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子商務扶貧聯盟成立,網絡扶貧、電商扶貧還有多少難題?

上週,商務部指導和中華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牽頭成立的中國電商扶貧聯盟正式成立,將致力於挖掘貧困地區優質農特產品,打造農特產品明星品牌,促進農特產品產銷對接,助推貧困地區農特產品生產與加工的轉型升級,幫助貧困地區脫貧致富,首批幫扶對象覆蓋全國340個貧困縣。

電商扶貧工程自實施以來,取得了明顯成效,全國湧現出一大批先進典型和好的經驗做法。

打造扶貧品牌的探索實踐,給產業扶貧帶來新啟示。

中國電子商務扶貧聯盟成立,網絡扶貧、電商扶貧還有多少難題?

河北省阜平縣平石頭村,毗鄰五臺山,風景秀麗,歷史悠久。由於山多地少,沒有主導產業,村子經濟主要依賴農業生產和勞力輸出,全村共235戶,建檔立卡的貧困戶有123人。

幾百年來,平石頭村的山裡生長著大量優質野生核桃,因為沒有路,當地農民只能靠人力採摘,揹著幾十公斤的核桃翻山越嶺,十分困難,也賣不出好價錢,每斤只能賣到8元。

2017年11月,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劉強東出任平石頭村名譽村主任。在聘任儀式上,劉強東對平石頭村的村民代表們發表了一份“就職演說”,提出要產業扶貧、用工扶貧,幫助平石頭村的村民們脫貧致富。今年3月,京東無人機在平石頭村首次進行了載貨配送測試,接下來,京東計劃用無人機把核桃從山裡運出來。

這是京東最新一例電商扶貧樣本。作為近年來扶貧工作的新興力量,電商通過網購降低了農產品出山進城的門檻,加之產業鏈構建,在帶動貧困戶就業、增收等方面,發揮了精準而有效的作用。

京東的扶貧之旅自2003年就已開始,近幾年,隨著黨和國家對互聯網及電商扶貧的支持與鼓勵,京東的扶貧也持續擴展和深入。2016年1月,京東與國務院扶貧辦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在全國範圍內點面結合展開以產業扶貧為主的“立體扶貧”戰略。

兩年多過去,京東打造的“跑步雞”“游水鴨”“飛翔鴿”等扶貧項目呈現出一些新特點,它比“幫貧困農戶開網店”的傳統電商扶貧模式更進一步。在京東的扶貧體系中,類似的扶貧案例被歸納成一條“新通路”:打造扶貧品牌。

如果放大到整個國家的扶貧範疇,或許連京東自己都沒意識到,這種打造扶貧品牌的探索和實踐,不僅開拓了京東的扶貧思路,還給產業扶貧的方向、模式、方法帶來了新啟示。

全生態、全經濟體的扶貧

2014年10月阿里巴巴發佈了農村戰略。阿里巴巴的網絡扶貧實踐開始從自發走向自覺,從普惠走向深耕。

通過“平臺+政府”的資源投入模式,建設起縣村兩級的電商服務體系,招募、培訓、孵化返鄉青年,落地金融、醫療、教育等更多的服務,最終促進當地農村電商蓬勃發展。

截止2017年底,阿里巴巴農村事務1100人的業務團隊,覆蓋了中國的29個省730多縣,其中包括了近200個國家級貧困縣和近150個省級貧困縣,擁有3萬個村級服務站和6萬多人的鄉村服務隊伍。

除此之外,阿里巴巴旗下農村淘寶淘鄉甜、零售通、聚划算、淘搶購、閒魚、淘寶眾籌、淘寶拍賣、螞蟻金服、菜鳥、盒馬鮮生、易果、阿里雲、天貓生鮮、天貓超市、阿里文娛大魚號等20支涉農業務團隊成立了大農業兄弟連,整裝待命!隨時準備協同起來,全方位、立體化的與各個縣域的農產品資源進行對接,發揮扶貧經濟體的力量。

