿途齊軍將士的幫助下安全撤離。

韓厥帶著逄醜父回到晉軍大營,郤克見過齊頃公,當然知道中計了,當即要殺逄醜父洩憤。

逄醜父反駁道;“今日我若代國君而死,今後恐怕為人臣者就沒有人敢忠於國君了!”

郤克畢竟還是正人君子,轉念一想,殺了忠臣,不吉利,就把逄醜父放了。逄醜父的“替身”任務圓滿完成,回到齊國,毫髮未損。

2

值得一提的是,鞌之戰中立下戰功的晉將韓厥,日後被拔擢為晉國八卿之一,三家分晉的韓國正是出自這一家族。

春秋諸侯紛爭,戰國七雄爭霸,猶如彈指一揮間,一統天下的大秦沒有傳承千秋萬代,而是很快淹沒在起義浪潮之中,在此之後,新的主角是劉邦項羽

楚漢戰爭時,在滎陽,這個曾屬於戰國時韓國的土地上,又上演了一出李代桃僵的好戲。

公元前204年夏,漢軍被楚軍圍困於滎陽,城中缺糧斷水,全軍精疲力盡。劉邦很慌,手下有一名將領卻很淡定,他叫做

紀信

紀信和劉邦長得極像,乍一看像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可能就只有劉邦傳說中的“左股七十二黑子”無法複製。

忠心護主的紀信對劉邦說:“現在情況緊急,臣有辦法,可保漢王安全。”劉邦貪生怕死慣了,一聽,心裡樂開了花,小紀你趕緊說說。

聽完紀信置生死於度外的建議,劉邦只好同意,他讓陳平寫一封降書,送給項羽,聲稱今晚就出東門投降。

深夜,劉邦大開東城門,兩千婦女相擁而出。楚軍一臉懵圈,不是要投降嗎?怎麼盡是婦女?劉邦在哪兒?

此時,劉邦已經在眾將士的保護下,從西門逃出。等到東門的婦女們走完,天都亮了,劉邦早已跑遠。

就在楚軍茫然四顧之際,身著漢王服飾的紀信乘坐於黃屋車上,用一邊衣袖擋住臉,慢悠悠地駛出城來。

“劉邦”終於來降,項羽大喜過望,楚軍高呼萬歲。等到走近一看,咦,這傢伙不是劉邦啊。

項羽傲然問道:“你誰啊,竟然冒充劉邦?”

紀信毫不退讓,高喊:“吾乃大漢將軍紀信!”

項羽被惹怒了,馬上又問:“快說,劉邦在哪裡!?”

紀信回答:“漢王早已離開。”

歷史上的“影”:從齊襄公到蔣介石,都有替身

▲劉邦流氓,總有人相助;項羽英雄,卻眾叛親離。【劇照】

項羽被擺了一道,氣急敗壞地將紀信活活燒死。紀信用自己的生命換得劉邦安全,解滎陽之困局,歷代對其推崇備至,奉為忠臣楷模,西晉陸機曾讚道:“紀信誑項,軺軒是乘。攝齊赴節,用死孰懲。身與煙消,名與風興。”

3

劉邦善用人,正是有紀信等人才各顯神通,才得以打敗項羽,開創大漢王朝。兩漢國祚四百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到東漢末年,豪傑並起,此時,又見替身為主分憂。

