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身邊好人」帶動「身邊人」!

9月20日下午,區環保局組織黨員代表上門看望慰問了我區“浙江好人榜上榜人物”李福興老師,

章軍勇副局長代表區環保局黨總支向他送上了鮮花、月餅等禮品,並誠摯邀請李老師10月8日來為區環保局全體黨員上黨課;李老師愉快地接受了邀請。

讓“身邊好人”帶動“身邊人”!

姓名:李福興

教齡:42年

記留在大山裡的教師李福興

山村留不住老師,尤其是好老師。李福興卻打破了這個常規,放棄調到城裡工作的機會。在西部山裡一待就是近四十年,只因為他的一句“我捨不得離開這裡的孩子”。

情牽小山村:一教就是23年

1976年9月,李福興懷著對山區教育事業的熱愛和赤誠,來到離鄉政府所在地15餘千米的龍潭坑小學任教。那個偏僻的小山村,僅有60多戶人家分散居住在山岙裡。一個學校,一個班級,兩間破舊的教室,30餘名學生,一個老師,就是一個學校。白天從早到晚給學生上課,晚上陪伴他的是一盞煤油燈和幾本教材,從生活到教學都由他1人全包。

由於山村地處偏僻,經濟非常落後,許多家庭溫飽也有困難,學生輟學現象非常嚴重。為了不讓一個孩子失學,李福興幾乎每天都要家訪。他翻山越嶺,走遍了每個家庭,使許多孩子重返校園完成學業。

當時,李福興上有老、下有小,父親長期躺在病床上,家庭生活非常困難。學校領導得知這一情況,曾多次想要照顧他,將調回所居住的村任教,卻都被他婉言謝絕。因為這裡地處偏僻,以前的幾位老師,最長的教了一年,短的教了一學期就走了。他最擔心的是他走了,這裡的孩子要怎麼辦。

1993年,他的老領導調到城裡工作,由於欣賞李福興的工作態度和責任心,幫他辦理了調動工作手續。學生、家長得知情況後個個含著眼淚捨不得李老師調走,有人問他:“李老師你要調動嗎?”“我捨不得離開這裡的孩子。”他放棄了調動的機會,依舊默默無聞地耕耘著山區這塊肥沃的土地,一教就是整整23年,直到學校被併入上鄭希望小學。

愛生如子:結“父子情緣”

李福興在龍潭坑小學任教時,1992年6月的一天,通往學校的唯一一座木橋被洪水沖走。那之後的一年多,李福興每天都早早站在小溪邊等著學生,一個一個地把他們背過溪上學。因為對李福興來說,這些孩子不僅僅是他的學生,他們早已結下了“父子情緣”。

當孩子們在生活和學習上遇到困難時,他總是想方設法為他們排憂解難。他特地自己買了個針線包放在抽屜裡,學生紐扣掉了,他拿起針線為他們釘;學生衣服破了,他拿起針線為他們縫補。

39年來他資助過學生20餘人。1985年時,他的工資才24元,當了解到曾金國、周蘇芳同學家庭生活特別困難,面臨輟學時,他毫不猶豫地用自己微薄的工資為他們倆支付了書學費,使他們重返校園。後來,這兩個孩子分別考入軍事學院和浙江大學,年年回來看望他。

李福興十分關心留守兒童的成長。有一個學生因父母離異,父親外出打工,在家無人照管,學校又沒有住宿,面臨失學。為解決家長的後顧之憂,李福興把仙軍安排到自己的寢室和他同吃同住,並經常同他談心、輔導作業,義務照顧他讀完小學。

兢兢業業:努力提高業務水平

2005年學校再次被併入上鄭小學,他繼續擔任主科數學的教學。為了更新知識儲備,讓自己更加適應教學,儘管工作很忙,他仍然積極參加新課程培訓,刻苦專研教材,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

在李福興辛勤的耕耘下,幾十年來他所擔任的功課所教的成績一直都名列全鄉前茅;他輔導的學生多次在各類競賽中獲獎;他所帶領的班級曾多次被評為區、校級“先進集體”。

在完成教育教學工作的同時,李福興不斷進行教學研究。他積極撰寫論文,針對山區學生學習無人輔導的特點撰寫了《小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一文,於1996年在《黃岩教育》上發表。在從事農村複式教學23年的基礎上,1997年他撰寫了《從複式教學特點與要求出發,加強思維訓練》一文,榮獲黃巖區二等獎、台州市三等獎。為了探索教職工民主管理學校,他深入調查研究,撰寫了《試論校長和工會的相互關係》一文,榮獲1999年全國論文研討會教學教研類二等獎。

39年來,李福興把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全部獻給了山區的教育事業。他先後獲得“鄉優秀教師”“鄉先進教育工作者”,“黃巖區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在今年區教育局舉辦的“爭做最美教師”徵文比賽中,他把自己39年來紮根山區的親身經歷寫成一篇文章,感人至深,榮獲我區一等獎。

(資料來源於浙江在線 2016年07月13日)

讓“身邊好人”帶動“身邊人”!

小貼士

2003年9月11日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決定,將中央印發《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的9月20日定為“公民道德宣傳日”。

今年是第十六個“公民道德宣傳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