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文化廳組織開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搶救性記錄項目通查驗收工作

广东省文化厅组织开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项目通查验收工作

陳杭巡視員講話

广东省文化厅组织开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项目通查验收工作

會議現場

2018年9月5日至7日,廣東省文化廳組織開展2016年度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搶救性記錄項目通查驗收工作。9月5日上午,召開全體通查驗收專家會議,會上,通報了我省提交國家驗收的2015年度搶救性記錄成果驗收情況及相關問題,並對2016年度通查驗收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省文化廳巡視員陳杭出席會議並指出,我省代表性傳承人搶救性保護面臨著嚴峻形勢,要通過搶救性記錄這一“遲來的愛”,將傳承人的人生經歷和精湛技藝等系統性的記錄、保存下來。同時,她希望參與驗收專家從嚴把關,確保我省搶救性記錄成果在質量上新臺階,併為今後國家級、省級傳承人搶救性記錄工作樹立良好的標杆。

據瞭解,2015年開始,原文化部啟動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搶救性記錄工程,旨在利用現代技術手段全面、真實、系統地記錄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掌握的非遺知識和精湛技藝。我省湯明哲等10位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列入2016年國家級搶救性記錄名單,涉及6個地市、5個門類的非遺項目。10位傳承人中年齡最大82歲,最小78歲,平均年齡79.6歲,梅州客家山歌傳承人餘耀南、潮州音樂傳承人黃義孝,在完成搶救性記錄的拍攝與採集後,於2017年12月先後逝世,此次搶救性記錄成果也成了這兩位國家級傳承人的“絕響”。經過近兩年深入調查與系統拍攝,採集、整理口述文字稿130餘萬字、圖片5.6萬餘張、視頻近380小時、音頻近130小時,形成了包含文獻片、綜述片和工作卷宗在內的系列成果。

會後,專家分組對2016年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搶救性記錄工作成果進行了評議驗收。

广东省文化厅组织开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项目通查验收工作

驗收工作會議全體人員合照

圖/文:省非遺保護中心

广东省文化厅组织开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项目通查验收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