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內勁的層次,「一勁四見」,看看你練到什麼程度

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排兵佈陣,出奇制勝。掤捋擠按,以圓破直。盲人未必指錯路,有眼不識泰山的,比比皆是。人與聖人,有何區別?人,認為自己,獨立存在。聖人認為,天下無個體,都是同體,天下一家。分別一起,執著出現。打拳,腦子要停掉,心神安寧,身體才能啟動。這是一對矛盾,腦子消耗大,身體虧空厲害。反過來,腦子清淨無雜念,先天就會返回。古人崇尚極簡,打攪心性的,越少越好,便於內修。什麼心性,出什麼勁。虎有虎勁,龍有龍勁。一個相,一個勁。練到無相,無念無勁。心猿意馬,八十一關。修身難,修心更難。修心怕做作,修身怕敷衍。學問,沒有被吸收前,與你無關。學佛,清規戒律,要持。不持戒,就是研究佛學的,與學佛無關。練武如是,拳理入心,拳法上身,才是學武。真教人,很累。成就一個人,不容易。師父就是臺階,要尊重敬業的師父。人無完人,都有短板,或多或少。求學,依法不依人,依意不依語。此正是,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太極拳內勁的層次,“一勁四見”,看看你練到什麼程度

一勁四見,太極拳術語。意為,練功架,要出內勁。太極勁,有次第。勁要一層一層積澱。四層功夫,整如鑄。沉如鐵。活如魚。粘如膠。一勁四見,整如鑄。撼不動為密,聚合不散為整。身如鑄雕,靜態整密,這是整勁。怎麼練整勁?一個字,合。散,必然虛浮。合,就是身聚。凝聚身勁,出整勁。合的精髓,是塌縮。從丹田開始塌縮,一點緩慢,收緊,凝聚,這是極點。合,三尖對齊,始終在一條垂直線上。手足,肘膝,肩胯,都要兩兩垂直,整勁自然生成,這是正。打個比方,肘膝怎麼合?不許貓腰兒,杜絕駝背。松胯沉丹,肘膝接近,微微合住即可。松胯,肘找膝蓋,這叫內塌。肘尖底下,是膝尖,尺度上就合住了。其他部位,以此類推。整勁,必須有根。打拳,別急動手,先找根勁。一勁四見,沉如鐵。別人感覺,你的身上,猶如墜鐵般沉,而你不自知,這是沉勁。用自重,打拳,太極就上道兒了,這是自然之力,越練越深厚。打拳轉起來,不靠本力,靠沉。頭條號太極浮屠。打拳猶如坐滑梯,順著勁走。你一想控制,就不自覺加把勁,不鬆了,氣血逆行,怎麼沉。整了,再松,功力加倍。先是整,再練沉,出來的東西,外柔內剛。松在外面,沉在裡頭,整在身上。

太極拳內勁的層次,“一勁四見”,看看你練到什麼程度

一勁四見,活如魚。身法多變,內勁互換,如水中魚,稱為活勁。想活,先開功架。關節竅打開,再練脊柱行拳。腰脊帶頭,節節貫穿。然後是波浪,勁如波浪,往復摺疊。有漲潮,有退潮,有渦流,有拍岸。把勁引到地下,再借上來。脊柱動起來,周身激盪開去。動態練出層次感,波浪勁用脊柱,這是活勁法門。不但腰活,肩要能扣能放。肩的精髓,一個字,活。發力,一禿嚕膀子,就出去了。開肩骨很重要,勁要能過肩,過不去,是沒活開肩。胯是千斤頂,還要如車輪。重心活,不靠換腿,靠換胯。活胯,類似走鋼絲。一根絲上,調不了腳,逼著你調胯換重心,丹田也跟著活了,是這個道理。一勁四見,粘如膠。身如膠泥,摘之不開,甩之不脫,如影隨形,稱為粘勁。粘勁是高階,複合勁,在身上儲存。身上有了,整,沉,活,才出粘。有人說,我怎麼粘不住人,沒整勁,就沒壓迫。沒沉勁,就沒控制。沒活勁,就不相隨,自然也沒有粘勁。粘勁嚴格說,不是練出來的,三個勁成就了,附帶出來的。有了一定功底,開始練粘勁,需要反覆揣摩,多摸手,摸不同的手,見多識廣,直至從心所欲。此正是,長江送流水,白雲去悠悠。代代無窮盡,明日還復來。

太極拳內勁的層次,“一勁四見”,看看你練到什麼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