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的秘密!三七的真面目!你知道多少?

三七应该是国人除了人参以外,最熟悉的中药材;也是目前销售最混乱、使用最滥的中药材之一。

三七的秘密!三七的真面目!你知道多少?

澄清三七的名称问题

1.三七,最早记载出现在《本草纲目》里,但它的名字,不是三七,而是“山漆”,书中记录:“山漆,是谓其能愈合金疮,如漆粘物也”,金不换,贵重之称”。

2.“三漆”为什么会被记作“三七”呢?据当地人解释,原因有二:一,三漆的枝分三枝,叶子为七片,顾为“三七”.二,山漆必须三年成药,一般3~7年采挖,故为“三七”。

3.为什么叫“参三七”?很简单三七与人生都是五加科的植物。两者是兄弟,长得很相似。

三七的秘密!三七的真面目!你知道多少?

4.云南盛产三七,故名“滇三七”,历史上在广西田阳交易,故又名“田七”。因此三七/山漆/金不换/田七/滇三七,其实,还有2个名字非常相似的药物也在网络上销售。,大家请留心。一个叫“血三七”,是一种蓼(liao)科植物的根茎,主产于广西、贵州,它也有活血化瘀的功效。但是此物与三七完全不同,不能替代使用;第二个叫“景天三七”,它其实是景天科的一种植物全草,浙江应用的比较多,和三七根本不是一回事,就是名字较相似而已。

丽江还有一种土大黄(有些人会叫雪三七)。

三七的真面目

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及根茎。主产云南、广西。秋冬花开前采挖、洗净,分开主根、枝根及根茎,干燥。

三七的形状很多,可以分两类。一种长得满身疙瘩,俗称“狮子头”;另一类长得干净,俗称“萝卜头”。两者有什么区别吗

狮子头比较难洗,可能残留的泥沙多,两者质量没有什么明显区别,大家可以看下图,这是两种不同形态的三七。

三七的秘密!三七的真面目!你知道多少?

大家在药材市场会发现有两种不同颜色表皮的三七。一种表皮灰绿,形体比较饱满,叫“春三七”质优价高;另一种表皮深黄,形体比较瘪瘦,叫冬三七,价格较低。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品种。另外有些是土壤造成的,文山土地一般情况下有红土和黑土,红土种植出来的三七整体偏黄,饱满度不逊于黑土所种。所以一般辨别春冬三七一般看其饱满度。

三七的秘密!三七的真面目!你知道多少?

另外在这里我们再给大家介绍几个行内的专业术语,大家再选购三七的时候用得上。

头子:指的是三七的主根。最宝贵的就是这一部分。

筋条:指的是三七的枝根

三七的秘密!三七的真面目!你知道多少?

剪口:指的是三七的根茎。所谓的滑头三七就是指去掉剪口的三七。请您记住,三七也是按照个头的大小,俗称头数来划分等级的,这时候是不包括剪口的!“不包括”

剪口的必须去掉,有多少不良商家,就是利用了大家对三七不够熟悉,直接把带帽货但滑头货买卖。

传统上的标准,三七按照头子大小分成13等。每500克20头以内为一等2头;以下依次为30头,40头,60头、80头,120头,160头,200头,大二外(200~250头),小二外(251头`300头),300头以上的为无数头。是不是还少了2个?呵呵是第十二等筋条。最差的是啥?第十三等,剪口。当然现在市场有些地方区分的更细一些比如35头,23头,26头等等。

三七的秘密!三七的真面目!你知道多少?

筋条和剪口,此两种的三七皂苷含量并不低,但很难直接被人体吸收,故需经过特殊处理后才能用于加工三七粉。但目前销售的三七粉是不是经过处理后加工呢?天知道

说道这大家应该知道如何挑选三七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