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卖馒头的女大学生 II 郭学德的作品

「小说」卖馒头的女大学生 II 郭学德的作品

2018年《中国乡村》征文大赛

卖馒头的女大学生(小说)

1

“小兰,今天周六,天又下这么大的雪,就不要出去卖馒头了吧?”小兰的男朋友劝道:“你卖的又不挣钱图啥呢?!”

“不行,如果今天我不去,刘大爷的馒头就卖不完了。”小兰跺着脚说:“再说我还有给客户订的,不能失信,王大妈腿疼又下不了楼,吃什么呢?”

小兰没有听男友的劝,一意推着自行车走进了雪地里。

小兰卖馒头的事,还得从两年多前刚开学时说起。

那是小兰刚到市师范学院报道时,小兰家是太行山深处的,上学是坐的大巴,路上还得倒一下车才能到学校。一路上也没吃饭,到了学校门口,天已擦黑,小兰见学校门口有卖馒头的,就想先买两个馒头充充饥。可是一掏钱包和两千元不见了,小兰翻遍了全身和随身物品也没找到,小兰急得满头大汗在原地打转转,甚至有点哭了起来。

刘大爷苍老的手里用竹板夹着两个馒头也愣在了一边,待回过神来,问明情况,嘴里叨叨着:“这天杀的小偷,这几天就专门偷你们这些村里来的学生娃,不得好死!”回头对小兰道:“小姑娘,你别哭了,我先给你200元你先用。”说完放下馒头,用核桃皮似的双手从怀里抖抖擞擞掏出一沓散票,大都是一些零碎钱,大爷从中找出4张50元的纸币,递给小兰:“你不要嫌少,先救个急吧!”

“我不要大爷,我怎么能要你的钱呢?”小兰的眼睛湿了,说话也有点结巴。

最后在刘大爷再三强调下,小兰接受了刘大爷的好心,并且还吃了刘大爷两个馒头。她感到刘大爷的馒头是那么甜,比以前吃的都香。

刘大爷来自乡下,今年七十多岁了,因为上了年岁,不能从事体力劳动,就和老伴卖馒头,老伴在家蒸馒头,刘大爷上街卖。

小兰了解到刘大爷家也不容易,抽空就帮刘大爷卖馒头,慢慢的,小兰总结出一些经验,不能在一个地方“守株待兔”,要走出去,联系更多的客户。后来小兰就到学校周边一些小饭店联系送馒头,这样馒头卖的就多了。

后来,小兰和刘大爷商量,她也卖,就买了个二手自行车,后座上装了个馍筐,虽然装的少,可是机动灵活,卖完一筐,再回来到刘大爷这儿拿一筐。

在小兰和刘大爷的合作下,刘大爷的收入翻了两番。刘大爷高兴的两眼眯成了一条缝,非要分一半利润给小兰,小兰死活不要,刘大爷说你家里条件也不好,生活费总要开支的吧?最后刘大爷每月给小兰500元生活费,说剩下的我给你存下。

刘大爷把“我给你存下”一句说的特别响亮。

小兰小心翼翼地推着自行车一家一家送馒头,还有下不了楼的王大妈,她必须爬楼梯送到家里去,否则王大妈就要饿肚子!

「小说」卖馒头的女大学生 II 郭学德的作品

2

雪在一瓣一瓣下,厚厚的雪地上留下了小兰一串串脚印,像一串串糖葫芦,是如此的美丽又甜蜜。

晚上小兰回到学校,男朋友对小兰不冷不热:“小兰,人家都谈朋友周日不是看电影就是下饭馆,和你没一点浪漫,白浪费感情!”

小兰心里很矛盾,她知道自己对不起男友,可是刘大爷在最困难的时候帮了我,我不能对不起人家呀,而且,她现在干的很好,已经打开了市场,怎么能停下不干呢?

小兰和男朋友的关系一直不冷不热。

一天下午,小兰下课后去找刘大爷,却没有见刘大爷卖馒头,问小卖部的熟人,都说没见。小兰心里一惊,急急忙忙找到刘大爷租住的小平房,门在里面插死了,怎么也推不开,小兰急忙打了110。派出所来人打开门,只见刘大爷和老伴两人脸色发青躺在床上。后经法医鉴定,法医说是中了煤气.....派出所民警通过刘大爷的身份证联系了当地村委会,回答是刘大爷没有儿女。

派出所在清理刘大爷的遗物时,在一个包的很严实的匣子里发现了一张纸条,上面歪歪扭扭写着几行字,意思是他们没有亲人,如果出现意外,把所有钱留给小兰。民警清点了一下,连现金带存款共12万多元!

民警问小兰是否接受捐赠?小兰被眼前的事弄懵了,一时不知所措。急急忙忙赶来的小兰男朋友道:“接受,我们接受!”

“不!”小兰半响才反应过来:“我们不接受!这是刘大爷和大娘两人挣的,我们不能要!”

“小兰!你傻呀!”男朋友有点歇斯底里地叫道。

“我不傻!”小兰挺值腰板道:“这笔钱我不能要!”

