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神話中最爲著名的神獸不是青龍白虎,而是它!

於道家學說古籍《莊子·逍遙遊》中記載鯤鵬是一種上古神獸,見:北冥有魚,其名曰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鯤是指傳說中北方的大海里的一條大魚。鯤的體積,不知大到幾千裡;可變化為飛鳥即為鵬、展開的雙翅就像天邊的雲,鵬隨著海上洶湧的波濤遷徙到南方的大海。

中國神話中最為著名的神獸不是青龍白虎,而是它!

夫鯤之為魚也。潛碧海,泳滄流,沉鰓於勃海之中,掉尾乎風濤之下,而濠魚井鮒,自以為可得而齊焉。鵬之為鳥也,刷毛羽,恣飲啄,戢翼於天地之間,宛頸乎江海之畔,而雙鳧乘雁,自以為可得而褻焉。及其化羽垂天,摶風九萬,振鱗橫海,擊水三千。

鯤鵬展翅,遮天蔽日,其大不言而喻!作為上古神獸,鯤鵬也是十分厲害的!傳說最厲害的上古神獸鯤鵬是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條魚,它的名字叫做鯤。《莊子·逍遙遊》中記載“北冥有魚,其名曰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絕雲氣,負青天,然後圖南”

而《山海經·大荒西經》有載:“有魚偏枯,名曰魚婦,顓頊死即復甦蛇乃化為魚,是為魚婦,顓頊死即復甦”傳說在上古時期,有一種魚一邊是枯萎的,而另一邊是活著的,這種魚名叫魚婦,相傳是北方水神顓頊死而復生變化成的,而顓頊之神本身就是是通過魚、鳥之形死而復生相互禪變的。而在同一書中的另一卷《西山經》有云:“有鳥焉,其翟而赤,名曰勝遇。”“勝遇”就是“神魚”,文中所說的鳥,也是神鳥。說此神鳥的名字叫“神魚”,實際上是將神魚、神鳥合傳一體了,卻是和鯤鵬有同義。

對於鯤鵬的記載,古代文籍均有記載,如在《神異經-中荒經》便有這樣對鯤鵬的描述,但並非成為鯤鵬,而是稱之為“希有”神鳥:“崑崙之山有銅柱焉,其高入天,所謂‘天柱’也,圍三千里,周圓如削。――上有大鳥,名曰希有,南向,張左翼覆東王公,右翼覆西王母;背上小處無羽,一萬九千里,西王母歲登翼上,會東王公也。”《神異經》中的記述,記載了這種鳥居於崑崙神山,但是後來崑崙神山的銅柱被不周山崩塌所波及而毀。

鯤鵬不像神龍鳳凰那樣去而無蹤,來而無影,人們往往稱之為神龍見首不見尾,而鯤鵬不一,往往飛於千里高空,但地下的人們都能看見。

中國神話中最為著名的神獸不是青龍白虎,而是它!

《莊子·逍遙遊》:“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鵬生於北冥卻要飛往南冥,在此先了解,為什麼鯤鵬要從北冥飛往南冥?在《淮南子天文訓》中以五星劃分天地:“東方,木也,其帝太,其佐句芒,執規而治春。其神為歲星,其獸蒼龍,其音角,其日甲乙。南方,火也,其帝炎帝,其佐朱明,執衡而治夏。其神為熒惑,其獸朱鳥,其音徵,其日丙丁。中央,土也,其帝黃帝,其佐后土,執繩而制四方。其神為鎮星,其獸黃龍,其音宮,其日戊己。西方,金也,其帝少昊,其佐蓐收,執矩而治秋。其神為太白,其獸白虎,其音商,其日庚辛。北方,水也,其帝顓頊,其佐玄冥,執權而治冬。其神為辰星,其獸玄武,其音羽,其日壬。”

這裡可翻譯為:它的主宰是太,句芒則是它的輔佐大臣,句芒執規尺來管理春天。歲星是東方的護神,蒼龍是它的代表獸,它在五音中屬於角音,日干用的是甲乙。南方是火星,它的主宰是炎帝,朱明是它的輔佐大臣,朱明手拿衡器管理整個夏季。熒惑是南方的護神,朱鳥是它的代表獸,它在五音中屬於徵音,日干用的是丙丁。中央是土星,黃帝是它的天帝,由后土擔任輔佐大臣,后土手拿繩墨管理四方的事物。鎮星是中央的護神,黃龍是它的代表獸,它在五音中是宮音,日干用戊己。西方是金星,少昊是它的主宰,由蓐收來擔任它的輔佐大臣,蓐收執矩尺管理秋季的事務。太白是西方的護神,它是以白虎作為代表獸,它在五音中屬於商音,日干用庚辛。北方是水星,顓頊作為它的天帝,由玄冥來輔佐,玄冥執權器管理整個冬季。星辰是北方的護神,玄武是它的代表獸,它在五音中屬於羽音,日干用壬癸。這裡的南方天帝居於南海即為南冥,而北方天帝居於北海即北冥,兩者各分夏冬。也就是說鯤鵬從北冥飛往南冥,是因為冬季的緣故而遷徙。

中國神話中最為著名的神獸不是青龍白虎,而是它!

在《五運歷年紀》中亦有對鯤鵬的記載:“數起於一,立於三,成於五,盛於七,處於九,故天去地九萬里。”也就說明了鯤鵬超脫於九天之外。因此鯤鵬又非同神非同仙。

這裡推薦幾本書,《道德經》《山海經》《淮南子天文訓》這三本書。

歡迎到評論區留言,如果你也喜歡,點個關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