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女儿汪明荃:但求有山水共作证

崇明女儿汪明荃:但求有山水共作证

崇明女儿汪明荃:但求有山水共作证

汪明荃,1947年出生于崇明,香港著名女艺人。作为香港电视界的泰斗级人物,汪明荃涉及影视、歌唱、戏曲、主持、话剧、政界等多方面。2007年荣获香港城市大学副监督梁乃鹏博士颁授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她有写不完的故事。从崇明到香港,跨越万水千山,纵横六十余载,她用自己的方式书写了芳华人生。

小 草

1947年盛夏,崇明岛上一户汪姓人家又添了个女孩。彼时,国内局势尚不稳定,在上海从商的汪先生和做护士的汪太太只得将刚出生的幼女留在崇明岛上托父母照顾,夫妇二人则带着其他孩子继续往返香港和上海两地生的打拼生涯。离开之前,汪先生为小女儿取名“明荃”,与长女“明萱”相呼应,意为“崇明岛上的一株小草”,希望她们在乱世之局仍不忘来处,于困顿之中亦有野火不尽的旺盛姿态。

从此,这个乳名“小妹”的女孩便开始与祖辈一起生活,在崇明岛的旖旎风光中度过了自己的无忧无虑的童年时代。多年后当她回忆起这段时光,用“世外桃源”来形容这座岛屿。岛外世界的风云变幻仿佛被远远隔离,县城以东的老宅及宅前的小河便是她和小伙伴们嬉戏的乐园,夏天下河摸鱼钓虾,冬天与小伙伴一起抓麻雀,祖父母也对她这个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格外疼爱,除了生活上无微不至的照顾,还经常带着她往返于上海、青浦和崇明之间小住,走亲访友、看电影、听戏、求学,开拓眼界。“野生”的天然环境和“放养”式的教育养成了她敢想敢做、大胆率直的个性,不断变换的生活地域又使她具有极强求知欲和学习能力。

崇明女儿汪明荃:但求有山水共作证

童年与祖母一起生活在崇明岛的经历,是她至今难忘的记忆

这样无忧无虑的生活直到她九岁时戛然而止。1956年秋天,她带着红领巾,操着家乡话,坐了一夜火车,经由广州到香港与父母团聚。“就是觉得好像离开自己的家乡很远,到了香港才第一次看见父亲,他拿了一个洋娃娃送给我。”自小开始,她就不明白父母为何而奔忙,长期的分离生活让他们之间产生了疏离感。直到几十年后,香港回归前夕,她才从父母的朋友口中了解到原来他们一直都在从事一些地下工作,从上海到香港,不仅为了家庭的生计而打拼,还有一些更宏大壮阔的事业。在这样左派的家庭氛围里,父母坚持让她们姊妹几个学好广东话和英文的同时,入读普通话教学的学校。“一定要学好国语和牢记传统文化,不能忘本,这是我父母一直都在教育我们的。”当然她也是聪明好学的,短短几年就掌握了粤语、英语,又因为能说流利的普通话,经常在学校主持节目、上台表演,展现了过人的演艺天赋。

崇明女儿汪明荃:但求有山水共作证

靠刻苦努力在竞争激烈的香港演艺界闯出一片天

中学毕业后,尽管家人并不是很支持,她还是在朋友的鼓励下放弃了当时令人羡慕的空姐工作,报考香港丽的电视台艺员训练班。因为过人的灵气,在万名报考者中脱颖而出,开始为期一年的演艺训练课程。上课很累,但是她感觉很充实,每天学习唱歌、舞蹈、形体等科目排得满满当当。一年后她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证书上的编号0001,是香港历史上第一张电视艺员训练班毕业证书,1966年正式出道。60年代香港风气保守,还没有什么女孩子敢成为“戏子”,电视在香港还是要收费的新鲜事物,她就敢毅然投身这个复杂艰辛的行业,而且一演就是五十年。“这是个考验,我当时靠的就是一口勇气”。

花 旦

从艺的道路也并非一帆风顺。因为长相不够柔美甜润,身材不够高挑,与当时香港社会的主流审美格格不入,加上来自内地而非香港土生土长,多少会受到一些排挤,在争取演出的机会时频频受挫。“在那个时代,我已感受到了自身技能的局限性,要想有突破,必须要学习方方面面的东西。”她后来回忆道,“技多不压身,这是我父母一直告诫我的。”在演艺圈初遭小挫后,她离开丽的电视台,自费东渡日本学艺。一个人到陌生的国家,不会日语,在全部日本人的环境下工作学习生活,有时还要受到孤立和歧视,也只能咬咬牙坚持。直到有次收到香港家中寄来的一盒腊肠,她哭了。“这是我自己选择的路,再难也要坚持下去”。

