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河人物传」金刀令公埋骨香河(二)

点击“蓝色”关注

香河方志

「香河人物传」金刀令公埋骨香河(二)
「香河人物传」金刀令公埋骨香河(二)

千秋庙享—建祠古北口

头颅盛于木匣传示辽军营中,不知可否有人为老将军马革裹尸。著名学者余嘉锡在《杨将军故事考信录》里赞叹:业以一身当辽之兵冲,前后三十余年,未尝败衄,及陈家谷口之战,为人所牵制,兵败被擒,卒能从容就义,以一死报国,此岂两宋孱将庸臣所敢望哉,宜其声明播在人口,久而不忘欤?余嘉锡在《杨业传索隐》文末总结说:观辽史之论耶律斜轸,隆平之论杨业,知辽之所以存,宋之所以弱,皆系於业之死,业之一身,有关於天下亦大矣。

辽朝认为杨业被俘和杨业之死,是标志性大事,故辽史中大书特书:《圣宗本纪》写秋七月丙子,枢密使斜轸擒宋将杨继业,以捷告天地;诏传其首于越休哥,以示诸军,仍以朔州之捷宣谕南京、平州将吏。并在大辽诸名将列传中多次提及擒杨继业之事。杨业之死对辽朝士气有巨大影响,辽史中对于陈家谷口擒杨业和高粱河之战击溃宋军相提并论。《辽史》卷八十三列传第十三论曰:宋乘下太原之锐,以师围燕,继遣曹彬、杨继业等分道来伐。是两役也,辽亦岌岌乎殆哉!休哥奋击于高粱,敌兵奔溃;斜轸擒继业于朔州,旋复故地。宋自是不复深入,社稷固而边境宁。《辽史•圣宗本纪》也写到:自是宋守云、应诸州者,闻继业死,皆弃城遁。

余嘉锡于《杨家将故事考信录》言:杨业祖孙三世,皆欲为国取燕云以除外患,其识乃高过赵普等,使当时能用其言,则金元无所凭籍以起,靖康之辱,祥兴之祸,皆可以不作。且业有无敌之名,辽人望见旌旗辄引去,隐然若一敌国,故曾巩作隆平集,元人修辽史,皆以业之生死定辽、宋之盛衰。业即被擒,辽人欲重用之,业义不负国,遂不食以死。以区区一身,关系之重如彼,忠贞之节复如此,岂不诚大丈夫哉!此所谓国亡之后,遗民叹息歌咏杨家将,久而不置也欤?

然而杨业败俘死节之后,北宋朝廷最初是不认可的,正如小说所演义,潘美等人诬陷谗谤杨业身后之名,必有人为之申雪。

据《宋会要》第三十四册礼四十四《赙赠》类记载:云州观察使杨业,雍熙三年八月北征阵殁,赐绢布各百匹,粟一十石。据考凡观察使卒,赐钱三百贯,绢布各二百匹,酒五十瓶,羊五十口。杨业作为国家烈士,不光没有抚恤金和羊酒,绢布各减半,比同级善终官员还不如,肯定有人诋毁他,否则为什么后来宋太宗又下诏罪责群帅失约,援兵不前,对杨业高度赞扬呢?潘美王侁等人必定不会自首,太宗何以知之?《续修岢岚州志》节妇类提到杨业妻折氏:后业战死于陈家谷,潘美、王侁畏罪,欲掩其事,折上疏辩夫力战获死之由,遂削二人爵。其中经过诸史都未提及,但从民间演义、史料方志仍可窥一斑,可叹我大宋朝廷朝政如此,怎不令义士扼腕寒心!人间正道是沧桑,在杨业申雪冤情之后,太宗皇帝痛惜下诏:执干戈而卫社稷,闻鼓鼙而思将帅,褒杨业诚坚金石,气激风云,追赠太尉大同军节度使,赐布帛千匹,粟千石。大将军潘美降三官,监军王侁除名隶金州,刘文裕除名监登州。

辽朝方面,承天皇太后萧绰(小字燕燕)摄国政,先是下令军中必欲生擒杨业待其屈服而后重用,遣兵押送途中杨业绝食自尽,萧太后敬其忠勇,命按辽人习俗将其尸身火化入坛,葬在古北口(今北京密云界内),并于古北口旧城北门外修建一座杨无敌祠。也有资料记载,杨令公祠始建于1025年,由辽圣宗耶律隆绪敕令所建,后徐达、冯玉祥曾重修。顾炎武《昌平山水记》以为杨业死于陈家谷口,在雁门北口建祠为宜,厉鄂《辽史拾遗》考订其错误,认为古北口杨无敌祠创建于辽,无敌忠义,感动敌境,纪昀《槐西杂记》也修订顾炎武之误,杨令公祠在古北口内,祀宋将杨业,盖辽人重业之忠勇,为之立庙。综合诸书都以为,杨业战败于陈家谷,非死于陈家谷,必押送于燕京(辽人以之为南京,宋人为幽州)途经三日而死。杨令公祠至今尚在,坐落于密云古北口镇河东村北门坡,历代修缮,千年不颓,闻名天下。

景德元年(1004年)澶渊之盟宋辽议和后,宋使赴辽中京(内蒙古赤峰南)必取道古北口,面对辽国也崇仰的令公庙,感慨良多:

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曾协助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的名臣刘敞奉使贺契丹太后生辰,写下了《过古北口杨无敌庙》:

西流不返日滔滔,

陇上犹歌七尺刀。

恸哭应知贾谊意,

世人生死两鸿毛。

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后官至丞相的苏颂奉命贺契丹主生辰,有诗《和仲巽过古北口杨无敌庙》:

汉家飞将领熊罴,

死战燕山护我师。

威信仇方名不灭,

至今遗俗奉遗祠。

宋哲宗元祐四年(1089年),苏轼之弟苏辙奉命贺契丹主生辰,留诗《过杨无敌祠》(此时杨业已去世百年):

行祠寂寞寄关门,野草犹知避血痕。

一败可怜非战罪,太刚嗟独畏人言。

驰驱本为中原用,尝享能令异域尊。

我欲比君周子隐,诛肜聊足慰忠魂。

「香河人物传」金刀令公埋骨香河(二)「香河人物传」金刀令公埋骨香河(二)

关注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