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降级”下的应对——吃榨菜还是啃鸭脖?

开头先放两张图片

“消费降级”下的应对——吃榨菜还是啃鸭脖?

诺!涪陵榨菜开始走红了,市场刚需吧!而非刚需的鸭脖子,开始放绿光了!

开个玩笑。

有个现象规律还比较准确,刚开始传播不太广或者好多人不知道的的消息到了后面如果被大家广为传开,那么其真实存在性就已经被证实了!

比如说,去年比特币、区块链只是一部分中间流传炒作,到了2018年初的时候各行业大佬纷纷投入区块链或者直接投资数字币,说明在这里面韭菜还是好收割的,大佬们也认同了,吃相什么的就不管了;再说今年,上半年已经开始有消费降级这个说法了,但是好多人不承认,进入8月份后,老百姓普遍也感受到了(虽说有寿光水灾的影响,但是每年几乎都有些影响民生基础的事情发生,寿光的影响暂时忽略)。

上半年4月份的时候,各种青菜类价格还相对亲民,房租也还未上涨,6月底到7月间各地的P2P暴雷;8月开始,起初是香菜价格超过了猪肉;接着就是北京领头的房租上涨;这一桩桩时间都在告诉我们:经济的寒冬还在继续,而且更加刺骨!2008年经济危机刚开始的时候,那会儿听到的还是经济增速要保“8”,现如今,是要在保“6”的前提下,稳步前进。

资金一直在各行业间来回游荡,从房地产到股市,又从股市脱离进入互联网,唯一就是不进制造业的大门,没有制造业,哪有商品经济呢?几乎所有制造业都是在依靠借贷来存活,所以,对于生意人(这里不称企业家)而言,现金流是至关重要的。稍微哪个环节绷断了,后果可想而知。

“消费降级”下的应对——吃榨菜还是啃鸭脖?

其实,现金流,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很重要,唯一的不同,来源不一样!

现金吃紧,咋么办?前边一片文章 里讲过“口红效应”,而拼多多,也是在此效应之下顺势成功的,它在一般生活消费品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消费降级”下的一种出路,但是不太友善。而且针对的人群多以三四线居民为主,那其他地方的老百姓呢?阶级没有,但是阶层是存在的。你让之前大鱼大肉喝红酒的突然天天吃咸菜,这落差太大了。当然,也没到这么糟糕的地步。

之前一直有“消费升级”的口号:比如

时间观念,比起便宜但是耗时间的东西,消费者宁愿选择贵一些但更节省时间的东西,如高铁,便利店;

体验感,吃饭的体验高于仅限于吃饱,住酒店的体验比睡觉更重要;

品牌意识,衣服不仅是用来比一折腾的,汽车不只是代步工具,消费者对于品牌的需求越来越大于对功能的需求。

但是,现实是消费是分级的,与之相对应的就是我们现在面临的“消费降级”而且多体现在生活消费品领域,而且降级的只是价格,而非商品质量。人这辈子,衣食住行是伴随着我们一生的,住和行可以算是固定资产,需要一次性投入或者大额分批买进;而前两项衣、食是从出生到离开这个世界,一直都需要的,固定资产嘛,最快也是在成年后才开始拥有。所以,衣和食的消费频次和消费档次是对消费分级的真正考验。

榨菜与鸭脖就好比两种状态,鸭脖虽好吃,也不能贪口啊,而且消费也不少;榨菜虽说单调,但是也是含有微量元素的。

以前是国贸人气的brunch,现在路边的煎饼果子或者手抓饼;以前米其林三星,现在自己打造家庭私房菜,而且健康!

以前阿迪耐克,现在迪卡侬,毕竟LOGO不一样,都一样好穿!

以前星巴克,现在耳挂式咖啡,其实味道也差不多!

以前星级酒店,现在特色民宿,而且必有一番风味,无论装修还是精致,都是物超所值!

经济在变化,我们思维也要随着改变嘛。换个思路,也许会有不一样的体验了!

“消费降级”下的应对——吃榨菜还是啃鸭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