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研究」劉明禮:「盟情咨文」彰顯歐元雄心

點擊上方“政治學與國際關係論壇”可訂閱哦!

劉明禮:“盟情諮文”彰顯歐元雄心

來源:大眾日報;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

「欧洲研究」刘明礼:“盟情咨文”彰显欧元雄心

9月12日,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在位於法國斯特拉斯堡的歐洲議會發表了本年度的“盟情諮文”。由於明年歐盟機構將迎來換屆,此次很可能是容克作為歐委會主席的最後一次“盟情諮文”,其內容很大程度上被視為過去幾年歐盟形勢和工作的總結,各界十分關注容克會留下何種“政治遺產”。如同往年一樣,容克在演講中對移民難民、對外關係、安全防務、經濟發展等各界關心的重大問題都作了闡述,但不同的是,此次容克特意強調了“歐元的國際作用”,這在歷屆“盟情諮文”中都極為少見。

容克在演講中表示,歐盟每年進口價值3000億歐元的能源,其中只有2%來自美國,但卻有80%用美元結算,甚至歐洲的公司買歐洲的飛機也用美元結算,這是“荒謬的”。歐洲必須深化經濟與貨幣聯盟建設,讓歐元更強大,充分發揮其國際作用,為此歐委會已經制定了一系列的工作方案,計劃今年年底前提交。容克的這一表態,已經清楚地表明歐盟對美元霸權地位及其政策的不滿。此前不久,德國外長馬斯和法國經濟部長勒梅爾也都呼籲歐盟建立獨立於美元的支付系統。可見,做強歐元、降低對美元體系的依賴,並非“心血來潮”,而是正在歐洲取得越來越多的共識。

歐元自1999年誕生後即成為世界第二大國際貨幣,也被視為美元霸權地位唯一的潛在挑戰者。但從之後歐盟的政策取向上看,並沒把提升歐元的國際使用或者說是挑戰美元霸權地位當作主要目標,歐洲央行每年發表的關於歐元國際作用的報告中都強調,對於歐元的國際地位,其政策立場是“中性的”,歐盟其他機構和成員國在這一問題上的表態也不多,更沒有直接出臺相關政策。

近期歐盟官方態度的明顯轉變,與特朗普任總統後美國外交政策和美歐關係的變化有直接關係。美國單方面退出2015年的伊核協議,將伊朗排除在美元支付體系之外,並表示將對違反美國相關規定的歐洲公司予以制裁,這深深地刺激了歐洲。歐元誕生以來,歐盟之所以無意挑戰美元霸權地位,一方面是因為歐洲打造歐元主要是出於內部考慮,也就是維繫歐盟團結和建設統一大市場,另外就是考慮到歐盟在安全問題上對美國存在依賴,不願意因為貨幣問題得罪美國。現在的形勢是,美國在安全問題上已經不再像過去那樣考慮歐洲的處境和感受,正如德國總理默克爾所言,歐洲信賴美國的日子“已經一去不返了”。而且歐盟還清楚地看到,美國正在將美元地位作為外交和安全政策工具使用,動輒對他國進行制裁,甚至包括美國的傳統盟友。這意味著繼續信賴和依賴美元體系,對歐洲來講意味著風險的增加。正如美國經濟學家喬納森·科什納所言,貨幣霸權國需要維繫本國貨幣及其主導的貨幣體系的聲譽,如果持續的濫用貨幣權力,將會導致貨幣體系穩定性和吸引力的下降,鼓勵其他國家用新體系取而代之。

如今的歐洲,已經不再掩飾對於美元體系的不滿,而歐洲在貨幣問題上的影響力不容美國小覷。20世紀60-70年代,法國利用“特里芬難題”,在金融市場上“拋美元、買黃金”,最終導致了佈雷頓森林體系的解體,如今是否會出現歷史的重演呢?從經濟實力的角度看,當前的歐盟或者歐元區,比當年的法國要更強大,關鍵在於這些國家和歐盟機構能否形成合力,而形成合力的關鍵在於進一步推進一體化建設,更多地向歐盟層面讓渡國家主權,此次“盟情諮文”的題目也正是“歐洲主權時刻”。容克在演講中也多次強調“團結”的重要性,呼籲歐盟在外交等重大問題上放棄“一票否決”,以提高決策效率,更多在國際層面發出“歐盟聲音”。

近幾年來,歐洲一體化困難重重、發展緩慢,但來自美元霸權的挑戰似乎給了一體化新動力。2019年是歐元誕生二十週年,在經歷債務危機考驗後,能否在國際化方面取得新的進展,也值得各方期待。

「欧洲研究」刘明礼:“盟情咨文”彰显欧元雄心
「欧洲研究」刘明礼:“盟情咨文”彰显欧元雄心

數字經濟智庫

「欧洲研究」刘明礼:“盟情咨文”彰显欧元雄心
「欧洲研究」刘明礼:“盟情咨文”彰显欧元雄心

政治學與國際關係論壇

為了更好的服務數字中國建設,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加強數字經濟建設過程中的理論交流、實踐交流。來自中國數字經濟以及“一帶一路”建設領域的專家學者們成立了數字經濟智庫,為數字中國的建設添磚加瓦。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擔任名譽院長,知名青年學者黃日涵、儲殷等領銜。政治學與國際關係論壇是數字經濟智庫旗下的專門平臺。

「欧洲研究」刘明礼:“盟情咨文”彰显欧元雄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