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父無犬子!李澤楷不愧是李嘉誠的兒子,他到底做了什麼

超人李嘉誠曾經成立了一家衛星電視公司(以下簡稱衛視),並將這家公司的經營大權全部交給了二兒子李澤楷,想以此來測試一下李澤楷的經營才能。

虎父無犬子!李澤楷不愧是李嘉誠的兒子,他到底做了什麼

香港電視行業競爭激烈,衛視作為一名新軍,想要經營好絕非易事。李澤楷到底有沒有經營才能?當時許多香港商界人士對此持有懷疑和否定態度,認為他只是一個普通富二代的人不在少數,還有些人覺得李嘉誠此舉有點過於望子成龍,擔心李澤楷會賠得血本無歸,甚至還有些李嘉誠的競爭對手別有用心地預測,讓李澤楷經營衛視,那至少要虧損30億港元。

在人們的質疑聲中,李澤楷走馬上任了,這一戰對他而言至關重要,可以說是他的正名之戰。

上任後,李澤楷的第一個行動就是在自己的辦公室安裝了一面電視牆,將24臺大屏電視同時打開,這可以使他將當時香港主要的電視臺一覽無餘。

虎父無犬子!李澤楷不愧是李嘉誠的兒子,他到底做了什麼

通過一段時間對香港電視市場的耐心考察和深入思考,李澤楷為衛視定下了一個購片的基本原則:花小錢,買好片。衛視的一些高層以及員工們對此很不理解,李澤楷便解釋說,和其他電視臺搶那些熱門影視片,衛視沒有絲毫優勢,相反,選擇搏冷,挑一些儘管已經過時卻經典依舊的影視片來插放,倒是極有可能出奇制勝。對於李澤楷的說法,衛視高層和員工都是半信半疑,但還是按照李澤楷的部署去執行了。

事實的確如李澤楷所判斷,那些影視片雖已過時,但或者得過影壇大獎,或者曾經有優秀的票房,或者創造過收視率紀錄,香港不少觀眾尤其是中老年觀眾對它們極有興趣,願意重溫經典。此外,還有一點極為重要,在那些過時的影視片中,李澤楷更加重視那些儘管在國外極為經典、極受歡迎但在香港的電視臺從沒有播放過的。因為競爭優勢小,李澤楷得以以非常低廉的價格買進可這些影視片。這些影視片在衛視臺播出後,立刻吸引了大量觀眾,衛視的收視率是芝麻開花——節節高,那些之前對衛視愛答不理的廣告商們也紛紛主動找上門來,短短兩年時間,衛視在李澤楷的經營下,光是廣告收入,就達到了3.6億元。

虎父無犬子!李澤楷不愧是李嘉誠的兒子,他到底做了什麼

衛視的出色表現引起了全球傳媒大亨默多克的極大興趣,默多克向李澤楷伸出橄欖枝,想要以高價收購衛視。經過多番談判,最終,默多克以9.5億美元的天價收購了衛視,而李澤楷則通過此次收購賺得盆滿缽滿。

經營衛視的兩年時間,李澤楷總共投入了1.25億美元,而收穫超過了10倍(包括廣告收入、收購價以及其他收入),這一戰使得他在香港商界名聲大振,人們紛紛讚歎:“虎父無犬子,李嘉誠的兒子的確不簡,【瞭解跟多一些】左下方打開

虎父無犬子!李澤楷不愧是李嘉誠的兒子,他到底做了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