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虚假的疼爱,叫做爷爷奶奶从来舍不得给孩子花一分钱

最近,邻居老王家素来和睦的两口子突然吵起来了。

事后王嫂过来和我抱怨:“你来评评理,天底下有这样的奶奶吗?我家的娃出生时,他奶奶来医院抱他的时候高兴得很,但连个红包也不封!出生后也从来没给他买过什么东西。每次过来看孩子都说下次要给他带衣服、零食和玩具,但没有一次买给他!你说气不气人?”

我说:“那也用不着吵架吧?老人家手头紧,也能理解。”

王嫂一副“你不说我还不生气”的表情,愤愤道:“才不是,他奶奶退休工资好几千,对自己可是什么都舍得买,就是对孩子不舍得!——而我爸妈,每个月都会给孙子买东西,真是不对比不知道!所以我才跟老王说以后请他妈别再说什么买东西给孩子的话了,虚伪!”

最后,王嫂总结道:“我现在算明白了,爷爷奶奶舍不得给孩子花钱的,说什么疼爱都是假的!”

见我若有所思,王嫂又说了两个身边的例子:

有一种虚假的疼爱,叫做爷爷奶奶从来舍不得给孩子花一分钱

例子1:老李家生的是女儿,爷爷重男轻女,但嘴上却老说最疼孙女。事实上,她爷爷经常买零食、玩具给大孙子,从没买过任何东西给孙女。老李家因此没少抱怨过老人,认为只会动嘴皮子。孙女渐渐长大后,也一直跟爷爷不亲。

例子2:隔壁小陈家的爷爷是个退休干部,经历过上个世纪的自然灾害时期,对孙子在消费方面要求很严,不单自己不买东西给他,也反对小陈夫妇多买,每次都说:“我们那时候,连饭都吃不上,全家人就三条裤子轮流穿,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但一定不能浪费!”

有一种虚假的疼爱,叫做爷爷奶奶从来舍不得给孩子花一分钱

王嫂家的情况和她讲的例子并不少见,有人可能不同意她的看法。

爷爷奶奶不给孙子买东西是不让他乱花钱,为他好!

不给孩子买东西就是不疼爱孩子,太严重了吧?!

不过仔细思考后,我倒认可这个观点:爷爷奶奶从来舍不得给孩子花一分钱的,说明疼爱是虚假的。

有一种虚假的疼爱,叫做爷爷奶奶从来舍不得给孩子花一分钱

为什么这样说?主要有几点理由:

1.节俭只是不肯花钱的借口。

毋庸置疑,爷爷奶奶大多经历过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那时物质极度匮乏,生活水平低下。

所以许多人也养成了节俭度日、反对浪费的习惯。

比如吃饭碗底要吃干净、旧衣服补补继续穿和不追求名牌等。上文例子2小陈家的爷爷就是这样。

但是,如果以节俭为理由不给孙子、孙女们买东西是说不过去的。

因为现在社会的物质已经极大丰富,适当合理的消费对普通家庭来说不是问题。

可以给孩子少买、只买必要的,但若一点都不买,节俭就是爷爷奶奶的一个借口而已。

有一种虚假的疼爱,叫做爷爷奶奶从来舍不得给孩子花一分钱

2.钱只花自己身上是一种自私。

许多爷爷奶奶则是另一种情况,他们收入水平不低,对自己很大方,买好衣服,吃好东西,每年定期旅游等。比如上文王嫂家的奶奶。

唯独对孙子、孙女不肯花钱,一言以蔽之,这种情况就是自私。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对几个孙辈区别对待,比如对某个孙子很大方,对某个却很吝啬,比如上文例子1中老李家的爷爷,也是私心重的表现。有一种虚假的疼爱,叫做爷爷奶奶从来舍不得给孩子花一分钱

3.舍得花钱是疼爱孩子的表现。

疼爱孩子,不止是要体现在口头上,还要言行一致,精神和物质同步。

真的疼爱孩子,爷爷奶奶肯定愿意、舍得给孩子买点东西的。

反之,那些口口声声说爱孩子,却不肯出一分钱的,谈不上是真的疼爱。

当然,每个人收入水平不同,能买的东西品质和多少也不同,但舍得为孩子花钱,绝对是爷爷奶奶对他们疼爱的一种表现。

有一种虚假的疼爱,叫做爷爷奶奶从来舍不得给孩子花一分钱

其实,绝大多数爷爷奶奶是疼爱自己的孙辈的,也愿意给孩子们买东西。

他们操劳了一辈子,为社会和家庭都付出很多,我们绝对不是要苛求他们在物质上给予孩子很多。

只不过希望一些从来不舍得给孩子花钱的爷爷奶奶们,要改变过时的消费观念,以合理公正、言行一致的花费标准来对待孩子们。

那样的话,孩子们感受到的疼爱才会更真实。

今日话题:你身边有这样的情况吗?

欢迎讨论留言!

若喜欢,请关注作者,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