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 · 泊于之变|看,威海泊于镇生态环境“大变身

生态公园建在家门口

走在逍遥湖公园的松间小路上,呼吸着新鲜的负氧离子,欣赏着远近高低的风车、木屋,再到网球场、羽毛球场上挥挥球拍、活动筋骨……这样惬意的休闲生活,放在过去泊于镇的村民们想都不敢想,而如今,这已成为他们茶余饭后的必做“功课”。

特色小镇 · 泊于之变|看,威海泊于镇生态环境“大变身

俯瞰逍遥湾


入夏以来,家住泊于镇松徐家村的村民车淑燕每天傍晚7点,便会准时从家里出来,约上几个朋友一起到村子北侧的逍遥湖公园去转一圈。

“以前,我们所谓的健身就是沿着村子里的路走一走。现在逍遥湖公园建成后,离家也就5分钟的路程,而且新安装各项健身器材给我们增添了不少健身新玩法。所谓打造诗意栖居的居住环境,这不就是我们现在生活的真实写照么!”提及泊于镇生态环境“大变身”,车淑燕满心洋溢着幸福感。

车淑燕所说的逍遥湖公园位于东部滨海新城核心区,由逍遥湖和湖心岛两个部分组成,是泊于镇“三河两湖一带”生态修复工程的重点项目之一,前不久该公园正式建成开放,为周边居民提供了健身休闲场所。


特色小镇 · 泊于之变|看,威海泊于镇生态环境“大变身

石家河公园


美景如画、欢笑如歌,这诗意栖居般生活,也让土生土长的“泊于人”车淑燕感慨万分:“以前,从远处望向这里,别说诗意了,就连整洁的建筑都难看到。”

20多年前,逍遥湖公园所在位置还是一片荒滩,后来附近村民承包海区搞起养殖,将临滩海域划分成不同区域,并在水面不远处的滩涂建起零零散散的小砖房,经多年的海风吹、浪花打,无人看管的小砖房早已变得破旧不堪,让原本就不怎么明亮的海滩变得更加杂乱。

“以前想到海边散散步,我们都得开车到东边去,时间长、路程远。”车淑燕说,“现在好了,经过整治海、湖景观仅一路之遥,推开家门就有两种风景,看着就让人心里舒坦。

绿水青山绘出醉美画卷,曾经的渔家小镇俨然成了 “小而精”“小而美”的生态范本。如今的泊于镇,越来越多的村民像车淑燕一样,在家门口尽享小镇诗意生活。


特色小镇 · 泊于之变|看,威海泊于镇生态环境“大变身

逍遥湖公园


“听说大林格村东南面的大岚山也要建公园,那边村民今后可就方便咯。”车淑燕说。

据了解,为进一步加快生态环境整治步伐,提升村民居住归属感、获得感,泊于镇持续开展农村环境治理。近日,位于泊于镇大林格村东南方向的大岚山郊野公园,作为泊于镇2018年重点民生工程之一,正式纳入新一轮的生态整治项目中,并按照“绿色开发、区域一体、生态先导、山水融城”的建设思路,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推进。

“目前大岚山郊野公园规划方案已完成,下一步,将根据公园地势地形及周边配套设施,进行详细测绘设计。”新城办副主任、泊于镇党委书记贺传军介绍,大岚山郊野公园建成后,将是一处集国际性山地自行车运动、青少年地质知识科普与环保教育、田园生态于一体的综合性矿山公园,与周边龙山湖、龙山湖文旅小镇整合成为一体化旅游资源,不仅为村民提供新的赏景去处,还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吸引更多市民群众前来旅游观光。

田园好风景 农民好光景

漫步在经区泊于镇泊于家村,村容整洁秀美,道路平坦,绿植遍布、鸟语花香,错落有序的农家小院静谧幽雅,石墙内外种植着各种果树和颜色秀丽的花卉,宛如置身于宁静的“世外桃源”,让人们安然其中、怡然自得。


特色小镇 · 泊于之变|看,威海泊于镇生态环境“大变身

泊于家村田园风光


“从村口一路走来,处处都是景儿,再往深处走还有一弯碧绿的荷塘,这么美你再上哪儿找。”说起泊于家村秀美的田园风光,该村党支部书记王可春便笑得合不拢嘴。

村间道路上方陇长的葡萄架挂满即将成熟的葡萄,路旁栽种的高枝月季争奇斗艳竞相盛开,随处可见的新绿、红花,给人一派怡人幸福景……

然而,就在几年前,泊于家村不仅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还是十里八乡的“空巢”村、“泥泞”村。


特色小镇 · 泊于之变|看,威海泊于镇生态环境“大变身

泊于家村田园风光


以前,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到城里工作,使得村里的留守老人增多。想要发展乡村经济,劳动力便成为横在泊于家村面前的大问题。

“老话说得好,要想富先修路,然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乡村经济首先要算好‘生态账’。因此我们不仅要把路修好,更要把景儿建好、守好。景儿好了,路通了,人才便留住了。”王可春说。


特色小镇 · 泊于之变|看,威海泊于镇生态环境“大变身

泊于家村葡萄长廊


近年来,按照“绿色发展,生态先行”的思路,泊于家村依托地处城郊、交通便利、耕地面积多、水资源丰富等优势,大兴土木搞起了休闲农业:搭架子、建大棚、整河道、平路面,将迤逦的田园风光与洁净的村庄环境充分结合,让美丽乡村接轨乡村旅游,实现各类资源要素的有效整合,护航美丽乡村持续美丽,生态田园悠然可见。

“我们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等融为一体,以田园生产、田园生活、田园景观为核心要素,实现生态农业、休闲旅游以及田园居住等功能的有机整合。”王可春介绍,泊于家村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建起了观光采摘区、休闲体验区、垂钓游玩区三大功能区。其中,观光采摘区有采摘大棚100多个;休闲体验区建起以餐饮、住宿、娱乐为一体的仿古民居院落,日可接待游客100多人;垂钓游玩区有两个人工湖,130个垂钓位,另外还有儿童游乐园、乡村文化大戏台等各类休闲场所近2000平方米。


特色小镇 · 泊于之变|看,威海泊于镇生态环境“大变身

游客在泊于家村垂钓园垂钓


“暑假里,来我们村游玩的市民特别多,或到采摘园采摘瓜果,或到湖边垂钓,漫步村间,远离城市喧嚣,尽享世外田园般的生活。”王可春介绍,市民可以享受别样的田园生活,本村村民也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感受着“悠然见南山”的田园惬意。

去年,泊于家村加大美丽乡村建设的环境提升力度,投入600多万元,对村庄的硬化、绿化、亮化以及自来水、污水、厕所进行提档升级改造,在全市率先将农村的自来水和污水并入城市大管网;投入500多万元打造两个人工湖,建起凉亭,放养鱼苗,种上荷花,打造村民和游客休闲观光的理想场所;投入200多万元,对全体村民的老旧院落进行改造,将破旧村庄打造成漂亮舒适的民宿民居。


特色小镇 · 泊于之变|看,威海泊于镇生态环境“大变身

泊于家村田园风光


最近这段时间,虽还未正式进入葡萄采摘季,但泊于家村的村民们一点不得闲。“十一假期即将到来,泊于家村将迎来一波旅游小高峰。今年我们共引进三万株高杆月季花都是欧式新品种,现在抓紧施肥、培育,等10月份月季盛开,也让城里人来看看,我们农村人的生活多幸福、多美好。”王可春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