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屡出造富神话,实体就不行?华为为何抢滩贵州 胡兄日日谈

互联网屡出造富神话,实体就不行?华为为何抢滩贵州 胡兄日日谈

前言:最近,随着成立不足三年的拼多多,在纳斯达克上市,当天股票价格疯狂上涨40%,公司市值超过300亿美元;黄峥的身价也水涨船高,超过1000亿人民币,也超过刘强东进入中国富豪榜100强。为什么互联网企业这么容易创造财富?

过去二十年,是我国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时期,诞生一大批知名互联网公司,从早期新浪、网易,百度,到后来阿里、京东等,再到今天的小米、拼多多等,制造了一个又一个造富神话。

而我国现有独角兽,又以互联网行业为主,占据总数量的48%,似乎不久将来,资本市场又会迎来一波财富盛宴。

为什么互联网企业能够从0到1,迅速成长为一颗参天大树?原因很简单。

一方面,不可忽视风投的作用。可以这么说,过去二十年若没有你风投的参与,就没有今天中国的互联网。每一个独角兽背后,都站着一个个风险投资家。

这种模式,发端于美国硅谷,作为高科技公司的幕后英雄,以红杉资本等为代表的风投公司,成就了谷歌、雅虎、甲骨文等。

另一方面,作为一种新经济,互联网更容易,以商业模式创新,颠覆传统行业,具备巨大的成长空间。

今天我们的生活中方方面面,都有着互联网的影子,如出行,有滴滴、共享单车;快餐有饿了么、美团;购物有阿里、京东,拼多多;社交及支付有微信等。

那么,实体经济真的不行吗?我看未必见得。

只有传统的企业,没有传统的思维。真不行的是,那些按部就班,不思进取的企业;而那些敢于创新的企业,比如华为、大疆,莫不是在市场上所向披靡。

可以预见是,未来互联网企业和实体企业边界将越来越模糊,或许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分彼此。唯有创新是永恒。

华为数据中心落户贵州,任正非是想帮助家乡发展起来吗?

互联网屡出造富神话,实体就不行?华为为何抢滩贵州 胡兄日日谈

抢滩贵州,已经成为各高科技企业竞争的焦点。

近年来,除了华为,还有那些企业入驻贵州呢?我们一起捋一捋:

2013年,三大电信运营商,先后选择将大数据中心落户贵州贵安新区,总投资150亿元;

2014年,阿里与贵州省政府签订《云计算和大数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开发了我国首个由省级政府主导的云平台“云上贵州”平台;

2015年7月9日,首个国家级数据中心落户贵州;

2015年,腾讯和贵州省签《互联网+的战略合作协议》;2016年5月,又宣布在贵阳建“腾讯西部实验室”;2017年6月,腾讯在贵州建设号称“腾讯在全国最安全的大数据中心”;

2017年,7月12日,苹果公司宣布将在中国贵州建立第一个数据中心。

......

其实,远远不止以上企业,包括华为在内的企业,纷纷选择在贵州建设各种大数据中心,首要因素在于贵州具备能源优势,电力成本的低廉,对于高耗能的大数据中心而言,节省下来电费,就是一块很大收益。

正如任正飞曾回复称:“我不要你们什么优惠政策,放在贵州本身,建成运行后一年大概可以节约上亿的电费。”

贵州具备发展大数据天然禀赋,再加上政策支持,更是如虎添翼;华为选择贵州原因一目了然。当然作为贵州人,若能顺便帮助家乡发展,实现双赢,何乐不为呢

欢迎关注“坐看胡言”,胡兄,一名商业、互联网观察者。来自于胡兄问答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