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無人涉足的生命禁區,他們戍邊守疆無懼生死

在無人涉足的生命禁區,他們戍邊守疆無懼生死

在無人涉足的生命禁區,他們戍邊守疆無懼生死

在無人涉足的生命禁區,他們戍邊守疆無懼生死

只為守護好祖國的每一寸土地,他們不懼生死,在無人涉足的“生命禁區”巡邏、駐防,雪域高原、戈壁荒漠,留下了邊防官兵一串串戍邊守疆的腳印……

在無人涉足的生命禁區,他們戍邊守疆無懼生死

生命有禁區,戍邊守防無盲區!

阿拉馬力邊防連位於新疆霍城縣西北距霍爾果斯口岸不遠的卡拉喬克山下,1962年建站時,連隊官兵依靠“三峰駱駝一口鍋,兩把鐵鍬住地窩”的簡陋條件,沒有住房掏地窩,沒有吃的挖野菜,在光禿禿的荒山上建起了這個哨所。

當時的生活條件很差,吃的麵粉和蔬菜要到50多公里以外去買,如果遇上山洪或山體滑坡阻斷道路,就只能靠挖野菜充飢;由於沒有馬匹,巡邏全靠兩條腿,來回八九十公里;直到2000年11月15日,連隊才結束38年沒有長明電的歷史。

連隊所轄河源地區位於霍城縣西北140公里的卡贊古裡山區,總面積260平方公里,地形險峻複雜,屬高寒山區。這裡非法越界挖藥、偷獵活動猖獗。該連奉命抽調一個排設立臨時執勤點打擊走私活動。臨時執勤點每天日照時間只有1小時左右,補給靠人扛馬馱,道路被阻斷時只能靠野蘑菇和蒲公英充飢,好多戰士因長期缺少蔬菜而指甲凹陷、皮膚乾裂。但執勤官兵仍出色完成了後山執勤任務。

每年阿拉馬力邊防連都會抽出精幹力量進駐河源,每次執行守防任務都在100天以上。執勤點環境惡劣,條件艱苦,但每名官兵都爭先恐後地搶著去執勤。

“有任務的話,不管什麼樣的山,都得翻!”有一次,大雪封山,凌晨兩點左右,河源執勤點監控顯示有異常,急需前往事發地點拍照取證,官兵們個個主動要求前往,連長含淚點了七個人的名字,大家答“到”的聲音一個比一個響亮。

腳下50釐米深的積雪已冷卻成冰面,連長走在隊伍的最前面,他用一根揹包繩牽引著大家小心通過。在經過一段碎石斜坡時,官兵們一步三滑,腳下的碎石不斷滾落至深不見底的山澗,讓人不寒而慄。官兵們手拉手,深一腳淺一腳地在崎嶇的山路上行走著。到達目的地時,一個個都成了雪人,經過一番檢修,攝像頭恢復了正常,完成任務後,大家累得癱倒在了地上。

在無人涉足的生命禁區,他們戍邊守疆無懼生死

戍邊無懼生死、巡邏每天數次 “鬼門關”前過

可能很少人聽說過無名湖哨所,這個哨所在海拔4520米的地方,這裡常年大雪封山,每年至少有6個月的時間和外界隔絕的。

無名湖聽起來是一個湖泊其實並不是,無名湖不僅沒有水,而且還嚴重的缺水,一邊是非常容易塌方的滿山碎石,一邊是讓人毛骨悚然的萬丈深淵,有“西南邊防第一苦”之稱!被生物學家們稱之為“生命禁區”

為了邊防事業,每年都會有數十名士兵冒死來這裡駐防!他們每天巡邏時要經過一個被稱為“鬼門關”的地方!在這個地方已有數名士兵為國捐軀!

陸軍某邊防團六連官兵冒著嚴寒、踏著積雪巡邏在海拔5000多米的雪山之巔。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他們用青春與熱血在生命禁區譜寫出一曲曲戍邊衛國的讚歌;用使命和擔當在雪山之巔描繪出一幅幅壯美畫卷。

在無人涉足的生命禁區,他們戍邊守疆無懼生死

在生命禁區,是他們捍衛著鐫刻在界碑上的尊嚴!

內蒙古清河口千里戈壁地蒼茫,荒蕪人煙,被聯合國科教文衛組織列為“生命禁區”。從內蒙古最西端的清河口,到最東端的伊木河,一塊塊界碑聳立在這裡,每一塊界碑上都鐫刻著“中國”二字。每到界碑前,官兵們都要莊嚴地行軍禮。數十年如一日,戍邊戰士在這條路上,與風沙為伴,捍衛著鐫刻在界碑上的尊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