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良澤:人生的價值在於貢獻

趙良澤:人生的價值在於貢獻

人生的價值在於貢獻。

價值=才能。你的才能決定你的價值。你的才能水平決定你的價值定位(價格)。才能水平越高,價值定位(價格)就越高。才能水平的衡量,一般以該領域的名人作為標準。名人的才能值幾錢,指導你的才能值幾錢。價值的標準說法:“幫助XX提升/提高/降低/減少/改善/完善/促進XX”或“為提升/提高/降低/減少/改善/完善/促進XX的XX作出貢獻。”

個人價值/功績/成就/品牌/口碑/信譽/聲譽/名譽,不是自己給的,而是別人給的,你只負責供(獻)——決定權/評價權/衡量權/估值權/確立權,在人們(大眾)。你可以創造價值,但你不可以評估價值。口碑/品牌都是通過別人傳頌得來的。你只負責創造(提供)價值材料(成績或品行)。口口相傳,是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廣告!

正面(積極)影響力=貢獻度=價值量。負面(消極)影響力=破壞度=價值量。你的正面(積極)影響力越大,你的貢獻度就越大,價值量就越大。你的負面(消極)影響力越大,你的破壞度就越大,價值量就越大。正能量屬於正面(積極)影響力。負能量屬於負面(消極)影響力。但能量不是影響力的關鍵,影響力的關鍵是: 成績/成就。成績/成就決定你的影響力/貢獻度/價值量。

有時,小价值會變大價值。例如,你的小价值幫了一個人,那個人後來幫了大眾,這樣,你的小价值就變成大價值。成人之美,樂於助人,也是一種價值。

當該領域沒有名人作為衡量價值的標準時,你可以創造標準,你的貢獻就是標準。——你創造的標準(成績/成就/品行),將成為該領域的標準。

在永垂不朽的三大人生價值中, 立功指建功立業,如孫中山、毛澤東、周恩來;立言指著書立說,如老子、孔子、莊子;立德指行善積德,如雷鋒、李素麗、德蘭修女。三者的共同點(也是必備條件)是:幫助人們(為人們作出貢獻)。不同點是:1.成果不同——立功在事業,立言在學說,立德在善舉。2.效果不同——立功影響人們的環境,立言影響人們的思想,立德影響人們的心靈。

“如何實現人生價值?”或“人生價值體現在哪裡?”或“人生價值具體是什麼?”答案:1.立功;2.立言;3.立德;4.立功+立言;5.立功+立德;6.立言+立德;7.立功+立言+立德。成就越靠後者,價值越巨大。如果達到第4種境界,足以超凡入聖,名垂千古!如果達到第7種境界,必定曠古爍今,百世一人!老子和孔子應是6,王守仁應是7。

存在價值=人生價值=社會貢獻=個人才能。人生價值由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組成。個人價值在於利他,社會價值在於利民。個人價值是,你為別人作出了什麼貢獻(幫助別人或企業主解決了什麼問題、完成了什麼目標或實現了什麼願望);社會價值是,你為人民(10000個以上的人)或者人類(一億以上的人)作出了什麼貢獻(幫助人民解決了什麼問題、提供了什麼便利或者實現了什麼願望)。所以,人的價值,必然是利他或者利民的。描述人的價值時,必須有“幫助”兩個字。

人生價值等於社會貢獻。社會貢獻是一種結果,一種成就,一種已經實現了的理想或者目標,而不是過程,不是計劃,不是手段,不是方法,不是還未實現的理想或者目標。社會貢獻就是你的思想、言行或者成果,對其他人的幫助是什麼。成果或者成就必須有利於他人,或者說,對他人有所幫助。你對別人的幫助越多幫助的人數越多,你的社會貢獻就越大。

個人財富=人生價值=社會貢獻=個人才能。

你的才能是什麼,你對社會的貢獻就是什麼,你的人生價值就是什麼,你的個人財富就來源於什麼。你的才能發揮在哪個領域,你就在那個領域對社會作出貢獻,你的人生價值就在那個領域,你的個人財富就來源於那個領域。你的才能發輝得越充分,你對社會所作的貢獻就越大,你的人生價值就越高,越功不可沒,你的個人財富就越多。你的才能發揮得越小,你對社會所作的貢獻越小,你的人生價值就越低,越微不足道,你的個人財富就越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