“你不要怎么办呢?”一个民警不由的问了一句。

小兰:“捐给学校贫困生吧!”

最后,经过相关部门协商,同意小兰的提议,把刘大爷留给小兰的十几万元捐给了学校贫困生。

最后,小兰男朋友和小兰分了手。

◉ 本文审阅校对:小说栏目编审 张小涛

「小说」卖馒头的女大学生 II 郭学德的作品

作者简介:郭学德,小时候爱看小说,后来就写小说。现有作品百余篇散见于国内文学期刊及网络媒体平台。小说(神笔传奇)入选(手机网易网),(神狗)入选(中国乡村杂志)征稿大赛第一期。现为翼城君悦酒店董事长。

「小说」卖馒头的女大学生 II 郭学德的作品

《中国乡村》杂志2018年全年征稿大奖赛通知:

(2018年第4期从10月1号至12月31号结束!)

———————

本次大赛主要为《中国乡村》杂志提供优质作品,确保纸刊杂志的质量内容丰富,走进市场,走进各地乡村。杂志宗旨,打造乡村文化,传递三农信息,以“乡情、乡事、乡人”为关注重点,以实际、实用、实效为特色,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推荐新优品种,介绍致富经验,普及科技知识,融科学性、实用性、通俗性、文化性、趣味性为一体。

(一)奖项:

1、农业论文、专题采访,新闻通讯,报告文学,纪实影像,乡村经典美图+文字注解,归纳一类。一等奖一名,奖金1000元。二等奖二名,奖金各500元,三等奖三名,奖金各200元。优秀奖五名,奖金各100元。(限字数3000字内)。

2、乡村散文、小小说、故事,民间故事、农谚、谜语、歌谣、歇后语,归纳一类。一等奖一名,奖金1000元。二等奖二名,奖金各500元,三等奖三名,奖金各200元。优秀奖五名,奖金各100元。(字数限制1500字内)

3、乡土诗歌:一等奖一名,奖金1000元。二等奖二名,奖金各500元,三等奖三名,奖金各200元。优秀奖五名,奖金各100元。(每篇五首之内,单首,限20行内)

4、最佳网络人气奖:一名,奖金1000元。

(二)征文注意事项:

1、所有参赛作品请首先自行反复校对,错别字加标点符号错误有五处之多者,不予通过。投稿后可接受个别句子的修改。

2、凡参赛作品须注明:【中国乡村杂志征文大赛】,否则,按微刊正常发表,或不予处理。

3、征稿格式:

4、切勿一稿多投,如果发现此行为者,取消参赛资格,并且将列入《中乡美》作者备忘录。

(三)大赛规则:

1、凡参赛作品稿费不再发放,所筹集的打赏费用将全部用于大奖赛奖金和免费出版发行《中国乡村》杂志以及平台的运营。

2、所有参赛作品阅读量达到500以上,从中择优入选《中国乡村》杂志,免费一本,免费快递,免费出版发行,宣传推广。而角逐大赛的作品,将从入选各期杂志的作品里面择优筛选。一个阅读量计一分,一笔打赏计十分(十元),十个留言计一分(一个读者不能重复留言,多留视为无效)。

根据打赏和留言分别计分的总和,与中乡美评委和编外评委及名家评委打分的总和,由最高得分决定胜出。

3、此次活动,特聘请十名知名作家、诗人、以及有相当造诣的评论家和文学爱好者共同审阅,力求大赛公正公平地画上圆满的句号。

4、获奖者将颁发奖金与荣誉证书,及赠送杂志两本,并且,将聘请获得各奖项的作家、诗人进行签约,长期为《中国乡村》杂志提供保质保量的作品。

注明:所有获奖者肖像,中乡美平台有权免费刊登在《中国乡村》杂志上,同意者方可参赛。

5、从2017年12月13号开始起,举办长年征文大赛,上期没发表的作品可继下期刊发,以此类推,赛事不停,直到年底的全年征稿大奖赛截止为止。获奖者将受邀参加颁奖典礼仪式,届时有相关媒体进行报道。地点暂时预定于《中国乡村》杂志北京总部。

7、中乡美所有工作人员不参与大奖赛活动。

组委会:

主任:柳丝青青

副主任:黑风马、刘传启、刘学斌。

第一轮评选,评委:中乡美编辑总部全体工作人员及中乡美驻各省工作室主编。

第二轮评选,评委:陈荣来、赵克明、吴开展、班琳丽、胡毅,王晓莉。

第三轮评选,名家评委:李学、江小鱼、姚国禄、贾笠、卢岩、非马。

主办:《中国乡村》杂志社

中国美文出版社

中国乡间美文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协办:李学美术馆

CCTV 《魅力故乡》栏目组

友情支持:中国国际通用航空产业集团

国家级文化艺术人才库

长城书法院

欢迎投稿:大赛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

咨询:中国乡村公众收稿微信: zxm549750302

「小说」卖馒头的女大学生 II 郭学德的作品

中乡美

中乡美视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