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上师是否真的是具德上师?

一直以来,都在说身边的某某今天依止了一位高僧,明天又有人说一位道友依止了一位上师。怀着各种羡慕之情也想着,哪一天自己也有如此的福报能够依止一位真正的具德上师呢?


如何判断上师是否真的是具德上师?

一段时间之前分享的文章中也在说依止具德上师的功德究竟有多么殊胜,又能给自己的今生与来世带来莫大的利益。那么问题就来了,究竟什么样的上师是具德上师呢?如何去准确的判断呢?

现在的社会中有着形形色色的骗子,万一眼前这个就是其中之一呢?信众被骗的事情层出不穷。骗术随着科技的发展,也是越来越精湛了,也越来越不容易被人识破了。毕竟我们只是凡夫,没有什么神通能够看到对方究竟是骗子,还是一位真正的上师。可是对于这一点,经文中已经给出了明确的答复,只是我们没有看到, 或者是没有领悟罢了。

首先,具备菩提心的上师一定是可以依止的上师。《大宝积经》中云:“菩提心者就可亲近,为诸智者所称赞故。”在《经庄严论》、《入行论》、《大圆满心性休息》中都讲述过具德上师所具备的功德。可以对照着去观察。倘若上师具备菩提心,他不可能不成办弟子今生与来世的一切利益,所传的法也是会与大乘道息息相关,也有一定的能力带领弟子走向解脱道。那这个菩提心又该如何判断呢?真正具有菩提心的上师,无论住在哪里,去什么地方,都会想着弟子或者是一切众生的利益,所做之事也都是为了利益他众而为之,同时也会受到大家的恭敬;想反的,只是自私自利的想着自己如何,想着信财如何,想着在权衡利益,这样一定是没有菩提之心的。也许一时看不出来,但是一段时间之后,一定会观察出来的。

如何判断上师是否真的是具德上师?

其次,因为不是每一个人都生活在寺庙里,也不可能时时在上师的身边去观察,那又如何知道上师是不是真的有菩提心呢?《十法经》中云:“依烟知有火,依鸥知有河,具智菩萨种,由外相而知。”这句偈颂就告诉了我们方法。前面两句显而易见,不用多解释,但是根据现在的环境下,可以将前两句套换成:看到上师所承办的事业是否广大来判断上师是否是具德;听到上师的所讲的法或者是议论、行为是否是如法来判断上师是不是具德。

后面两句是说,看到菩萨弘法利生的行为等,大概可以了知他是否具足菩提心。那么观察上师就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比如听法、观察言行等来判断上师是否具有菩提心,从而决定是否要依止。

第三,每个人遇到怎样的上师,跟内心清净与否及业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倘若没有宿世的缘份,我们就不会有福报遇到属于自己依止的上师。在米拉日巴尊者的传记当中有记载的,米拉日巴刚开始依止的是前译宁玛派的大圆满的祖师绒顿拉嘎,依止上师之时,此上师说他的大圆满法是白天修白天成就,晚上修晚上成就,具有宿世的因缘者无需修持都能成就。当听到上师的窍诀即生能解脱,而且认为自己也是上等根基,无需要修行就能解脱,因此就天天睡懒觉。最后上师说:“哦,我与你没有宿世的因缘,法也与你没有宿世的因缘,而大成就者玛尔巴译师,你与他有宿世的因缘。”当听到玛尔巴译师的名号时,当时就生起无法言喻的欢喜心和信心。这个故事说明了宿缘的不可替代性。当然了,这种状况出现之时自然就可以去依止的。不单单是这个上师名气很大、徒众很多、是智者,不应单单以此就去依止,主要是具不具足宿世的因缘和发愿力。

以上这些都观察的方法,这些不仅仅需要个人的智慧,也需要一段时间的考验,最后才能让上师与弟子之前建立牢靠的关系,最终“修成正果”。

如何判断上师是否真的是具德上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