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對抗內心無處不在的疲憊感?

90%以上尋求自我改變的人都會遇到的一個問題是,太想在短期內看到或者享受到改變帶來的好處。

這個想法是人之常情。畢竟沉浸在一種不好的生活模式裡久了,選擇脫離並重建一種新的模式,需要耗費不小的精力,誰都需要獲得嘉獎才能繼續堅持。但大部分人很難意識到或者真正接受的一點就是,他們必須為之前的懈怠買單,而且在完全承擔這部分責任之前,他們的改造行動很難有什麼實質性的突破。

大學三年都用來玩電腦睡懶覺的人,大四時決定好好唸書。打開書本,他面對的不僅僅是這三年懈怠遺留下來的落後,更有對這三年浪費時間的悔恨和自責。不管他自我改造的意願有多麼值得嘉獎,他需要面對的一個事實就是,他必須用曠日持久的努力將前面的空缺補上,才能有新的建樹,而且這建樹會比周圍早就在按部就班努力的人來得晚,來得艱難,甚至來不及。他必須在很長一段時期裡放棄自己過往的成就感來源(暴飲暴食,電腦遊戲,和失敗者抱團的無用社交等)來適應新的模式,並且長期得不到新模式給予的回報。而這種對長期決策的執行力和忍耐力,往往又是慣於追求短期回報的人所不擅長的。

一般來說,要擺脫這樣的困境,需要培養起一種對自己生活負責的意識。對自己的生活負責,意味著自己現在是在經營一個獨立的小單位,這個單位的盈虧成敗都由自己的言行來控制,由自己的意識來全權決定。自己不僅要經受住過往自我放逐帶來的惡果,更要在這一團亂麻的生活中開闢出一個具有長線增長的新模式。要意識到,自己過往的放縱不是對刻板生活或權威長輩的反抗,而是對自己的一種實實在在的傷害,而如今的積極向上不是對外界的妥協退讓,也得不到任何人的褒獎和讚揚,完全只是作用於自身的一項善舉。

只有明白了這個世界上,最需要你去呵護經營的人是自己,自我改造和接納才會進行得更加順利,更加心甘情願,改造路途上才會少一些來回波。

如果覺得不錯,請給一個點贊或者關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