常見的農村電商平臺模式主要是:

1)B2C類綜合平臺:京東、蘇寧易購等;將農產品商家產品送至消費者手中,亦將工業商品銷往農村地區。

2)C2C類平臺:農村淘寶為代表;直接提供農村用戶和城市用戶之間商品交流。

3)社交平臺、服務類(C2B、S2B2C):雲集、拼多多、美菜網等;由於當前農村互聯網發展主要依賴移動端網絡,村民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已遠超桌面電腦。一些涉及農村電商企業也將重心轉向手機APP,發展農村社交電商。

4)供應鏈服務類(B2B2C、B2M):中農網、村村樂等。

中國電子商務扶貧聯盟成立,網絡扶貧、電商扶貧還有多少難題?

電商農村扶貧典型案例一:農村淘寶

中國電子商務扶貧聯盟成立,網絡扶貧、電商扶貧還有多少難題?

項目:農村淘寶

規模:覆蓋全國29個省,700個縣,包括178個國家級貧困縣和147個省級貧困縣。

模式:C2C,淘寶農村電商版,加深農村用戶與城市用戶互動。

特點:與地方政府合作,政府提供宣傳、財務、場地、培訓等方面的支持,依託阿里巴巴豐富的生態體系,藉助淘寶和天貓這樣的平臺實現工業品和農產品在城鄉之間的對流,實現工業品下行和農產品上行搭建縣村兩級服務網絡,發揮電子商務優勢,突破物流、信息流瓶頸,實現“網貨下鄉”和“農產品進城”的雙向流通功能。

線下實體佈局:

農村淘寶服務站:配備阿里縣域小二,負責區域內農村淘寶的管理、業務拓展以及村淘合夥人的考核;在村一級層面建立農村淘寶服務站點,代賣代購和快遞的代收代發。

天貓優品:農村淘寶升級項目,以電商平臺為基礎,搭建縣、鎮、村三級服務網絡。與品牌商家直接合作,結合體驗店及服務站的智慧門店模式,確保商品線上線同價。通過區域總倉、中心縣倉、前置門店倉三級網絡將貨品前置,縮短與消費者的距離。

中國電子商務扶貧聯盟成立,網絡扶貧、電商扶貧還有多少難題?

實績:農村淘寶已孵化培育出160多個區域農業品牌,上線300多個興農扶貧產品和23個淘鄉甜種植示範基地。有數據顯示,阿里巴巴零售平臺上目前有超過100萬的農民網商,有超過1000億元的農產品年銷售額,以及2100多個年銷售額超千萬的淘寶村。建成超過3萬個村級服務站,近5萬個村小二。零售平臺在832個國家級貧困縣,擁有活躍網購用戶超過2800萬,共完成了2074億元消費。

中國電子商務扶貧聯盟成立,網絡扶貧、電商扶貧還有多少難題?

點評:農村淘寶是較早進入農村的電商項目之一,在電商巨頭阿里的支持下發展迅速,基本上是淘寶C2C模式下鄉的版本,也是目前農村用戶產品上行和網購的主要渠道之一。農村淘寶還能促進年輕人返鄉置業,為農村地區創造良好發展環境,改善農村勞動力缺失、空巢等社會問題。

電商農村扶貧典型案例二:京東

中國電子商務扶貧聯盟成立,網絡扶貧、電商扶貧還有多少難題?

中國電子商務扶貧聯盟成立,網絡扶貧、電商扶貧還有多少難題?

項目:3F戰略、京東便利店、京東幫

規模:全國範圍、各省市地區

模式:B2C 圍繞線下便利店加盟

特點:

1)賦能品牌商家、賦能縣域產業、賦能家庭農戶

2)針對農村市場轉換了拓展思路,以實體“滲透”農村市場,通過直營為主的縣級服務中心、京東幫合作服務店兩種經營模式服務農村地區。

3)運營模式為建立中心倉儲,整合供應商資源,京東幫服務店採用加盟形式,為各類服務商提供系統工具和業務培訓以確保達到京東標準,也為用戶提供從倉儲、物流配送等服務。

線下實體佈局:

京東便利店:用京東商業理念賦能的線下門店,提供優質貨源,輸出品牌、模式和管理。

京東幫服務店:主營大家電配送與安裝服務 ,盈利模式包括配送服務費用、安裝服務費用、代客下單佣金等。

中國電子商務扶貧聯盟成立,網絡扶貧、電商扶貧還有多少難題?

