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不了解真相前,我們可以先保持沉默

近日,有媒體發佈的《江西10個景區對外國人免費》在朋友圈流傳,看到這篇文的時候,贛小編表示有點兒失望:什麼時候江西人也會崇洋媚外了?

本著不瞭解事情真相就沒有發言權的原因, 贛小編沒有對此事進行評論,還有一個原因是這種新聞讓身為江西人的贛小編不好意思放出來。

今日,贛小編了解到了事情的真相,終於可以揚眉吐氣一句: 不是免費,而是優惠。

思考!不瞭解真相前,我們可以先保持沉默


思考!不瞭解真相前,我們可以先保持沉默

在這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我們接觸信息的來源十分的廣,所以有些時候那些文字從業者為了能讓自己的文章有點擊率,他們往往會誇大該事件的嚴重性。

甚至,他們在不瞭解事情的真相下,還會去捏在事實,只為了能獲得更大的點擊率。

當他們發現自己寫的文章寫錯了,然後在對方已經發文闢謠並且強烈要求要追求其法律責任的時候,他們只得以將原文作以刪除,然後“真情實意的”說句道歉。

他們真的悔改了嗎?

思考!不瞭解真相前,我們可以先保持沉默


思考!不瞭解真相前,我們可以先保持沉默

作為被動接受者, 我們不能去選擇自己接受什麼樣的消息,遇到那些奪人眼球的文字,總是會讓我們情不自禁的點進去。

這種就像抽菸,明明香菸上已經寫了“吸菸有害健康”幾個大字,我們還是要抽,並且還“自作聰明”的說出一句:抽菸傷肺,不抽菸傷心。

看文章其實也差不多,其實有些時候看完一篇文的時候,你也會感覺有點兒不對勁,只是這篇文能讓我們有身心感觸,一時之下就忘記了那個不對勁在哪裡。然後會根據自身經歷做以評論,最後感慨:有些人好操蛋。

馬克吐溫說過一句有趣的話:我的親身經驗告訴我,記者們喜歡撒謊。我本人就曾使一種繪聲繪色的謊言開始在太平洋沿岸地區風行。時至今日,這種謊言仍在當地流行。

思考!不瞭解真相前,我們可以先保持沉默


思考!不瞭解真相前,我們可以先保持沉默

在現在文字從業者已經放棄了寫文的初心的情況下,被動接受者其實很難做以反抗。

有一句在知乎流行頗廣的話語:現在你所看到的新聞,其實都是別人想讓你看到的。

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這種被動接受者應該如何做呢?這倒是可以用《了不起的蓋茨比》裡面的一句話:每當你覺得想要批評什麼人的時候,你切要記著,這個世界上的人並非都具備你稟有的條件

當我們遇到不公的事情的時候,我們可以先想想是不是我們先做錯了?

當我們快要被別人煽動的時候,我們可以先想想這件事情真的靠譜嗎?

當我們看到很誇張的新聞,我們可以先想想他寫的東西經過調查了嗎?


思考!不瞭解真相前,我們可以先保持沉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