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铜科普」为什么盯一个字看久了,反而感觉不认识了?

「小铜科普」为什么盯一个字看久了,反而感觉不认识了?

你肯定有过这样一种体验——

长时间盯着某个字看,

或者重复写一个字,

就会觉得这个字越看越不对劲,

越写越不认识……

别不承认,想想你被老师罚抄作业的时候。

「小铜科普」为什么盯一个字看久了,反而感觉不认识了?

为什么字看久了,反而感觉不认识了?

神经活动被你“玩累”了

盯着一个字看久了,容易产生陌生感,这一现象被称为“语义饱和”。

早在1907年,美国心理学博士玛格丽特•弗洛伊•沃什伯恩,就在美国心理学杂志上发表文章称:“如果对一个单词注视得太久,它将变得奇怪而陌生。”


1962年,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研究者里昂•雅克布维茨,将这一现象命名为“semantic satiation”(语义饱和)。

「小铜科普」为什么盯一个字看久了,反而感觉不认识了?

20世纪60年代,有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大脑在接受持续相同的刺激后,会产生神经疲倦。

简单来说,就是大脑的同一个地方一直卖命地工作,高强度运转后疲惫了,出现短暂的“罢工”

字看久了产生陌生感,就是因为人们的眼睛持续接受同一个字的刺激,连续不断地把相同信息,传送到大脑相对固定的位置,久而久之,这个位置的神经活动就会由于疲惫而受到抑制,最后造成联想阻断。

「小铜科普」为什么盯一个字看久了,反而感觉不认识了?

以色列海法大学心理系教授鲁斯•基姆奇的研究发现,在复杂结构的图形里,整体轮廓和局部元素间的组织关系是同时被感知的,但如果注视的时间超过690毫秒,整体图案的感知要更迟缓些。在某种程度上,看汉字也是这个道理。

如果长时间盯着一个字,由于神经活动会降低,大脑会不由自主地仅能注意到字的某一部分,从而使这个字丧失了整体感,继而对这个字的读音和意义的记忆也会变得模糊。

盯着一个字看能解压

“语义饱和现象”不仅存在于对字的识别上,还包括其他视觉、味觉等多个方面。

比如,我们面对一个熟人或本来已经熟悉的地点,看久了也会觉得陌生。

「小铜科普」为什么盯一个字看久了,反而感觉不认识了?

利用“语义饱和现象”,可以帮助我们缓解焦虑。

比如演讲焦虑,对那些饱受口吃折磨的人来说,不断地重复一些单词,会使大脑神经疲倦,也可以弱化由此产生的焦虑感。

如果你有时会为“不认字”感到烦恼,可以转转脖子,动动手指,暂时不去看这个字,过段时间再回来看它,就会发现顺眼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