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盐市场是否还可以进一步细分?

食盐市场是否还可以进一步细分?

对于盐这种东西,大家普遍都认为很重要,然而真的让你说出个一二三来估计除了业内人士,没有几个能说得清,即使国内专职研究食品的几大院校也没几个对这玩意有过进一步的研究。目前食盐大方向分为大包装跟小包装两类,小包装主要供给日常食用,大包装更多供应到食品加工上使用,这快更多的属于看不到的食盐。目前各大盐业公司最大的利润点在于小包装,那么小包装市场是否还可以再细分?

1、一直固守的基础市场

食盐由于以往受国家调控,所以整体价位都普遍较低,一般都在一两块钱,甚至更低,这块整体以低价格为主的市场,一般统称为基础市场,其特点就是价格低廉,包装简易,摆台杂乱。这块市场目前看来是各大盐业公司主要的市场份额所在,但由于专营带来的营销习惯使得包装美观度较差,商超维护力度欠缺,售后跟进基本缺失,使得这块市场有点贫民窟的感觉,份额很大,服务很差。如果想要在这块市场做出点东西,一方面要搞定盐业公司的追堵,另一方面要客服、产品包装、台面维护以及售后问题,谁能早点在基础市场树立自己的品牌定位,谁就能掌控这个无序的市场。

2、价格放开后的高端定位

食盐改革制度的颁发,使得食盐定价权归属到盐业公司,这就使得很多盐业公司开始推出很多高价位的食盐,开始主打高端市场。这部分的食盐特点普遍价格较高,包装较好,台面维护也有开始逐步实行,但比较可惜高端产品的定义却始终没有一个盐业公司能够给出,使得消费者始终把高端停留在包装层面。不过也怪不得消费者有这种想法,很多盐业公司为了高端而高端,不同价位,不同包装一模一样的盐种。这块市场,营销很重要,从长久考虑真的需要把更多心思放在做好产品上来。

3、隐藏在基础市场的餐饮天下

随着新生代人群开始占领整体消费大军的主流,外卖餐饮这块变得更加活跃,这个促使家庭用盐的量开始大幅度下降而餐饮用盐的量开始逐步提升。餐饮由于其量大的特性,普通小包装一方面从使用上真的不方便,一包500g的盐没一会就用完了,重新拆包比较麻烦,另一方面小包装这价格真的很高。目前国内很多盐业公司,为了提升利润会强行给餐饮行业配送小包装食盐,这个就给了很多私人力量一个可趁之机,开始在餐饮行业推行2-2.5kg的餐饮用盐,价格低廉拆包方便。可惜的是目前尚未有人在这个市场构造一个餐饮用盐的概念,未来谁能把2kg的食盐跟餐饮用盐进行概念定义深化,那么这个市场就将归谁所有。

4、不加碘握在盐业公司手上的蓝海市场

自媒体,网络医疗等渠道消息的铺展,使得消费者对于加碘食盐的认知越发深刻,而且近年来甲状腺疾病确诊人数的上升,更多人把相应的问题归咎于加碘食盐,这个就促使很多人开始在食盐购买时会下意识的去选择不加碘产品,从而拉动不加碘市场的上升。能够刻意选择不加碘产品的消费者,普遍对于产品质量以及品牌要求会较高,这部分人群是最适合做高端产品。但很可惜不加碘这块由于一些客观因素,使得概念未有人敢提出推行,指望一些故步自封的盐业公司来推动,真心很难。不加碘,如果想打开市场,高质量产品、多档位价格、专柜强化是必不可少的,目前在不加碘营销做的最好的是上海盐业(中盐的地盘),然而产品质量最适合做这块的却是福建盐业,其那几块高质量的盐厂,说实话真心有种抱着金碗在要饭。不加碘这块市场,就看谁敢第一个吃这个螃蟹了。

食盐如果还不转变观念将其作为一个商品的概念来进行细分营销,把产品质量跟营销放在首位,而是一味的依靠行政,那么在未来只能接受市场的洗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