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利用碎片化时间,1年能多出1000小时!

开始这篇文章之前,请先想想

谁,是消耗你碎片化时间的罪魁祸首?

或者说,

谁,是导致你时间碎片化的源头?

这样利用碎片化时间,1年能多出1000小时!

你的1分钟可以干什么?

你的3分钟可以干什么?

你的5分钟可以干什么?

你的10分钟可以干什么?

......

时间本就是连续的,何来的碎片时间呢?

所谓的碎片时间,即指日常工作、学习之余闲散的,零碎的时间,这些时间不是很长,如等车、排队、等人等等情况所消耗的时间。

据美国“互联网女皇”玛丽-米克尔,在2017年的美国 Code 大会《2017 年互联网趋势报告》中分析到中国用户平均每天投入到移动应用的时间为大约 31 亿小时,投入到微信的时间约为 9 亿小时,占比为29% 左右,个体投入时间平均为3小时以上。

本来想用碎片时间发微信、发微博,结果却导致慢慢的,习惯让大块的时间被碎片化,失去了专注做一件事情的能力。

抖音火了,

抖音为什么火,

当然是因为好玩,年轻人喜欢。

抖音里这些好玩短视频,可以充分的帮助大家消耗~时间。

但最终,

它是帮你消耗了碎片化时间还是把你的时间碎片化了

便是因人而异了。

毕竟,抖音有毒,轻重不一。

这样利用碎片化时间,1年能多出1000小时!

所以说,

其实有很多的碎片化时间都是人为导致的。

除却等车、排队的硬性碎片化时间,

更多的还是在做某一件事的时候,自发的将时间碎片化了。

心理学家做过测试:

当一个人完整进入工作或学习状态,至少需要15分钟。而被打断以后,重新再回到工作状态,同样还是需要15分钟。

也就是说,如果你有2小时的工作时间,中途被打断4次,其中有一半时间会被浪费掉。

然后在工作过程中,再看一看微信、刷一刷微博、浏览下新闻......

所以说,碎片化娱乐剥夺了人们感受细碎生活的能力,我们在游戏娱乐中沉浸,很容易忽视正从指间流逝的生活。

并不是说在这样一个泛娱乐化的时代不好,

只是,

这就是现代人必须建立的一种时间管理能力:

拒绝碎片化!

自己不要切碎时间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中曾经提到过“时间记录法”,书中这样写道:

许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都保持这样的一份时间记录,每月定期拿出来检讨。至少,有效的管理者往往以连续三四个星期为一个时段,每天记录,一年内记录两三个时段。有了时间耗用的记录样本,他们便能自行检讨了。半年之后,他们都会发现自己的时间耗用很乱,浪费在种种无谓的小事上。然后就会在不断地检讨中优化,将更多的碎片程序去除,保留完整度,提高时间的利用效率。

防止别人切碎你的时间

①别人来到你工位时

②接到电话时

......

不要轻易去切碎别人的时间

不管是管理者还是朋友同事,不仅要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也要合理规划他人的时间。不要轻易切碎别人的时间。懂得尊重别人的时间,也是一种职场礼仪。

诚如作家鲁敏所言,

当一个人想要成为更充实、更具精神性“大写”的人的时候,他就需要建立自我约束机制,更好地管理碎片化的空白时间,不论是用于写作、学习、思考还是看似无用的发呆——这并非人人需要遵循的圭臬,但最终,每一个人都要为自己度过时间的方式负责。

这样利用碎片化时间,1年能多出1000小时!

所以说,没有那么多值得去责备的罪魁祸首,

自己本身,才是源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