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偉華:電池供不應求,新造車都有機會

北京秋高氣爽,結果段子手就把自然氣候稱為“非洲藍”,那意思是如果沒有中非論壇,北京天天霧霾,這種扯淡邏輯在社交媒體上最能吸引眼球,可見要降低烏合之眾的智商稅難度有多大。

類似的邏輯,過去幾年新造車企業層出不窮,媒體熱衷討論誰能活到最後,從業者也聲稱只會有幾家活到最後,毫無疑問,所有企業都將死亡,人類也會滅絕,如果不設定一個時間點,信口開河說幾家生死,這也是把自然規律當作自己洞察的二貨邏輯,中國汽車產業過去20年都在增長,幾十家活躍的車廠哪家也沒死掉,原因不就在於中國汽車市場足夠龐大,一個局部市場都夠養活一家車企。更何況中國汽車市場高度統一,任何車廠都可以在全國開展銷售,但凡用心做,都不致於活不下去。未來5年燃油車企業日子會越來越不好過,淘汰賽確實會開始,但這麼多搞房地產、搞金融的,這部分資金都瘋狂要進入製造業,汽車製造業是製造業的最上游,日子不好過也還是受政府鼓勵的產業,總好過政府打壓的產業。

朱伟华:电池供不应求,新造车都有机会

傳統車企媒體不敢輕易唱衰,因為廣告利益都在那邊,車企死了,媒體也沒有活路了,要製造話題,新造車企業一不投廣告,二會和傳統車企競爭,怎麼折騰都政治正確,所以接下來新造車企業的PR不好做,這麼多媒體等著你出事兒,沒事也得給你找事兒。但毫無疑問,電動車目前仍然供不應求,不用降價,只需要造出來能拿到補貼,就有的是人買。目前傳統車企的電動車關鍵瓶頸是價格合適、品質可信的電池供應不足,如果電池供應充足,電動車的銷量還能大增。但詭異之處就在於,一方面電池供應不足,另一方面大量資本都集中在新造車,對電池、電池材料以及電池基礎技術的研發是嚴重不足的。

朱伟华:电池供不应求,新造车都有机会

我此前曾經召集過一次超級電容的研討會,別看中國幾十家車企在搞電動車的,有幾個在搞電池,搞電池的有幾個知道什麼是超級電容?這種認知狀況下,我搞超級電容研討會就顯得曲高和寡。媒體喜歡抱怨,車企不懂裝懂,這就是產業現實,我們每個人都得直面這種現實,堅強地活下去,靠什麼?不就是靠我們有一幫你怎麼折騰都不離不棄的人民群眾麼?我們的車企,造出一堆會經常自燃的破銅爛鐵,人民群眾也得用,不然就沒得用。等什麼時候人民群眾認知能力提高了,認出來破銅爛鐵的真面目了,我們才會真找專家去提高自己的供給能力。

最近社交媒體比較火的段子都是圍繞稅務局徵收社保的,大家都嚷嚷減稅,問題是連徵稅和繳納社保都不公平的情況下就減稅,那不還是給NB的人減稅,那怎麼搞供給側改革?大家都活下去能叫供給側改革?先保障徵稅和社保公平,然後再定向減稅,這樣政府鼓勵誰才有力度。政府這樣的套路當然會招來罵孃的,但這就是現實,哪有大家吃吃喝喝就產業升級的,就供給側改革的。

朱伟华:电池供不应求,新造车都有机会

對電動車而言,政府通過補貼已經帶來龐大需求,這種需求就在那裡,目前這波供給根本就不夠,不是造車的不夠,是連電池都不夠用,能造出來多少電池,就能造出來多少電動車,能造出來多少電動車,就少賣多少燃油車,唱衰電動車的人很多,但每況愈下的是燃油車企,唱衰電動車的媒體仍然得從傳統車企那裡拿廣告費,電動車企是話題,燃油車企沒有話題,這就是現實。

無論媒體怎麼唱衰電動車和新造車勢力,龐大的需求就在那裡,政府鼓勵的政策就在那裡,各地產業升級的需求就在那裡,大量的補貼和稅收減免就在那裡,只有蠢貨才不去吃這麼顯而易見的政策紅利——新造車企業都有機會,短期內能拿到資質的會非常火爆,拿不到資質有本事賣車的也不會死,拿不到資質,又不懂怎麼賣車的,至少能帶出來一個懂行的團隊,公司會死,但團隊永生,這麼顯而易見的道理都不懂的,根本沒有必要在汽車行業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