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的餐飲店都在走精緻風,爲何這家反其道而行卻能火20年?


鄭州的餐飲店都在走精緻風,為何這家反其道而行卻能火20年?


進入九月,天氣慢慢轉涼。在微涼的秋日,喝上一碗溫熱的、冒著香氣的奶白色羊肉鮮湯,不僅祛除了體內的寒氣,羊肉的營養價值也能最大限度地驅散疲憊、振奮精神。

在這家羊肉湯館,加湯不要錢,但要求食客們最少點上15塊錢的料,所有的料都擺放在玻璃櫃中,羊肉、羊肚、羊眼、羊肝任意挑選。


鄭州的餐飲店都在走精緻風,為何這家反其道而行卻能火20年?


選了料,過了稱,一把放入空碗裡,再由食客拿上空碗去邊上盛湯。把碗遞給廚師,盛上一碗湯,還附贈一份餅絲或者鍋盔,用來泡湯吃。

就是這樣一家簡單直爽的店,卻在鄭州火了20多年,每天一到晚上七八點,店中更是一座難尋。愛喝羊湯的食客們經常會約上三兩個好友,搭配上冰鎮啤酒和烤羊肉串,一邊聊天一邊吃肉喝酒,英雄氣概、兒女情長,都融在烤肉和肉湯的香氣中,其中滋味妙不可言。

二十年如一日,堅守羊湯老傳統

2018年上半年,帖記羊肉湯館經歷了長達三個月之久的裝修。裝修的過程可謂十分神秘,在館子周圍圍了一圈藍色擋板,當食客們都紛紛猜測裝修後的餐館會有怎樣的風格變化時,羊肉湯館卻出乎了大夥的意料:除了更加整潔明亮外,內部的陳設和風格沒有任何變化。

帖記羊肉湯館已經在東三街開了20多年,從上世紀90年代到今天,館子的陳設和風格幾乎沒有變化。方正的木桌、結實的木椅、綠色的桌布、白色的大碗、配上桌子上用飲料瓶改造成的鹽罐和醋瓶,對比現今很多主打精緻風的網紅店,顯得有些“不講究”。


鄭州的餐飲店都在走精緻風,為何這家反其道而行卻能火20年?

而這“不講究”,就持續了20多年,中間經歷了幾次大規模翻修,也未曾改變過這個風格。 唯一明顯的改動就是在餐館的柱子上掛上了一臺電視,每天固定播出新聞頻道,方便食客們在喝湯之餘,還能飽覽天下大事。

鄭州的餐飲店都在走精緻風,為何這家反其道而行卻能火20年?

印象中,這樣粗獷、豪爽的風格,才是羊湯館子一直該有的樣子。

現如今,越來越多的餐廳為了順應時代潮流而開始打造精緻典雅的風格,專注於提升服務質量。不少燴麵館子開設了包廂服務和高檔海鮮精品燴麵來滿足高端食客的需求,更多的羊湯館也開始用電子菜單點餐,服務員上菜的模式為食客們提供服務。

精品化的餐館越來越多,“自己盛湯自己端”的老傳統羊肉湯館在鄭州是卻來越難尋了。

做餐飲,好吃才是硬道理

不光在風格上堅持20年不變的老傳統,在味道上,帖記羊肉湯館更是始終出彩,20年來吸引了一波又一波的食客愛上這裡。

帖記羊肉湯館原本是24小時營業,後來調整至22小時。熬製羊湯的大鍋24小時開火,與收款臺平行,擺放在餐館內靠後的位置。食客們在收款臺交了錢,拿上裝肉的碗,便去大鍋處讓廚師打上一碗湯。


鄭州的餐飲店都在走精緻風,為何這家反其道而行卻能火20年?

24小時不斷火的羊湯,將羊骨、羊肉和其他香料放入其中慢慢熬製,脂肪在湯水中加熱乳化,讓整鍋湯呈現出乳白色,醇濃鮮香。

把碗遞給盛湯師傅,師傅便把整碗的羊肉倒入一個巨大的漏勺裡,再手持漏勺將肉放入大鍋中,讓羊肉過足了湯,手腕一抖,將肉放回碗中,再拿出湯勺盛上一碗白色的濃湯,撒上一把翠綠的香菜末,一碗羊肉湯就做好了。

鄭州的餐飲店都在走精緻風,為何這家反其道而行卻能火20年?


湯汁乳白醇香,羊肉肥瘦相間、質地鮮嫩、軟爛而香,先沿著碗沿“刺溜、刺溜”地吸上幾大口湯,再根據自己的口味放入鹽、辣椒和醋。之後,把鍋盔掰成小塊兒,丟入碗中,待饃吸夠了碗中的濃湯,變得飽滿起來,再開始大口地品嚐鮮嫩的羊肉和飽滿的饃塊,時不時再來上兩口鮮湯。

就這樣,點綴著油波辣子的濃香和香菜的清香,紅紅綠綠地一掃而光,連吃帶喝一碗入肚。 喝罷,拿餐巾紙吸了頭上的汗,擦拭了嘴角,把碗推去一邊,羊湯的溫熱似乎已經傳遍了全身,讓人意猶難盡。

其實,無論是選擇順應市場趨勢、打造精緻主題餐廳還是恪守老傳統、堅持一成不變的風格,其核心都是為了在激烈的商業競爭中存活下來,留住顧客的胃,更留住顧客的心。

要想在激烈的餐飲行業中有一席之地,盲目跟隨潮流並不可取。重要的還是要結合自身的店鋪特點,堅持發揚自身特色,才能在時代的潮流中生存,成長為一家承載著鄭州人記憶的味道老店。

鄭州的餐飲店都在走精緻風,為何這家反其道而行卻能火20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