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下午手術,22歲的女兒說:你們都去醫院了,誰來給我煮中飯?

想要孩子優秀,先教會他孝順吧。

昨天,朋友小美告訴我一件令她很無語,又很惱火的事情。

小美的姐姐今年46歲,前幾天查出宮頸癌,幸運的是發現得還算早,初期,醫生建議儘快手術。

第二天一早,小美就匆忙趕去姐姐家,想著和姐姐一起去醫院,好為下午的手術做準備。

必竟是癌,姐姐姐夫都愁眉不展,憂心忡忡。

收拾衣物時,姐夫喊他們的女兒,說:我和你媽要去醫院了,你怎麼還不快點換衣服!

哪知女兒不耐煩的說:我去幹嘛,我又不是醫生,不去。

姐夫一聽,明顯有些惱了,憋得直喘氣,想罵又不知罵什麼。

姐姐趕緊打圓場說:好了好了,不去就不去,小孩子,去了也不頂事。

小美看不過去,就主動去拉姨侄女的手說道:好孩子,和小姨一塊去吧,陪陪你媽,你媽害怕呢。

女孩把手一甩說:都說了,我不想去。

低頭又摸了會手機,說:媽,你們都去醫院了,那誰來給我煮中飯呀?

媽媽下午手術,22歲的女兒說:你們都去醫院了,誰來給我煮中飯?

小美告訴我說:聽到這話,她的火都要冒出來了,這是養的個什麼孩子呀?

22歲,不是2歲呀,媽媽病了,連最起碼的關心都沒有嗎?都不懂嗎?

看在姐姐生病的份上,怕姐姐心裡不舒服,小美也不好多說什麼,臨出門時,小美狠狠的瞪了姨侄女一眼,希望她能跟出來一同去醫院。

然而,並沒有。

姨侄女對小美的警告視若無睹,對著小美做了個鬼臉後,又摸起了她的手機。

到了中午,小美正在陪姐姐做術前檢查,姨侄女又打電話來問:小姨,問問我媽,我中午吃什麼?

小美嘆了口氣對她說:都這麼大了,自己去外婆家吃都不會嗎?你媽可是生病了呀。

只聽電話裡還在嘰嘰歪歪:哎呀,外面很曬的,熱死了,小姨,還是你回來開車送我去外婆家吧。

小美氣得把手機關了機。

她問我:你說,現在的孩子,從小好吃好喝的養著,好言好語的教著,怎麼最後教出這麼個不懂事的東西呢?


媽媽下午手術,22歲的女兒說:你們都去醫院了,誰來給我煮中飯?


據我瞭解,其實這樣不知體貼父母的孩子,真的不在少數。

不久前,有個媽媽,也傾訴了她的煩心事。

她的女兒今年25,成績不好,勉強唸了個五年大專,畢業兩三年了,還整天在家閒著,也不想工作。

前段時間,婆婆病了,先生又剛好出差,她一個人醫院家裡的兩頭跑,真是累得夠嗆。

家裡這個情況,女兒還是一如既往的十指不沾陽春水,每天睡到中午才起床,等著媽媽把飯煮好了才下樓吃。

自己顧不上吃飯,要先給婆婆送飯,弄好了回到家,女兒吃飯的碗,飯桌就那樣放著,都不知收一收。

有天晚上,小姑子有空,就換她早點回家,好好睡一覺。

這時她的女兒打電話來,讓去買××人家的餛飩帶回去給她夜宵。

此時又累又困,但還是繞了一大圈去買了,那天有點雨,拐彎時沒注意,蹭到了路牙上,腳上的皮都破了。

回到家,女兒一嘗,立馬就埋怨芳說:媽你跑哪買的,一點都不好吃。

她說:那一刻,我真的非常心灰意冷,都25了,眼裡就一碗餛飩,根本都沒看到我這個媽媽受傷的腿。

她問我:你說,養女兒有什麼用?

這樣的詢問,常常讓我無言以對。

我常想這個問題:這樣辛苦的養一個不知感恩的孩子,到底是為什麼?

傾盡全力養育一個孩子,是父母親的職責,是從不圖有回報的。

但是,某天,當這個孩子已長大,已到了能自實其力的年齡,卻還依賴父母,認為父母替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應當,甚至,哪天做少了,還心生了怨恨。

這,實在是教育的悲劇,而非我們養育孩子的初衷。


媽媽下午手術,22歲的女兒說:你們都去醫院了,誰來給我煮中飯?

以上的兩個孩子,我並不很瞭解他們成長的家庭環境,我不知道他們的父母從小是如何教育引導他們的。

但我覺得,孩子長大後,長成了怎樣的模樣,其實都是有跡可尋的。

說句誅心的話:這兩個孩子今天的一切,他們的父母要負很大的責任。


媽媽下午手術,22歲的女兒說:你們都去醫院了,誰來給我煮中飯?

而我們見到的許多家庭,他們是怎麼教育孩子呢?

我見過他們說得最多的話是:

好孩子,家裡好吃的都歸你!寶貝兒,你奶奶不吃,你一個吃好了!你只好好學習吧,其他事情都讓媽媽來幹!


這樣的話說多了,孩子們也就習以為常了。

於是,以下種種情況自然出現:

吃完飯,碗一推,看電視或者去玩,媽媽一個人拖著疲憊的身體收拾碗筷;家裡有好吃的東西,父母一口不吃,留給孩子一人享用,而孩子,也很少請父母來吃;孩子生病,父母細緻入微地照顧,而父母身體不適,孩子大多視而不見,也不懂問候。有的孩子,年紀小小,就敢隨意頂撞父母,惹父母生氣,父母反過來還要賠小心,賠笑臉。

如此種種,哪是養孩子,這分明就是在供祖宗。

這種成長環境裡的孩子,他們已習慣了家人給予的關懷與愛護。

他們甚至還認為:父母家人對自己的愛,是天經地義的,是理所應當的。

他們只知道接受來自愛的饋贈,從沒想到過付出,更沒想到如何去愛家人去孝順父母。

所以,養一個孝順的孩子,跟父母的言行有很大的關係,父母的某些行為會直接導致孩子的孝順或不孝順。

這話有點誅心,但是卻是事實。

俗話說:"三歲看小,七歲看老。"

很多父母只想著用一廂情願的方式,讓孩子變優秀,卻常常忽略了要先教孩子孝順。

一個從小能做到孝順父母的孩子,他的運氣一定不會差,未來一定會美好。

不要人云亦云,去想什麼:只要孩子有出息,將來我才不要他們的孝順,照顧。

相信我,我們中國人對於天倫之樂的追求,有種近乎根深蒂固的執念。

身至晚年,再優秀能幹的孩子,都不如有個體貼孝順會端茶倒水的孩子,更令我們感覺到幸福和成功了。

茲心批註:

(1)你給孩子什麼東西,孩子未來就是什麼樣的人。所以家庭教育要做的頭等大事就是教育孩子有良好的人品,第二就是要進行心情教育——培養孩子對生命的愛心。讓孩子覺得活在世界上很美好,培養孩子對於生命的熱愛,是家長最重要的任務之一。

(2)當我們把所有的一切都給孩子,把生命、財富、地位全部交出來,我們的孩子終身都不一定會幸福。你只有教會孩子如何做一個快樂的人,豐富的人,哪怕不那麼成功但也能去過自己喜歡的生活,教會孩子學會追求自己的目標,學會享受達到目標以後的幸福感和滿足感,我們孩子才會獲得真正的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