回港后,她受到同是上海人的影视大亨邵逸夫先生的赏识,加盟当时刚成立不久的TVB(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elevision Broadcasts Limited,简称TVB,是香港首间商业无线电视台,也是世界第一大华语商营电视台),并出演了当年万人空巷的电视剧《家变》,饰演因家庭变故而自立自强,最后闯出一片天的女子洛琳,成为了她演艺生涯的转折点。70年代,香港经济开始起飞,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走出家庭,步入职场,面对更多的挑战。她演绎的洛琳积极乐观,坚韧可爱,迎合了时代发展需求,受到广大香港市民的追捧。当时有个笔名叫“亦舒”的报社编辑看完这部剧后十分激动,把这个自立自强的女主角的形象移植到自己的许多作品中,而汪明荃在剧中白衬衫卡其裤的装扮也成为她笔下“亦舒女郎”的标志,风靡了半个世纪。“汪明荃有时代女性的气息,兼二十世纪末的风情。”这位香港最负盛名的女作家文风一贯冷眼旁观,却在评价自己的偶像时,充满欣赏之情。的确,从《家变》到《万水千山总是情》,再到几十年后的《创世纪》,她是香港人电视屏幕里永远的女主角。

崇明女儿汪明荃:但求有山水共作证

1984年12月19日,受邀在北京见证了“中英两国政府联合声明”的诞生

“万千星辉贺台庆”,香港最具影响力的电视台TVB每年最重要收视率最高的节目,堪称“香港人的春晚”。整整三十年,人称“阿姐”的她都担任第一司仪。这个与内地春晚主持人董卿一般大气的崇明女子,台风端庄优雅,沉稳知性,是晚会不可或缺的“镇台之宝”。Tvb荣盛之时,她是当家花旦;如今式微之际,她则是定海神针。在老东家40余年,有她参演的剧集或成为收视热点,或被大街小巷热议。一路奋斗下来,身边与她配戏的小生花旦一波接一波,红的红,没落的没落,只有她依旧笑看风云,站在舞台的最中央。

1997年,受中央政府的邀请,她以港方代表的身份主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庆典”,见证香港回归祖国的神圣时刻。“回归的喜悦让我兴奋得夜不能寐。这是香港各界人士第一次扬眉吐气地举办自己的庆典,主持这个庆典的荣誉,让我终生难忘。”自小受左派教育的她每当回忆起这些难忘的瞬间都无比激动。之后的20年里,她还4次代表香港市民投票选举特区行政长官,每逢回归庆典,她一定是不可撼动的首席司仪。

崇明女儿汪明荃:但求有山水共作证

三十年的参政议政生涯,比对待自己的演艺事业还要认真

五十年,她都活在进步中,每一件事都要做到最好,每一年都要对自己有交代,拍剧的时候拍剧,拍不了剧就当主持,主持不过瘾还要去唱歌。她成了香港第一位横跨影、视、歌、主持的全能艺人。

阿 姐

在粤语里,“阿姐”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称谓,不过自从这个叫汪明荃的崇明女子闯荡香江开始,这个称谓就成了专属于她的代名词。不像吗?影视剧中的她,常常饰演叱咤政商两界,游刃有余的“大女主”,剧外的她,在文艺界、政商界,也不遑多让。与她合作,无论你有多忙多红,绝对不能迟到,不能敷衍;后辈遇到困难,她会倾力帮助渡过难关,有潜力的则尽力提携;做公益慈善,她肯定第一个带头筹款。这声“阿姐”的称呼,是各界人士对她爱国、敬业、担当和社会责任感的最高评价。

上世纪80年代,内地刚刚改革开放,香港影视娱乐最大的市场在台湾。而当时台湾当局规定,凡是在内地拍过影视剧的演员一律封杀。更何况,她还当上了香港人大代表。自1980年开始,一个女演员最宝贵的黄金十年就被扼杀了,再现荧屏时,她已变身《创世纪》里的Lisa——方建平,一个成熟睿智的大女人。

“台湾当局让我写悔改书认错,我有什么错?我是从内地过来的,而且我那时候带红领巾的,那是我的国家。”这是一个有大格局、有大智慧的女人。“我觉得我没有特别的低谷,没有台湾市场,也不是死路,可以找别的出路,所以我一边继续回TVB拍电视剧,转型做主持,一边利用了那段时间去学喜欢的粤剧,打开了另一片天。”1983年,她自筹资金编排粤剧,与粤剧名家林家声合作演出《天仙配》,获得极大反响。其后,1988年开始,与罗家英共组“福升粤剧团”。1992年,她在粤剧泰斗关德兴等人的支持下,被推选为香港八和会馆(非营利性香港粤剧和艺术家协会,在香港及东南亚华人地区具有极大影响力)第一位女主席,并先后连任6届。

