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警中秋节和十一小长假出行,这样的车千万不能坐,省交警总队曝光10台逾期未检验和10台违法未处理次数较多大型旅游客车

伴随着中秋节和十一小长假的到来,旅游探亲出行集中,我省旅游客运交通风险依然较高,涉及旅游客车的道路交通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6月27日至9月17日,全省交警部门查处容易引发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十类重点交通违法行为超速412273起,超载8341起,疲劳驾驶8066起,酒驾6760起,醉驾1205起,毒驾28起,闯红灯114739起,假牌套牌529起,驾驶拼装报废机动车上路行驶1208起,无证驾驶14318起,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71742起。

预警中秋节和十一小长假出行,这样的车千万不能坐,省交警总队曝光10台逾期未检验和10台违法未处理次数较多大型旅游客车

吉林省公安厅交警总队曝光10台逾期未检验和10台违法未处理次数较多大型旅游客车,提醒广大驾驶员朋友们要遵守交通法规,切莫超员载客、违规载货,不可心存侥幸;乘客朋友们也要乘坐手续齐全的大客车出行,乘车务必系好安全带,切记以身试险。

预警中秋节和十一小长假出行,这样的车千万不能坐,省交警总队曝光10台逾期未检验和10台违法未处理次数较多大型旅游客车
预警中秋节和十一小长假出行,这样的车千万不能坐,省交警总队曝光10台逾期未检验和10台违法未处理次数较多大型旅游客车

为及时预防涉及旅游客运车辆的重特大交通事故,吉林省公安厅交警总队组织全省交警部门全力抓好旅游客运车辆交通安全管理,对全省开展旅游客运车辆地毯式排查整治行动,同时强化路面管控和指挥疏导,严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营造良好的道路通行环境。

一是加强源头监管。积极联合旅游、交通部门,针对本地旅游客运市场存在的安全隐患和突出问题开展重点整治。彻查摸清底数,对辖区有旅游客车的客运企业开展一次全面排查,摸清本地旅游客运企业、车辆、驾驶人底数,逐企业、逐车辆、逐人员全部排查到位,登记造册。检查企业主体责任落实,督促辖区旅游客运企业落实交通安全管理措施,严格车辆保养和例检制度,严防安全性能不合格、逾期未检验和报废车辆上路运营。对安全制度不落实、管理有漏洞的旅游客运企业,立即下发整改通知书,责令予以限期整改,督促企业加强旅游客车动态监管,开展隐患排查,对旅游客车进行一次隐患排查,及时消除车辆源头安全隐患。

二是加强路面管控。各地根据旅游客车交通违法行为的特点,灵活勤务模式,科学设卡检查,牢把路面关口,切实强化路面行车秩序管控。严把重点关口,依托交警执法站,在重点关口设置临时执勤点,严格落实检查旅游客车“六必查”要求,重点检查车辆定期检验、装载情况,检查驾驶人准驾资格、驾驶时间,检查乘客使用安全带情况,严查逾期未年检、超员、疲劳驾驶、无证驾驶、准驾车型不符等交通违法行为,提醒乘客按规定使用安全带。开展联合执法,在旅游景区、旅游集散中心严查旅游客车超范围营运、“营转非”大客车非法营运。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据部门职责,及时移送交通运管、旅游部门查处,依法处罚驾驶人、车辆所有人和旅游企业,一查到底,严肃查处。

三是加强科技应用。各地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提升实战效能,进一步强化对隐患车辆的监测分析,提前发现可疑行为,及早发布预警、消除隐患。布控重点车辆,提前将辖区逾期未检验、逾期未报废的旅游客车和“营转非”大客车信息录入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依托交警执法站、临时执勤点,对缉查布控系统报警的车辆及时拦截检查。加强分析研判,充分发挥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作用,汇总梳理旅游客车、“营转非”大客车通行集中的时段路段,确定集中行动的重点道路,根据系统预警及时发现、拦截,提高行动的针对性。强化拦截检查,大力推进交警执法站应用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开展拦截检查,提前检查站关联卡口情况,切实提高旅游客车预警拦截率和检查登记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