實績:2016年始,京東全面推進落實電商精準扶貧工作,通過品牌打造、自營直採、地方特產、眾籌扶貧等模式,在832個國家級貧困縣開展扶貧工作,上線貧困地區商品超過300萬個,實現扶貧農產品銷售額超過200億元。

點評:

1)京東目標一百萬便利店,讓農村群體加入京東無界零售體系也是扶貧的一環,其的目標是要將服務網點滲透到全國的每一個角落。據統計我國行政村總數高達69萬,而京東計劃開五十萬家店,一半在農村,基本上是要覆蓋所有的農村地區。

2)京東有實力承擔起農村電商供應鏈中至關重要的物流運輸和倉儲環節,對確保農產品上行有重要作用。京東實體便利店的佈局,拓展線上線下實體店面似乎更加符合當前農村電商的發展趨勢。農村居民相對而言更習慣直接線下購買實體,再加上目前農村地區還較長的配送時間,傳統的純電商模式並不適合農村地區。

電商農村扶貧典型案例三:雲集

中國電子商務扶貧聯盟成立,網絡扶貧、電商扶貧還有多少難題?

項目:百縣千品

規模:服務範圍覆蓋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

模式:B2C、S2b2C,零售、分銷,平臺賦能商家。

特點:1)社交電商平臺立足移動端。打造農產品快速上行+品牌化、標準化升級的電商扶貧新模式。

2)多方合作扶貧,聯合浙江大學全球農商研究院、浙江大學管理學院等啟動 “鄉村振興千人計劃”。雲集“百縣千品”項目,計劃在三年時間內,培育孵化 100 個地理標誌農產品品牌,旨在挖掘尚未被大眾所熟知的優秀農產品,利用雲集自身所具有的口碑和中度溝通特性,助力農產品打通線上銷售通路,帶動地方經濟發展。

中國電子商務扶貧聯盟成立,網絡扶貧、電商扶貧還有多少難題?

中國電子商務扶貧聯盟成立,網絡扶貧、電商扶貧還有多少難題?

實績:2017年,雲集農產品品類GMV超10億元,佔總GMV10%。“百縣千品”項目截至目前,幫助全國各地賣出農產品600多萬斤,銷售額超5800萬元,直接惠農16萬人,約4萬家庭,還創造了40秒搶光安徽界首25000斤滯銷土豆,3小時賣完10萬斤陝西洛川蘋果,8小時銷售8噸武平芙蓉李,1天售罄30000斤廣西百色桂七芒,5個小時內5萬斤臨潼石榴全部售罄等戰績。

此外,2018年3月5日,德青源安全雞蛋首次上架雲集,僅短短30秒,1萬組共32萬枚雞蛋被“秒殺”,10分鐘內3萬組共96萬枚雞蛋一銷而空,隨即緊急追加補貨的1萬組雞蛋在半小時內賣光。一小時內,合計4萬組共128萬枚德青源雞蛋售罄,銷售額突破150萬。

點評:雲集採用的是電商社交模式,其平臺集中在農村挖掘優秀農產品資源。雲集平臺除了與品牌商或一級代理合作建立正規供銷渠道外,也為入駐的店主提供選品、物流、客服、營銷、IT 支持、培訓等統一由平臺提供的後端服務。雲集著重打造農產品品牌的扶貧策略符合未來農村電商發展趨勢,或能助力解決農村電商品控和標準化的難題。

中國電子商務扶貧聯盟成立,網絡扶貧、電商扶貧還有多少難題?

