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壇智庫」韓華:閃耀西方的《孔門理財學》,會給我們留下些什麼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齊魯大講壇”

「讲坛智库」韩华:闪耀西方的《孔门理财学》,会给我们留下些什么
「讲坛智库」韩华:闪耀西方的《孔门理财学》,会给我们留下些什么

孔子及其弟子秉承怎樣的“理財”觀念?在中國主流知識界偏離儒家的20世紀初年的中國,一位留學美國的清末進士又是如何從傳統儒學中發掘文化自信?

9月22日,《孔門理財學》譯者、國家圖書館研究員、歷史學博士韓華做客“齊魯大講壇”,從陳煥章和他的百年經典著作入手,講述近代中國學人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堅守。山東師範大學特聘教授魏建主持本次講座。

陳煥章其人:從清代進士到美國博士

“從清代進士到美國博士,陳煥章一人在中西兩種教育體系中皆取得最高學位,歷史上再無第二人。”講座伊始,韓華就從一位深受儒家文化薰陶的清末進士入手,向觀眾娓娓講述起中國近代思想史上一重要人物——陳煥章,以及他的百年經典著作《孔門理財學》。

「讲坛智库」韩华:闪耀西方的《孔门理财学》,会给我们留下些什么

陳煥章(1880-1933),字重遠,廣東省肇慶人。11歲參加高要縣童生縣試,12歲成為秀才。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陳煥章中舉人,1904年,陳煥章參加最後一次會試、殿試,中進士,朝考點內閣中書,入進士館。

1905年,他奉派為留美學員,專修兩年英語後,考入哥倫比亞大學學習政治經濟學,1911年獲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

“陳煥章舊學與新學的造詣均極為深厚,他在中國傳統科舉制度下金榜題名考取進士,又接受了當時最好的西方教育獲得博士學位,從清代進士到美國經濟學博士,一人在中西兩種教育體系中皆取得最高學位(科舉廢除之後新式學堂畢業生被授予同科舉功名者除外),歷史上再無第二人。”韓華講述道。

1911年,他在哥倫比亞大學求學期間,用英文寫成了60萬字的《孔門理財學》,這也是他的博士論文。陳煥章學貫中西的學養背景,是他完成《孔門理財學》的重要前提,也是這本鴻篇鉅著能在西方產生影響、成為中國古代思想“走出去”的必備條件。

「讲坛智库」韩华:闪耀西方的《孔门理财学》,会给我们留下些什么

《孔門理財學》:中國經濟學走向世界的始步

“陳煥章是尊孔的,但是他在選材上,卻把中國的經典著作基本上都囊括其中。他自序中說,本書是討論了孔子本人,以及歷代孔門弟子理財之道,出於比較目的,也對管子、老子、墨子、上揚及其他諸子的理財論進行了介紹。”韓華講述道,《孔門理財學》羅列了文獻55種,首先是《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五經,其次是孔子、儒家及諸子,同時大量引述中國理財制度。

《孔門理財學》旨在倡明孔教,發揮中國文明。在論文結構上,採用西方經濟學寫作框架,將儒家豐富、深刻的經濟學思考,以及經世濟民的經濟思想進行系統梳理,並以專門的學科形態表現出來。

“在此之前,中國沒有《經濟思想史》這門學科,雖然幾千年來,士大夫對經濟學有很豐富的思考,也展現了很豐富和深刻的經濟思想,但是形成一門經濟學科,這還是第一次。”韓華說。

她進一步講述稱,陳煥章在寫這本書的時候,西方經濟學已全屬個人主義和功利主義,在這樣的背景下,陳煥章提出用中國傳統士大夫的以

正義原則為根據管理財富的理財學思想。《孔門理財學》定義了一個和經濟學類似的概念,顯然這個概念和西方經濟學的概念是不一樣的。

這是中國人“在西方刊行的各種經濟學科論著中的最早的一部名著”(胡寄窗語),也可能是在近代以來中國經濟學家的所有經濟學學術著作中出英文版最多的。通過陳煥章的努力,《孔門理財學》成為儒學與經濟有機結合的典案,也成為“中國經濟學走向世界的百年始步”(葉坦語)。

「讲坛智库」韩华:闪耀西方的《孔门理财学》,会给我们留下些什么

傳統文化日漸式微之際 堅守文化自信

《孔門理財學》面世後即獲得高度評價。1911年《孔門理財學》作為哥倫比亞大學歷史、經濟和公共法律叢書,45卷、46卷112號、113號同時在紐約和倫敦初版,此後在近100年時間裡,又相繼在英美多家出版社重印。韓華介紹,這也是哥倫比亞大學第一次,為中國留學生用公費出版博士論文

但回顧陳煥章深處的時代背景不難發現,彼時中國正經歷了鴉片戰爭、甲午戰爭等一系列衝擊,外力入侵,門戶洞開,屢遭挫敗,正陷入一種對自身從器物、政制,再到文化各個層面的不自信。

“梁啟超在《五十年中國進化概論》這本書裡提到,中國先從器物上感覺不足,然後從制度上感覺不足,再從文化根本上感覺不足,一步一步地失去了自信。”韓華說,《孔門理財學》就是在以儒家文化為主的中國傳統文化漸漸式微,中國主流知識界表現出偏離儒家的傾向時,依然堅守中國傳統文化、對傳統充滿自信

“《孔門理財學》對西方產生很大影響,這也是我們為什麼要堅持文化自信的亮點。在那樣的背景下,這本書就像一道眩目的光,不僅讓中國的傳統在西方亮了一下,影響了西方學界。從書中,西方經濟學家讀出了傳統中國社會對婦女和老人的保障,讀出了中國古代農業制度“常平倉”、中國貨幣制度的變遷、人口理論的發展等等。”韓華說。

文/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張阿鳳

圖/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戴偉

「讲坛智库」韩华:闪耀西方的《孔门理财学》,会给我们留下些什么

齊魯大講壇由省社科聯、山東大學、齊魯晚報、山東博物館聯合主辦,以“搭建思想平臺、共享精神財富”為宗旨,堅持公益性原則,向社會免費開放。

搭建思想平臺

共享精神財富

「讲坛智库」韩华:闪耀西方的《孔门理财学》,会给我们留下些什么

齊魯大講壇

新浪微博:@齊魯大講壇

地址欄輸入:齊魯大講壇.手機

發現不一樣的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