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一带一路”朋友圈再扩容

从市商务局获悉,截至目前,我市28家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20个国家设立跨境企业43家、研发机构(营销中心)近20个。1至7月,我市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69.5亿元,同比增长1.1%,实现“一带一路”贸易市场基本覆盖。

威海“一带一路”朋友圈再扩容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越来越多威海企业表现出对海外投资发展的浓厚兴趣,纷纷到海外建设境外园区、生产基地,承包工程,设立研发营销网络,开展能源资源开发。”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9月,威海国际孟加拉正威公司成功中标孟加拉达卡BRT道路升级项目,便是我市开拓“一带一路”经贸合作方面浓墨重彩的一笔,不仅成为我市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标实施的首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也有效打破了我市承包工程业务多年困守非洲的格局,再次扩充我市“一带一路”朋友圈。

孟加拉达卡BRT道路升级项目工期为18个月,主要施工内容是对GAZIPUR(噶吉普)至机场间主路两侧约100多条支路开展修复、升级、重建,并对主路两侧分布的9个小市场进行建设(含房建、给排水、电气工程)。“目前项目正按照周计划稳步有序向前推进,主体建设进入正轨,全部工程预计明年5月全部完工。”威海国际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威海国际公司加紧谋划海外布局,只是我市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缩影。“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年来,我市积极抢抓机遇,密切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往来,推动“一带一路”倡议逐渐由理念、愿景转化为现实行动,实现我市对外开放的多点发力、多位布局。

我市积极搭建经贸合作平台,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的深度广度。截至目前,成功举办威海—东盟经贸合作创新发展报告会、威海—埃塞俄比亚投资贸易座谈会等100多场次经贸活动。同时,有效运用第九届威海国际食品博览会的契机,吸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80多家企业来威洽谈。

“我市还积极组织企业‘走进中亚’,推动优势产品进驻莫斯科的‘好品山东’、圣彼得堡的中国商贸城、哈萨克斯坦的括克托别机电综合市场等三大实体展示平台,进一步拓宽‘一带一路’建设布局。”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加快推动建设“一带一路”,不仅需要经贸合作的硬支撑,更离不开科技发展的软助力。近年来,为推动引领“走出去”企业实现集群合作、抱团发展,我市积极抢抓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机遇,引进浪潮集团“一带一路”海外云服务平台,在10多个国家设立境外云服务中心,提供定制化的“数据中心+云服务”,输出中国标准、中国方案。

此外,为打通“一带一路”基础交通网,我市加快威海国际物流多式联运中心及配套产业园建设,顺利开行威海港至广州铁路集装箱特需班列,韩威广越海铁联运跨境集装箱运输班列,潍威(文)韩铁路冷藏集装箱班列,威海港至德国汉堡、杜伊斯堡中欧班列,威海港至乌兹别克斯坦中亚班列,通过设施联通实现了贸易畅通,推进“一带一路”物流供应链一体化,不断完善物流合作,推进“一带一路”行稳致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