有人用替身是為了脫險。

190年,各方牧守興兵討伐董卓,大部分在隔岸觀火打醬油,真正出力的不多。長沙太守孫堅算是難得的給力隊友,跟董卓軍交手數次,華雄就是孫堅所部斬的,沒關二爺啥事。

之後,孫堅率軍與董卓麾下的徐榮在梁縣交兵,怎奈何寡不敵眾,打不過,只能跑了。

徐榮軍緊追不捨,孫堅一時難以脫身,幸虧部將祖茂出手相救。孫堅平時愛戴紅頭巾,在戰場上很顯眼,日後徵荊州,孤軍入峴山,會被黃祖軍輕而易舉射殺,可能也與此有關。

在危急時刻,孫堅將紅頭巾戴到祖茂頭上。徐榮部下眾騎果然將祖茂當成孫堅,趨馬追趕,孫堅則趁機從小路逃脫。

祖茂勢單力薄,眼看對方就要追上,情急之下,飛身下馬,將紅頭巾戴到路邊一根燒過的柱子上,自己躲到草叢裡。

徐榮軍圍著柱子轉了半天,定睛一看,知道自己被耍了,方才各自散去。

孫堅與祖茂的這招替身之計,默契無間,可給32個贊。

歷史上的“影”:從齊襄公到蔣介石,都有替身

▲然而,一年之後孫堅的結局還是很悲劇。【劇照】

也有人用替身是為了避嫌。

有一回,曹操要接見匈奴使臣。曹操雖是一代英主,就是顏值不高,覺得自己的相貌不足以威懾匈奴人,於是請崔琰充當替身,代替他接見使臣。崔琰出身名門望族,長相英俊,氣質威嚴,那是出了名的帥哥,讓他代表大漢,倍有面子。

曹操自己則站在坐塌之側,手握寶刀,假裝侍衛。

匈奴使臣來了,雙方就漢匈關係進行了友好磋商和深入探討,氣氛十分融洽。事後,曹操偷偷派人問匈奴使臣:“你覺得曹丞相這人怎麼樣?”

匈奴使臣似乎早已看穿一切,答道:“丞相儀容風采非常人可比,風雅高尚讓人嚮往,但是,他那床頭捉刀人才是真正的英雄。”

歷史上的“影”:從齊襄公到蔣介石,都有替身

▲“魏王雅望非常,然床頭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匈奴使臣若是慧眼識珠,必有過人之能,不可放虎歸山,更不可讓他妄議漢相。曹操是典型的多重人格,他聽說後,立馬派人把這個匈奴人殺了,呵呵,就你話多。

4

到後來,替身不再是帝王將相的專屬,而是逐漸發展為職業,甚至走進千家萬戶,明清時,有人專門以代人受刑謀生

清人餘懷在《板橋雜記》裡曾記載這樣一個故事。

明代開國功臣徐達的十一世孫徐青君,本來靠著祖上的積蓄,“家貲鉅萬,廣蓄姬妾”,過著富二代的瀟灑生活,卻不幸遇上改朝換代,田產被沒收,住所也被改為江寧道衙門。

徐青君淨身出戶,身無分文,他倒很有“骨氣”,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這輩子都不可能打工的,於是突發奇想,靠

“為人代杖”過活。徐青君感覺自己,做生意又不會做,就是代人受刑,才能維持得了生活,進衙門像回家一樣,裡面個個都是人才,說話又好聽。

若有人因罪需受杖刑,在方便的情況下都可出錢由徐青君代為受刑。昔日的豪門貴胄,竟淪落至此。

歷史上的“影”:從齊襄公到蔣介石,都有替身

▲徐達:我沒有這麼窩囊的子孫。

一次,他與受刑人約定好杖數,沒想到受刑時,杖數是原定的數倍,徐青君原是富家子弟,身體也沒多健壯,實在承受不住,嗷嗷大叫,趕緊自報家門,稱自己乃徐達的後代,衙門還是原來自己的住宅。

江寧道臺林天擎聽到這年輕人訴說,方知其中內情,頓時心軟,將他釋放,又把一些家產退還給他,後來徐青君靠賣花石自力更生,也算有了個好結局,這替身沒白當。

除了代人受刑的替身,還有替人出家的替身。《紅樓夢》第二十九回寫清虛觀打醮時,曾寫過一位榮國公的“替身道士”——“這張道士雖然是當日榮國公的替身兒,後又倒做道錄司的正堂……現今王公、藩鎮都稱他為‘神仙’,所以不敢輕慢”。

在明清史料中,常見“替身出家”的事例,據明末沈德符的《萬曆野獲編》記載,明代皇子降生,都要剃度其他幼童作為其替身出家,以表虔誠祈福,這風俗不僅限於皇室,在達官顯貴中也十分常見。

