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台发动机并联,一次可将30头大象送上天,留给中国不到三年时间

42台发动机并联,一次可将30头大象送上天,留给中国不到三年时间

面对疯狂崛起的私人航天公司,美国宇航局已经陷入了各种危机之中。大约在5年前,马斯克还在折腾他那可爱的小蚱蜢火箭的时候,美国宇航局可谓是威风八面,猎户座飞船和SLS火箭概念的提出让人热血沸腾。不过你今天去看那个猎户座飞船,简直就是矮矬穷的既视感,只能坐4至6人,看看人家马斯克的大猎鹰飞船,能装100人!

按照中国式的理解,那就是高大上了。在大猎鹰飞船的冲击下,载客量只有个位数的载人飞船感觉瞬间就落后了,川陀太空认为,这样说不一定正确。

42台发动机并联,一次可将30头大象送上天,留给中国不到三年时间

42台发动机并联,一次可将30头大象送上天,留给中国不到三年时间

小飞船也有自己的优势,执行的任务可以多样化,人多嘴杂,大猎鹰飞船适合团建,小飞船适合精英小资们。现在又有一家航空航天巨头加入了,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

这家公司的业务就不必多说了,巨头级的军工企业,在美国洛马、波音和诺格是三家军工巨头,基本垄断了美军所有装备。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在民用运载火箭方面也很突出,比如宇宙神系列运载火箭,和波音一起成了联合发射联盟,军用方面有三叉戟系列潜射弹道导弹,还有大力神洲际弹道导弹等等。

42台发动机并联,一次可将30头大象送上天,留给中国不到三年时间

42台发动机并联,一次可将30头大象送上天,留给中国不到三年时间

不过这回洛马有了新的思路,开发了一种小飞船,这飞船不返回地球,只返回月球。你看到没有,这就是细分市场的布局,大家都在研制可返回地球的小飞船,什么龙式飞船、神舟飞船、联盟飞船,洛马就偏偏搞了一个只返回月球的小飞船。但这不是洛马没有搞可返回地球的小飞船,美国宇航局的猎户座飞船就是洛马研发的。洛马利用部分技术开发了登月飞船,计划专门用于月球和月球轨道间的摆渡飞行。

42台发动机并联,一次可将30头大象送上天,留给中国不到三年时间

42台发动机并联,一次可将30头大象送上天,留给中国不到三年时间

洛马的月球飞船一次可运载4名宇航员,单级,重量为24吨,加满燃料时重量为68吨。与阿波罗登月飞船相比,后者不加燃料只有4.7吨。美国宇航局提出重返月球战略之后,计划在2022年建造月球空间站,那么这个小飞船可以作为登陆月球的工具。

因为你在月球轨道上呆着,总会想着去月球上面透透气,那么这个小飞船就是一个放风的平台。根据最新出版的洛马白皮书,月球登陆飞船可将宇航员,或者重达1.1吨的货物运往月球表面。

42台发动机并联,一次可将30头大象送上天,留给中国不到三年时间

42台发动机并联,一次可将30头大象送上天,留给中国不到三年时间

着陆器和机组人员可以在月球表面停留长达两周,然后无需加油即可重新启动,返回月球空间站。洛马也设置了拓展任务包,允许登月飞船前往小行星,也可以支持小行星任务。月球表面几乎没有大气,小行星的环境也是如此。

着陆器设计利用了洛克希德为美国宇航局建造猎户座舱的多项技术,当然这不能说洛马两头吃,反正都是自家的技术,左手换右手也没人说你不可以,反正美国宇航局没有意见就可以了。可以预见,在2023年之前,洛马为NASA研发的猎户座飞船将完成第一次载人飞行,并且为月球空间站装备登月着陆器。

42台发动机并联,一次可将30头大象送上天,留给中国不到三年时间

从时间上看,美国宇航局的月球空间站、猎户座飞船以及洛马的登月飞船将保持时间上的一致。那么洛马自己也有一套方案,目标不是月球,而是火星。这个着陆器被认为是登陆火星着陆器的前身,而且洛马计划对火星两颗卫星下手,看到没有,火星目前基本上都被瓜分差不多了,连两颗鸡蛋大的卫星都被圈起来了。

美国今天私人航天崛起来自奥巴马时期,这也是其最大的政治遗产之一,特普朗并没有否定这个政策,而是进一步将其扩大,因此私人航天力量很有可能赶在美国宇航局之前实现重返月球和载人登陆火星。

42台发动机并联,一次可将30头大象送上天,留给中国不到三年时间

马斯克的大猎鹰飞船采用42台猛禽液氧甲烷发动机并联,液氧甲烷也代表了未来航天动力的基本模式之一,近地轨道150吨的运载能力也基本够用。如果按一头大象5吨的重量算,一次可将30头大象送上天。

42台发动机并联,一次可将30头大象送上天,留给中国不到三年时间

美国重返月球和载人登陆火星计划的落实,对中国航天的影响也是有的,也会激励我们加快前进的步伐。如果美国的私人航天企业在2021至2022年着手载人登陆月球,那么留给中国不到三年时间,在2025年至2030年,重返月球是个大概率事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