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医舅舅“白一刀”:用一辈子爱祖国!

2018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其69周年华诞。举国欢腾,每个人都在这一天纷纷献上对祖国的祝福,表达对祖国的热爱。有这样一个人,他选择了一种独特的方式来表达对祖国深沉的爱,不是在这一天,而是用一辈子!

他荣获三等功2次,优秀党员2次,军事比武救护专业第一名。是的,他曾是一名军医。他就是我的舅舅。20年坚守,他用自己的行动向祖国表达着深沉的爱意。

军医舅舅“白一刀”:用一辈子爱祖国!

舅舅毕业于青海大学医学院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业成绩第一的他本可以选择更好的岗位,但他却毅然决然选择了参军从戎。自此,他来到祖国的大西北,在青海省海西州腹地某部队的一个卫生所里开始了他的军旅人生。

军医舅舅“白一刀”:用一辈子爱祖国!

出身农村的他深知家境贫寒,学业有成实属不易,所以他非常能吃苦,学习也非常刻苦。短短几年,舅舅就练就了一手好医术,经多次进修,他的医疗技术年年进步。由于他的外科手术水平在当地小有名气,再加上他的性格很好,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白一刀”。

军医舅舅“白一刀”:用一辈子爱祖国!

因家中兄妹较多,且都在上学,舅舅每个月都会把津贴如数寄给姥姥。姥姥曾对我说,舅舅每次写信几乎都是一些他在部队如何学习,如何成长的事情,字里行间都表达着他对工作、对职业、对部队的热爱。舅舅说,他愿意将一腔热血洒在戈壁滩上。这一坚守,便是20年。

军医舅舅“白一刀”:用一辈子爱祖国!军医舅舅“白一刀”:用一辈子爱祖国!

据舅舅回忆,有一次他在大山里为部队做保障任务,有个战士突发急性阑尾炎。那里卫生条件很差,没有检查设备,也没有足够的人手。凭着自己多年的经验,舅舅把脉诊断,确诊病情,既当麻醉医师,又当主治医师,在简陋的医疗设施和环境下完成了手术,为战士消除了病痛。

还有一次,他脱下白大褂准备下班,突然跑进一个老大娘,一下子跪在他面前,恳求他为她老伴做手术。舅舅赶忙扶起老大娘,询问情况。原来,她的老伴发生了严重的肠扭转,当地医院因技术落后不敢接手术,但省会城市离当地有五百多公里。老大娘听说部队里有一位“白一刀”,手术做得好,便来寻求希望。舅舅顾不得下班吃饭,二话没说接上病人进了手术室,最后手术成功了。现在看来这虽然是个简单的手术,可在当时的医疗水平和条件下,仍然存在很大的风险和难度。我问舅舅怎么有信心接下这手术,他说:“因为我是一名人民军医,我不能忘记自己的使命和初心。”

军医舅舅“白一刀”:用一辈子爱祖国!

舅舅是一名医生,更是一名军人。在部队,他时刻以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戈壁大漠以一技之长救治了无数需要救治的人。山中洪险,执勤的小战士面临危险,舅舅与战友步行20多公里,救出被困士兵。从军20载,行医如一日。他的心底自始至终牢记着参军的誓言,用行动每时每刻诠释着军人的无私与奉献。

如今,尽管舅舅已经自主择业,但他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成为了一名法医,继续着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十几年如一日,经常奔赴事故现场,查病历,做解剖,出鉴定,但他从未抱怨。舅舅常常教育我们小辈要爱国爱党,鼓励家人参军。我能来到空医大学习,立志成为一名人民军医,舅舅对我的影响功不可没。

军医舅舅“白一刀”:用一辈子爱祖国!

有的人做出轰轰烈烈的大事来爱国,但更多人选择默默地无私奉献去表达。尽管舅舅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也没有什么可歌可泣的军功章,但他做到了一个军医应该做到的一切。他一直在坚守着军人的品行,恪守着医生的信条,默默诠释着人民军医救死扶伤的职责。

坚守与奉献又何尝不是一种爱国?为什么他可以做到如此,因为他对祖国爱的深沉!

如今,我就读于空军军医大学。每到毕业季,一批又一批的青年学子,成为默默奉献基层的人民军医,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当初立下的誓言,“到边疆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我们的地方去。”他们默默背起行囊,肩上的军衔熠熠生光,当祖国一声呼唤,他们放弃了到大医院工作学习的机会,头也不回地毅然投身边疆基层,将自己的青春无怨无悔地奉献于祖国的每一寸土地。五年砺剑空医大,一朝出鞘指边关。一代又一代的空医大人矢志不渝地坚守着这神圣的庄严,这属于人民军医的信条。

请容许我向我的舅舅敬礼!

向伟大的人民军医敬礼!

策划:李昊 刘浩然

文案:祁婧煜 郭梦柯 李昊

中国空军网

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

快长按二维码关注我啊


一路走来,感谢有您!

军医舅舅“白一刀”:用一辈子爱祖国!

本期编审:牛锐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