崇明女儿汪明荃:但求有山水共作证

第二次抗癌成功的阿姐在千禧之年复出主演百集长剧《创世纪》,风靡全国

“我是处女座的,事事都要求完美。”这份完美主义在另一个领域也成就着她的传奇——步入政坛。从舞台到会场,这个跨界让人叹服。1980年经广东省代表提名推选,她成为香港人大代表,从此开启参政之路。1984年12月19日,她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了“中英两国政府联合声明草签仪式”,成为历史见证人。“这是我人生中最最光荣的时刻。”她曾这样感慨。1988年,经新华社香港分社推荐,被选为全国人大第七届港澳区代表,继之先后担任了两届全国人大代表。1998年被委任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2006年政协会上她提出的《关于改善广东地区公路治安状况的提案》获得全国政协表彰的优秀提案奖。直到2017年3月份的“两会”,担任全国政协委员的使命顺利完成。30年的参政生涯才算告一段落。

“你开了一个头,就不能走掉。”除了心系香港社会的民生之外,令她最焦心的是粤剧和其他地方戏曲剧种一样,发展式微。多年来,她凭借自己的明星效应和社会能量,培育粤剧新人,提升粤剧创作、演出水平,在香港这个寸土寸金之地争取粤剧演出经费和场地,通过自己的人大代表身份以及政府的优惠政策等,不遗余力地扶持粤剧发展。在她的积极奔走下,香港文化地标、粤剧殿堂——新光戏院得以重生。香港高山剧场成立了粤剧教育及资讯中心,新建了西九戏曲中心。

2004年,她获得香港特区政府颁发的“银紫荆”勋章,表彰其为香港的繁荣和文化事业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芳 华

2018年,香港回归20年之后,不少人手机里的音乐APP单都有一首1982年的怀旧金曲,那是儿时印在脑海中的动人旋律。曲调悠扬,婉转多情,歌词隽永,朗朗上口,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汪明荃演唱的电视剧同名主题曲《万水千山总是情》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飘进了内地的寻常百姓家,成为逝水年华中两地民众共同的追忆。同时,这首歌也成为汪明荃在国人心中的一个标志性印记。

“一首爱国歌曲吧。”这是身为原唱者的她给这首歌的界定,尽管它出自一个爱情故事: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最大的时代主题是救亡图存,在家仇国恨的背景下,跌宕起伏的人生离合多了几分荡气回肠的意味。她饰演的女主角庄梦蝶与谢霆锋之父谢贤饰演的男主角阮庭深,因家仇而无法顺利结合,却因国难当前,患难更见真情。这部同名电视剧《万水千山总是情》是令她走进内地观众视野的一部剧,也是当年第一部在内地做全国性播映的电视剧集。

崇明女儿汪明荃:但求有山水共作证

与两任香港特首合影

1999年,香港已经回归两年,内地市场更加开放,香港影视产业在内地有了更多作为的空间。此时,轻舟已过万重山,“阿姐”再返荧幕,出演TVB商战大剧《创世纪》,依旧是雷打不动的“大女主”地位,同时也再次开创了她在影视界的“第二世纪”。

漫漫从艺路,她获得过的掌声和荣耀无数,也曾经历过人生的沉浮。比如婚姻的失败,亲人的离去,两度罹患癌症,未育子女……“我觉得人一生不会那么顺利,你自己的人生还要自己掌握,所以你必须要自尊,自爱,自强。”

2015年,老东家Tvb邀请她拍摄了一部电视剧《华丽转身》,这是为表彰她对Tvb的贡献以“阿姐”亲身经历量身定做的剧集,“生活中有很多得失,只要懂得把握机会,每个人都有华丽转身的可能,重新展开人生旅程。”这是在剧中编剧特意为她设置的一句台词,因为在香港人的心目中,乐观豁达,勇往直前的“阿姐”就是香港精神的代名词之一。

“Liza姐自强不息,力求创新、不断进步的精神,实在值得我们敬佩。”2017年的8月,香港红磡体育场,汪明荃从艺50周年世纪盛宴上,香港特首林郑月娥的开场寄语已足见“阿姐”之称,名不虚传。

如今,当70岁的她依然锦衣华服、光彩照人地登上各地晚会。在豁达疏朗,自信自强的“阿姐”身上,丝毫看不出古稀之年的疲态,取而代之的传统与前卫,认真与洒脱,倔强与淡然,丰富却不复杂。当她再次唱起这首《万水千山总是情》,牵动的不仅是香港和内地一代人的怀念与追忆,而且还有年轻一代于国于家的情感共鸣。

万水千山,沧海桑田。

“有山水为你见证,你还是应该坚持你自己。”此生她时常如此勉励自己。

(以上内容由魏佳妮提供,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信息来源丨风瀛洲杂志

主编:陈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