5

替身的方式百花齊放,古今中外都有類似的“影子”。

荷馬史詩《伊利亞特》雖有神話的成分,但是其對特洛伊戰爭的描寫有很多參考價值。在這部著作中,希臘的頭號猛將

阿喀琉斯有一個侍從兼摯友,叫做帕特羅克洛斯,他就是阿喀琉斯的替身。

在阿喀琉斯因與主帥鬧矛盾,不肯出戰時,帕特羅克洛斯假扮他參戰,一度讓希臘聯軍士氣大振。特洛伊王子赫克托爾發現其中端倪,抓住戰機,將假阿喀琉斯刺於馬下。

好友因自己而死,憤怒的阿喀琉斯重返戰場,憑過人的武藝擊殺特洛伊王子,並把他的屍體綁在馬車後,拖行回營,以此羞辱對手。

歷史上的“影”:從齊襄公到蔣介石,都有替身

▲西方最早的超級英雄之一,阿喀琉斯。【劇照】

到近現代,將替身玩到出神入化的還有希特勒

希特勒曾經培養多名替身,讓他們代替自己出席一些特定活動,比如在街上巡行、檢閱部隊或者在不用親身進行演說的場合扮演自己。正因如此,有不少好事者認為希特勒並未在1945年柏林陷落時自殺,而是藏匿起來,納粹的亡靈陰魂不散。

三人成虎,那時雖沒有網絡,但媒體評論和群眾流言足以形成誤導,以至於連艾森豪威爾都曾以為希特勒已經逃出柏林,派人四處搜尋。

除了希特勒,近現代史上被認為有使用替身的人物,還有斯大林、丘吉爾、薩達姆等,甚至就連蔣介石,都被傳聞曾訓練替身作為自己的“影子”,坊間越傳越玄乎。

歷史上的“影”:從齊襄公到蔣介石,都有替身

▲這個魔鬼,早已死透。

6

充當替身,可能要忍受常人所不能體會的痛苦。

眾所周知,張藝謀的偶像是黑澤明,此次的《影》也頗受黑澤明電影的影響。由黑澤明執導、1980年上映的歷史題材電影《影武者》,講的就是替身的故事。

該片講述的是日本戰國時期大名武田信玄在與織田信長交戰時,武田信玄在軍中病故,危急關頭,武田家找來一個面貌酷似武田信玄的小賊作為影武者假扮信玄,暫時隱瞞主帥死訊。

通過影武者的努力,武田信玄之死被隱藏長達三年之久,在此期間他與武田信玄的孫子培養出深厚的感情,孫子也第一次感受到“爺爺”的溫情。

可當“影子”失去價值,自然會被無情拋棄,立下大功的影武者最終還是被驅逐出境,昔日見了他點頭哈腰的部下,得知真相後轉而對他嗤之以鼻,而他被逐時,提出的最後一個要求,只不過是再看“孫子”一眼。

日本老戲骨仲代達矢一人分飾兩角,將替身身陷戲中,無法自拔的矛盾表現得淋漓盡致。在影片的最後,影武者在河畔,親眼見織田信長利用火槍射擊和防馬柵欄,將武田的騎兵徹底擊潰,才知道自己守護的一切,不過是水月鏡花。

歷史上的“影”:從齊襄公到蔣介石,都有替身

▲《影武者》劇照。

黑澤明用這個故事道出了替身背後人性的淪喪與人情的薄涼,這一點,至今未變,譬如當知名演員濫用替身時,就不得不面對職業道德的拷問。

有一些演員拿著天價片酬,進劇組後只走幾個過場,草草完成自己的工作,剩下交給替身,可能躺著也能賺8個億。後期製作摳圖,再加上點兒5毛錢特效,這樣半成品就這樣呈現給觀眾。

社交網絡上公關團隊煽風點火,不明真相的粉絲們以為偶像多辛苦,還要在網上搖旗吶喊,某某也是很努力的呀。

拍戲用替身倒也罷了,就連所謂的“人設”有時也是“影子”。好男人波叔被情人曝光出軌,還腳踏幾條船。霸氣的範爺碰上小崔,猶如老鼠遇上貓,逃稅罪行暴露無遺,失蹤了一百多天,直到前兩天才公佈耐人尋味的調查結果。

“影子”,終於到了群魔亂舞的時代。

假如能夠踏踏實實地做自己,謊言自然不會敗露,人設自然不會崩塌。這世上,始終沒有最好的“影子”,只有更好的自己。


參考文獻:

(春秋)左丘明:《左傳》,嶽麓書社2001年版

(漢)司馬遷:《史記》,中華書局2006年版

(晉)陳壽:《三國志》,中華書局2006年版

方瀟:《遭遇“替身”:代人受刑現象的歷史析論》,《法學家》2014年03期

周郢:《中“替身道士”考》,《曹雪芹研究》2017年01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