通過雲端資源的共享,雲集先聚合商品、物流、IT、客服等資源,將其開放給店主,通過產業鏈賦能將店主的成本幾乎降到“0”。店主只需要在網絡社交圈推薦、宣傳,將商品信息有效連接到消費者,帶來客流和交易。不同於傳統電商模式,社交電商基於個體信任,通過社交關係鏈實現商品信息的傳遞和交易的達成,實現商品與個體之間低成本、高效率鏈接。

目前,雲集以完成三輪融資,其中於2016年完成A輪2.28億人民幣融資,並於2018年4月完成1.2億美元B輪融資。

電商農村扶貧典型案例四:拼多多

中國電子商務扶貧聯盟成立,網絡扶貧、電商扶貧還有多少難題?

項目:社交扶貧-拼多多模式。

規模:全國各省市地區、730個國家級貧困縣。

模式:C2B、S2b2C 以消費方需求反饋生產方,平衡供需。

特點:

1)依託社交關係推進電商,促進同類興趣的細分顧客聚集,幫助小眾商品更加容易突破銷售瓶頸。在零售渠道方面,社交電商渠道下沉的力度更大,有利於聚焦三四線城市乃至農村市場。

2)“C2B”+“預售制”模式,幫助農民實現“以銷定採”。通過預售制提前聚起海量訂單,再把大單快速分解成大量小單,直接與眾多農戶對接,優先包銷貧困戶家中農貨,實現在田間地頭“邊採摘、邊銷售”。

實績:拼多多一年內投入34億元,助全國農戶銷售183.4萬噸農貨,催生9億多筆扶貧訂單;在730個國家級貧困縣,扶持起4.8萬商家,帶動其年銷售額增速超過310%。帶動回鄉創業青年5萬多人。並帶動3億用戶接力,幫助農貨訂單實現裂變式增長。

中國電子商務扶貧聯盟成立,網絡扶貧、電商扶貧還有多少難題?

點評:社交扶貧的模式一定程度上將用戶的需求直接連接生產方。拼多多可以通過拼團方式將將大量農產品集中然後分銷到消費者手中,一定程度上可以達到先有需求後有供給的定製化生產模式,幫助了大量農村生產者銷售產品。較傳統農產品上行,效率大幅提升。

電商農村扶貧典型案例五:唯品會

中國電子商務扶貧聯盟成立,網絡扶貧、電商扶貧還有多少難題?

項目:唯愛工坊——互聯網+非遺+扶貧

規模:全國範圍、貧困縣

模式:B2C,電商平臺基礎設施賦能農村手藝人

特點:當前非遺保護停留在政策扶持和學術研討等方面,無法滲透到現代生活場景中。唯品會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活化為扶貧切入點、建立當地合作社,由平臺的設計師資源設計半成品,再由傳統手藝人手工加工製作;設公益賣場,零利潤銷售。

實績:2017年5月13日母親節前夕,唯品會攜手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共同建設“唯愛 媽媽製造青海盤繡合作社”,對媽媽們進行知識和技能培訓,帶動貧困媽媽創業脫貧。貧困非遺地區捐建“唯愛•媽媽製造合作社”,幫助非遺手藝人發揮一技之長,助力精準脫貧和非遺傳承。貴州織金縣的合作社的繡娘們下了2160多件訂單,總金額近26萬元。

點評:唯品會另闢蹊徑。有別於大多數平臺選擇的的生鮮類農產品,唯品會在扶貧方面依舊選擇走精品路線,以文化產品為其特色,將各地民族文化特色農產品、手工藝品、服飾、飾品通過其平臺銷往大眾。可避免同質化,提高競爭力。中國璀璨文明產生了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也傳承著中國的工匠精神與民族文化。但時移世易,一些古老的傳統手工藝面臨失傳困境。不少勤勞樸實、技藝高超的工匠們世世代代傳承著古老傳統的手工藝術,卻苦於沒有銷路,陷於貧窮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