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與農戶痛點如何解決?農產品O2O該怎麼玩?

目前農產品交易環太長,農產品的過度包裝是目前農產品交易的痛點。

針對這些痛點,作者提出了3個農產品O2O的創業機會:

1、冷鏈物流;

2、針對性的App開發;

3、農產品訂製式生產

談農產品O2O之前,先談談汪曾祺:

汪曾祺寫過一則短篇小說,名為《鑑賞家》,主人公叫葉三,葉三是個水果商人,他是怎麼做生意的呢?汪曾祺說:

葉三是個賣果子的。他專給大宅門送果子。到了什麼節令送什麼果子都是一定的。他的果子不用挑,個個都是好的。他的果子都是原裝。四鄉八鎮,哪個園子裡,什麼人家,有一棵出名的好果樹,他都知道,而且和園主打了多年交道,熟得像是親家一樣了……”

消費者與農戶痛點如何解決?農產品O2O該怎麼玩?

這段話其實把當前農產品電商的模式說得清清楚楚,服務高端客戶(專給大宅門送果子),產品質量取勝(果子不用挑,個個都是好的),核心競爭力在於對上游資源的控制(和園主熟得像是親家)。可見太陽底下無新事,我們現在盛行的模式,不過是100年前的商業常態。

而就未來而言,O2O肯定是農產品電商的未來,這是板上定釘的事情,因為目前的農產品交易中存在太多的痛點,而O2O模式正好是專治這些痛點。我們所要關心的是,在這一大趨勢中,存在哪些痛點,又要留心哪些機會。

農產品交易的痛點很明顯,就是在種地的農民這裡,農產品其實賣不了高價,但到了消費者手裡的時候,又基本不可能便宜,這就是目前農產品行業的最大痛點。

這其中的差價,就是被中間環節給吞沒了。這些差價主要是產生於各個環節的加價。對於農產品來說,中間環節實在是太多了,也太長了。

以一把四季豆為例,它先是從菜農手裡賣給走村串戶的小販子,然後小販子賣給上一級的大販子,大販子把四季豆拉去批發市場,再賣給零售商,最後才從零售商這到消費者手裡。基本上是從三輪車到小貨車,再到大貨車,再到三輪車這樣一個過程。

這麼多個環節,每個環節的從業者都是要賺錢的啊,層層加價下來,真正的豆腐搬成肉價錢。而且流通環節中還有各種正常成本,比如水分蒸發帶來的減重,搬運時產生的損耗,以及變質的風險。這些因素綜合到一起,農產品怎麼可能不貴?而這些全都是因為中間環節過長所導致,所以從這個角度而言,中間環節基本上就是農產品市場所有問題的根源

消費者與農戶痛點如何解決?農產品O2O該怎麼玩?

長久以來,農產品流通商們為了自己的競爭力著想,會對農產品提出種種標準要求,這些要求中的一部分,既不科學,也不合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所謂“賣相”。

以葉菜為例,收購商要求菜農,菜必須碼得整整齊齊,長短均勻。這些要求跟蔬菜本身的品質沒有任何關係,僅僅為了堆在市場上賣的時候比較好看,更能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慾望而已,此即所謂“賣相”。但就是這麼一點“賣相”,所增加的成本可不是一點半點。因為要求堆放整齊,所以只能人工採收,還得是手腳麻利的人才幹得了。

原本可以機械操作的事,一下變成精細活,葉菜本身自重又不大,一個工一天也就收個幾十百把斤,按當前的人工來算,每斤至少要攤上1元錢的採收成本。實際上,葉菜類的農產品售價中,很大一部分來自採收成本,如果能去掉這個成本,很多品種的蔬菜售價要跌一半以上。

消費者與農戶痛點如何解決?農產品O2O該怎麼玩?

菜心的採收,需要堆碼整齊、茬口平整,這平白添加了不少人工成本但這種“賣相”對消費者來說,是毫無意義的,因為堆得再整齊的菜,洗的時候,切的時候,炒的時候,總是要切碎攪亂的。

不光葉菜如此,其它農產品都存在這種現象,而且還會帶來食品安全等價格以外的成本。比如蘋果收購商不會要有蟲咬痕跡的果子,果農就必須經常噴施農藥除蟲;又比如黃瓜,收購商們青睞頂花帶刺、修長挺直的果型,菜農就多噴激素促其長直。這其實是農產品市場上最荒謬的一個現象,消費者為他們所根本用不著的東西,付出了大量的代價。

O2O的關鍵價值就是去中介化,所以對於農產品電商來說,O2O肯定是未來的大勢所趨。讓消費者同生產者直接對接,縮短中間流通環節,從而減少成本,這個邏輯對於農產品交易來說非常清晰。估計在未來1-2年內,以前的買手式、優選式的電商玩法都會逐漸式微,因為它們都有自己所不能解決的障礙,農產品電商將迎來O2O浪潮。而在這其中,至少有3個方面存在大量的創業機會。

1、冷鏈物流

這其實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只要是農產品電商,就沒有不依靠冷鏈物流的。但在O2O背景下,冷鏈物流可能存在更多的機會,因為以前僅僅是各路生鮮電商平臺等企業級用戶,而O2O模式下則可能就是某鄉某村的某戶農民,需要服務的對象更多了,市場容量自然隨之增大,類似現在個人快遞業務的冷鏈物流服務或將擁有更大的機會。

消費者與農戶痛點如何解決?農產品O2O該怎麼玩?

2、針對性的App開發

實際上到目前為止,市面上甚少基於O2O模式的農產品電商App,大多數農產品電商的模式還是:我這裡有什麼什麼,你來看有沒有你想要的。而O2O應該是:我想要什麼什麼,你們誰能給我提供這個產品。它是以消費者、客戶需求為導向的。

比如我想吃香腸,O2O的玩法應該是我提出我想要什麼肉的,什麼口味,風乾程度如何,我能接受多少價位的。然後有農戶看到了我的需求,就予以滿足達成交易,類似私人定製。但這種專門針對農產品O2O開發的App還是太少,因此也是一個值得發力的市場。

3、農產品訂製式生產

過去農產品生產中,最大的問題就是市場難以預測,爛市現象時有發生,經常是增產不增收。而傳統的訂單式農業,所能解決的又是規模性的問題,還是以大眾需求為主,零碎而小眾的需求根本無法滿足。

​而隨著O2O模式的出現,有一個大平臺可以很方便地收集到各路消費者需求,生產者因此有條件進行針對性的生產,從而實現類似長尾效應的經營效果。具備專業水平的生產者,應該能在這一市場有所斬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